• 老子开讲
  • 老子开讲
  • 老子开讲
  • 老子开讲
  • 老子开讲
  • 老子开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老子开讲

获100万抖音网友点赞、被网友戏称“别人家的老师”,华中师范大学学生评选的“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24 6.3折 38 九五品

仅1件

山西晋中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戴建业 著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4

版次1

印刷时间2018-12

印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08页

字数240千字

定价38元

货号216

上书时间2020-08-0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风靡网络、粉丝上百万的国民导师——戴建业老师的作品,用语平实诙谐,不一样的传统文化图书。
★戴建业老师作为百家讲坛的特邀讲师,拥有无可置疑的学术素养!
★戴建业老师用风趣幽默的文字,将老子的著作、思想娓娓道来,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既是“照着”老子讲,又是接着“老子讲”。照着——是遵从原文结构,接着——是发散老子思想。
★跟戴老师品读老子的“道与德”——帮助我们理解“何为万物之宗,天地之根?如何做到与大道同体,与天地同流”的道德思想。
★跟戴老师品读老子的“无为与有为”——帮助我们要“顺其正道而行,循其公理而为,因其本性而动”的处世哲学。
★跟戴老师品读老子的“进与退”——帮助我们建立“无私才能成其私;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大者宜为下,高者应就低”的价值观。
★跟戴老师品读老子的“静与动”——帮助我们树立“水静才能鉴物,人静才能明理;致虚返静,以静制动,以静养智,宁静致远,清静无为天下正”的人生观。

内容简介
时代日新月异,人们仍旧为孤独、烦恼、焦虑、痛苦所困扰;时尚不断更新,人们依旧要去面对虚伪、做作、狡猾、阴险。因此我们把老子请上前台,面对我们这个时代发言,与我们面对面对话,让他做我们时代的“心理医生”,治愈大家心灵的创伤,抚慰人们焦虑的情绪。这本书讲述的是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延伸,是老子智慧的现代转换,既是照着《老子》讲,更是接着《老子》讲。这本书应该能让古代的老子首肯,更能让今天的读者点头。
作者简介
戴建业,男,1956年4月生于湖北麻城。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术带头人,《华中学术》主编,湖北民族学院彩虹学者,台湾屏东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在大陆、台湾、香港出版《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文献考辨与文学阐释》等学术著作10部,出版《假如有人欺骗了我》、《瞧,这世道!》等随笔6部。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他不仅文章写得深刻、优美、机智,其教学风格同样轻松、幽默而又风趣。在华中师范大学首届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中,戴建业教授荣获。他的教学视频上传网络后,立即获得全球华人网民的极度喜欢和狂热点赞,甚至“戴建业口音”也成为全社会热点。因其别具一格的讲课风格,亲切率真的人格魅力,广大网民亲切地称他为“国民教授”,广大青年学子更羡慕地称为他“别人家的老师”。继易中天之后又一爆红网络的有才、有识、有趣的学者。
目录
老子与《老子》
1.老子:模糊的肖像
2.《老子》:争论与结论
3.道:天地之根与万物之本
4.自然:大道的本性与人生的境界
5.无为:治国之道与处世之方
6.悖论:弃智则智,大巧无巧
7.《老子开讲》:构思与特色
一 道与德
1.谈玄论道
2.万物之宗
3.天地之根
4.无状之状 无物之象
5.惟道是从
6.反者道之动
7.道与物 一与众
8.与大道同体 与天地同流
9.有道则尊
10.上德不德
二 自然与造作
1.道法自然
2.什么是自然?
3.“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4.大道废有仁义
5.归于婴儿
6.知白守黑
7.因任自然
8.再说因任自然
9.自然之道
1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三 无为与有为
1.无为与有为的界限
2.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3.天地不仁
4.善行者无迹 善言者无言
5.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6.无为而无不为
7.无为之益
8.弃智 去欲 无为
四 拙与巧
1.不尚贤
2.绝圣弃智
3.再说绝圣弃智
4.俗人昭昭 我独昏昏
5.无名与有名
6.知人者智
7.自知者明
8.**身在此山中
9.大巧若拙
10.其出弥远 其智弥少
11.“知不知”与“不知知”

五 弱与强
1.天下谁与子争先
2.甘于雌柔
3.柔弱胜刚强
4.自胜者强
5.再说自胜者强
6.强行者有志
7.强横者不得好死
8.见小曰明 守柔日强
9.德厚则全
10.居卑处下 忍辱含垢

六 静与动
1.致虚返静
2.以静制动
3.以静养智
4.宁静致远
5.清静无为天下正
6.静胜躁
7.大器晚成
8.披褐怀玉

七 进与退
1.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2.无私才能成其私
3.“无用”与“有用”
4.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5.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
6.大者宜为下 高者应就低
7.图难于易 为大于细
8.慎终如始
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0.漫说“高下”与“先后”

八 仕与隐
1.出仕:纵欲为盗还是利物爱民?
2.功成身退
3.再说功成身退
4.三说功成身退
5.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6.“替天行道”
7.自知而不自炫 自爱而不自贵

九 治与乱
1.不值得信任才不被信任
2.我有三宝
3.执大象天下往
4.以百姓之心为心
5.其政闷闷
6.治则不治 不治则治
7.治大国若烹小鲜
8.以智治国 国必遭殃
9.民不畏死
10.“盗贼本王臣”
11.社会理想

十 战与和
1.物壮则老
2.参战必以哀情 战胜而处丧礼
3.欲弱先强
4.欲废先兴
5.欲取先与
6.以奇用兵
7.再说以奇用兵
8.战争与贪欲
9.善战者不怒
10.两军对阵 慈悲者胜

十一 修身与养生
1.形神相亲
2.来也潇洒 去也潇洒
3.根深柢固 长生久视
4.去奢存俭
5.无欲则刚强 无私才博大
6.理想人格
7.不自大才能成其大
8.生命与名利
9.祸福相倚
10.修身养真
11.结怨与解怨
附录:《老子》原文及注释
精彩书摘
  《老子开讲》:
  要在这儿为老子画一幅逼真的肖像,实在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他的生平我们知道得太少,唯一可靠的一点材料就是《史记》中的老子本传,而这篇传记不仅非常简略,而且少数地方还有点含糊其辞。当然,司马迁基本上还是肯定老子是春秋末年人,年龄略长于孑L子,孔子还曾向他问过学。
  下面这幅老子的模糊肖像,基本上是对《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老子传的临摹:老子出生在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姓李,名耳,字聃。那时楚国的苦县就是今天河南省的鹿邑县。李耳为什么样被称为“老子”呢?史无明文交代。《列仙传》说:他在妈妈怀里整整七十二年才出世,一落下地就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了,他母亲便把这个老头儿子叫“老子”。这作为笑话来谈谈当然开心,但要把它当作生平介绍那就真要闹笑话了。唐代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说:“古者,称师为子。
  ”古人把老师称为“子”,“子”大概有点像我们今天所说的“老师”或“先生”。可是问题又来了,老子既然姓李,他为什么没有像“孑L子”、“孟子”、“庄子”、“墨子”那样,被人们称为“李子”呢?从《史记》本传中的记载推测,人们之所以尊称他为“老子”,或者是由于他享年高,或者是由于他德行高,总之,“老子”之“老”与姓老之“老”毫无关系,“老子”也许就是“老先生”的意思。
  老子无疑是当时的饱学之士,在周朝出任过国家“守藏室之史”的官职,这个职务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馆长,一般都由学术界的领袖或名流担任。
  孑L子曾与鲁国的南宫敬叔一起到周的都城,向老子请教过有关“礼”的问题。临别时老子告诉孔子说:“富贵人家用钱财送人,有学问的人用言辞送人。我当然算不上富贵人,只是窃取了有学问的虚名,所以我还是用言辞为你送行吧。”他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孑L丘呵,你汲汲于想恢复的那个‘周礼’,当年倡导它的人骨头都朽了,周礼也失去了生命力。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去做官,生不逢时就隐居起来深藏不露。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钱财藏起来,看上去像是个穷光蛋;有高尚道德的君子,那谦退的模样像是个笨人。抛弃你满身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你做作的神态和过大的志向吧,这些东西对你没有任何好处。——我要送给你的话就只有这些。”回到鲁国后,孔子对他的弟子们说:“我知道鸟会飞,我知道兽会跑,我知道鱼会游。会跑的可以挖陷阱去捕获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杀它,会游的可以用丝线去钓取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它是驾着风飞上天的。我见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龙吧。”老子虽然很有学问,虽然很关心现实,但他个人及其学说以不求闻达为旨归,他肯定不会像今天有些学者那样,为知名度不高而苦恼,更不会为著作的署名问题,与别人上法院去打官司。
  他在周的都城呆的时间一长,对统治者的腐败、愚蠢和荒淫越来越厌恶,加之周王朝日益衰微,大权逐渐落人各诸侯手中,于是他辞掉藏书史官的职务,决心一走了之,据说他骑着一头青牛向西域走去,远离了这个声色犬马尔虞我诈的是非之地。
  路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因久闻他的大名,盛情地款待了他。老子将要离开函谷关那天,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可您把那么多学问烂在肚子里,多可惜呀,为我们写一本书吧,难为您了。”关令大人的饭当然不会让老子白吃,他死死缠着老子不放,于是老子就坐下来写了一本《老子》,“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古人并不是随便把什么书都称为“子书”的,只有那些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卓然成一家之言的著作,才配称为“子书”。
  写了这本书后就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说他活了一百六十多岁,有的说他活了两百多岁,至于道教徒称他长生不死,那就说得太云雾里去了。
  司马迁在老子传后面附记了这样两段话:“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曾写书十五篇,阐述道家的作用,其生活时期大致与孑L子同时。”由于老子与老莱子同为楚人,又同处一个时代,还同属道家这一思想派系,人们很容易误把老子当作老莱子。另一则附记是这样说的:“从孑L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料记载周太史儋晋见秦献公说:‘秦开始与周是合在一起的,合了五百年周与秦就要分离,离开七十年后就会有霸王出现。’有人说这个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太史儋与老子是两个人。”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