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观红楼(全四册)
  • 大观红楼(全四册)
  • 大观红楼(全四册)
  • 大观红楼(全四册)
  • 大观红楼(全四册)
  • 大观红楼(全四册)
  • 大观红楼(全四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观红楼(全四册)

不哭,不笑,也不痛骂,而只是理解,这才是阅读红楼梦的至高境界。

220 6.4折 343 九五品

仅1件

山西晋中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欧丽娟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纸张纯质纸

页数2500页

定价343元

货号119

上书时间2020-07-2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红楼一梦,蔚为大观,如何走入曹雪芹的纸上世界?
而你和红楼梦之间,
也许只隔了一个欧丽娟
内容简介
  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部《红楼梦》,如何真正进入曹雪芹的红楼梦世界?
  台大中文系欧丽娟教授穷十年之功,潜心研究,读出那些隐藏在《红楼梦》文字之间与文字之外的声音,得出了自己真切的感悟:“大观红楼”系列1-4部
分别为“综论卷”“母神卷”“正金钗卷”“次金钗卷”。  《红楼梦》是追忆之书,也是忏悔之言,书中字字是泪,饱含对诗礼簪缨世家光景不再的无尽伤感与眷恋。书中对清代贵族世家生活与场景的还原堪称巨细靡遗、入木三分,加上作者对于无法挽救家业衰败的自我疚责构成了《红楼梦》与众不同的特点和魅力。
  众金钗作为《红楼梦》重要的部分,处处散发着女儿们的芳香。尤其是太虚幻境中的正册女子: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贾迎春、贾惜春、史湘云、王熙凤、李纨、妙玉、秦可卿,以波澜壮阔的复调曲式共同交织了《红楼梦》种种可歌可泣的故事,由此焕发出不同的心灵光影、人格风景。
  欧丽娟教授由丰富的西方文学批评、中国文化大传统以及清代典章制度等,试图更客观、也更基于文本的脉络,重新诠释每一位金钗的人物内涵;同时透过寻绎作者创作理念、笔法,以及文本中的种种暗示、明示,轮廓出金钗们的完整风貌。
  正是这些金钗穿梭于《红楼梦》世界中,引我们一起欢笑、伤心、哀叹、悲绝,随著她们走过有情世界,体会、品味种种人生光影,进而回眸自身的悲欣交集。
作者简介
  欧丽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研究领域:唐诗、《红楼梦》、中国文学史。除了“大观红楼”系列之外,代表作还包括《杜诗意象论》《唐诗的乐园意识》《李商隐诗歌》《诗论红楼梦》《红楼梦人物立体论》《唐代诗歌与性别研究——以杜甫为中心》《唐诗的多维视野》《唐诗新思路》等,因台大“红楼梦”公开课获得“全球开放式课程联盟”2015年杰出教学者奖。
精彩书评
欧丽娟在《大观红楼》里独辟蹊径,结合历史资料,对小说《红楼梦》的主旨思想、人物性格以及曹雪芹家族的背景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书中很多观点引起众多“红迷”爱好者的支持或反对,在当今《红楼梦》研究成为显学,成果汗牛充栋的情况下,本书还能引起大批读者的关注和讨论,足以说明这本书带给人们思考的价值。
——《新京报·书评周刊》
目录
目 录1
绪 言 i
第一章 总论:经典的阅?读与诠释原则 001
一、“手稿不发光”:读者的重要性 006
二、读者之难Ⅰ:直觉反应的常识性意见 008
三、读者之难Ⅱ:忽略细节 011
四、读者之难Ⅲ:时代价值观 014
五、读者之难Ⅳ:好恶褒贬 024
六、“创作”与“评析”的混淆:文学批评的独立性 033
七、读者之境界 037
第二章 清代贵族世家的回眸与定格 039
一、清代贵族世家的阶级特性 046
二、作者曹雪芹:没落贵族的落魄王孙 059
三、清代贵族世家的阶级反映 091
第三章 作品的主旨:追忆与忏悔 143
一、青春生命之挽歌 161
二、贵族家庭之挽歌 168
三、尘世人生之挽歌 181
第四章 评阅的小众世界:版本与批点 191
一、脂砚斋及其评点批语 195
二、脂批的价值 197
第五章 神话的操演与破译 233
一、女娲补天:石头神话(贾宝玉) 234
二、娥皇女英与绛珠仙草(林黛玉) 264
第六章 作者的塔罗牌:“谶”的制作与运用 281
一、历史中隐谶的主要类型 286
二、谶谣:个别人物悲剧的预言 294
三、诗谶:个别人物悲剧的预言 337
四、戏谶:贾府集体命运的暗示 349
五、物谶:两性婚姻关系的缔结 358
第七章 《红楼梦》与才子佳人模式 375
一、“戏曲”与“小说”之别:传播途径与闺阁接受的
双重性 381
二、结构缺陷:“千部共出一套” 389
三、情理缺陷:“庄农进京”式的伪富贵想象 392
四、贾母的批判权力∕权利 414
五、“佳人”的真正典范:“心身自主”的学识才女 416
第八章 《红楼梦》的爱情观:人格与意志的展现 425
一、“不只是”一部爱情小说 425
二、“怎样的”爱情:深度、厚度与长度 427
三、超越爱情霸权:广度与高度 452
第九章 度脱模式:贾宝玉的启蒙历程 459
一、传统“度脱模式”的挪借与超越 462
二、度人者:一僧一道 465
三、启悟经历 480
第十章 总 结 503
附 录 《红楼梦》主要人物关系表 508
目 录2
编辑体例 i
绪 言 iii
第一章 总论:超越少女崇拜 001
一、“谁的”少女崇拜 003
二、“少女崇拜”的局限 008
三、不是“鱼眼睛”:女性的更高展望 039
四、母神系统 046
第二章 女娲:创世与救世的复合之神 049
一、“创世”与“救世”之神的复合 051
二、“造人”与“炼石”:补天之“石”的意义 065
三、“救世”之神的奋斗 080
第三章 警幻仙姑:爱与美的悲剧命运之神 091
一、爱与美的神女谱系 091
二、命运的罗盘 105
三、“性别分工”:男女大不同 132
四、神俗二界命运女神的递接 153
第四章 贾母:爱与美的幸运之神 155
一、昔日的少女 157
二、世家才德 170
三、母权的施展 182
四、少女的避风港 188
五、阳光普照、雨露均沾 204
六、审美情趣与生活雅兴 211
七、识人之明与处事之智 223
八、老年心理 240
九、“成熟型”的老妇人 256
第五章 王夫人:给予“第二次出生”的双重母亲 261
一、青春崇拜心理与世代对立的错觉 262
二、贾宝玉的“二重出生” 264
三、“双重母亲”:“子宫家庭”的无私扩大 275
四、宽柔待下的家风 302
五、才德与母教 338
第六章 贾元春:大观天下的家国母神 361
一、“枝头第一春”:命名与意义 362
二、“元春”阶段:家庭代母 394
三、“元妃”阶段:大观天下 400
四、大观园的擘建与意义 414
五、母神的悲歌:石榴楼子花的哀愁 442
第七章 刘姥姥:大地之母 463
一、巧姐儿的救赎 465
二、非“刘姥姥”不可 478
三、母神递接的“钟漏型”结构 499
四、“大地之母”的内涵与表现 504
五、嘉年华式的“狂欢精神” 520
六、“母神”的复调旋律 530
第八章 结论: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 539
一、婚姻:大母神的培训摇篮 542
二、母教:大母神的力量来源 549
三、母神的共同特质 556
跋 567
目 录3
开卷语
编辑体例
第一章 总论:人物的诠释原则
一、“意见”:另一种谣言
二、独特的个体:具体经验上的人
三、“滑疑之耀”:复调的平等
第二章 “一字定评”与代表花
一、人/ 花互喻与象征寓意
二、一字定评
第三章 “重像”或“替身”设计
一、人物关系的特殊建构方式
二、贾宝玉的重像人物
三、薛宝钗的重像人物
四、林黛玉的重像人物
第四章 林黛玉论
一、神话:感伤性格的先天解释
二、贵族少女:林姑娘不是“灰姑娘”
三、宠儿/ 孤儿:单边主义的自我中心
四、人格特质与生活习性
五、由“个人”到“合群”的转化
六、宝、黛之间的裂变
七、黛玉之死
第五章 薛宝钗论
一、“君子”之难写与难解
二、成长背景与人格特质
三、性格成因与生命哲学
四、“冷香丸”新解
五、立体突破的多元面貌
六、争议事件的厘清
七、相关诗词的寓意重估
八、真正的佳人
第六章 贾探春论
一、一种灵苗异
二、大观精神:宰相器识
三、入世干才:才志兼备
四、血与心:君子的追求
五、出走意识:超时代的性别突破
六、远嫁的心理创伤
七、末世的光辉
第七章 贾迎春论
一、木头:“没有个性”的个性
二、基本焦虑与“病态的依顺”心理
三、生命哲学与思想根据
四、幸福的片刻
五、信仰的崩溃:唯一的抗议
六、角落里的青苔
第八章 贾惜春论
一、前言:“苗而不秀”
二、基本焦虑与“病态的逃避”心理
三、生命哲学与思想依据
四、“吝惜”春天:拒绝人生
第九章 史湘云论
一、序言
二、天赋与性格特质 615
三、心直口快:“直而温,率而无虐”
四、一半风流一半娇:双性的均衡
五、婚姻与命运
六、没有阴影的心灵
第十章 王熙凤论
一、序言
二、名门出身与特殊教育
三、大家小姐的正统风范
四、孝敬爱怜的真情诚意
五、观其所使:平儿论
六、逸才逾蹈的出轨与反思
七、人命公案的平议
八、牺牲奉献与悲愤灰心
九、对脂粉英雄的礼赞与哀挽
第十一章 李纨论
一、成长背景与性格基调
二、白梅:心如止水的年轻寡妇
三、红杏:灰烬中的余火残光
四、沉默的大财主
五、“投射心理”与“同类比较”
六、在缺憾中自足
第十二章 妙玉论
一、生命史的轨迹:五个阶段
二、先天禀赋:冰霜之下的善良柔软
三、太高、过洁:性格的极端化发展
四、白雪红梅:道姑/ 名流的综合体
五、淖泥的下场:自我的单薄狭隘
六、高傲的小鸟
第十三章 秦可卿论
一、另类的海棠花
二、低微的出身与优异的天赋
三、爱欲女神:春睡的海棠
四、情、欲的复合
五、暧昧的死亡
六、殿后的批判
第十四章 总结:性格、环境、命运及其反思
一、人格养成的先天性
二、家庭、环境的关键性
三、人性样貌的复杂变异
目录4
第一章 前言:画鬼容易画人难 001
第二章 贾宝玉论 017
一、玉石的故事 017
二、神话:贵族血统与奇异出生 027
三、无材补天:“正邪两赋”与“情痴情种” 047
四、君父至上的伦理原则 091
五、儿童式的“自我中心” 122
六、启蒙与悟道:迷宫与镜子 154
七、人子的告别 163
第三章 香菱论 171
一、引言 171
二、“天赋与环境”的贵贱综合版本 173
三、命运的转折点:从甄英莲到无名氏 183
四、人生主场的曲折:从香菱到秋菱 1922  4
五、独特的爱情类型 205
六、受苦的意义 218
第四章 晴雯论 221
一、主流意见的形成与原因 221
二、身世与性格特征 226
三、“折扇”:宝玉的激怒 243
四、坠儿偷金:“义”还是“愤” 249
五、心比天高:特权意识 259
六、“撕扇”:褒姒的迭影 283
七、王夫人的底线 289
八、被撵逐的原因 302
九、晴雯之死:悲怆之外 326
十、结语 343
第五章 袭人论 347
一、序言 347
二、出身与性格 350
三、又副册之冠 375
四、桃花:“改嫁”问题 403
五、“灯”的告白:“告密说”平议 422
六、抄检大观园的信息提供者 452
七、结语 477目 录  3
第六章 薛宝琴论 481
一、缥缈空灵的姑射仙子 482
二、出场方式与主要特点 486
三、教养完备:独特的家世背景 510
四、“女子壮游”:诗词的创作专利 526
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535
第七章 红楼情榜 541
一、“情榜”的规划与人选 542
二、“以情为榜”的意义 552
收起全部↑
精彩书摘
一半风流一半娇:双性的均衡
除言语上的快人快语,湘云在行为动作上更显豪迈不羁,清
代评点家二知道人认为:“史湘云纯是晋人风味。”青山山农也赞美道:
湘云英气勃勃,纯乎豪者也。裀药酣眠,何其豪迈!烧鹿大嚼,何其豪爽!拖青丝于枕畔,撂白臂于床沿,又何其豪放!宝玉须眉而巾帼,湘云巾帼而须眉。傥令易男子装,黄崇嘏不得独擅千古矣。至于与袭人诋宝玉论经济,尤觉豪之又豪,不可以压倒群钗欤?
以“豪”字为核心,豪迈、豪爽、豪放,湘云的男子气概不但丝毫不减女性的娇美,可以说是兼具两性之长,因而压倒群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