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古浜口述史》精装本,原封未拆。
  • 《大古浜口述史》精装本,原封未拆。
  • 《大古浜口述史》精装本,原封未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古浜口述史》精装本,原封未拆。

10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顾太文 著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54020517

出版时间2021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

印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货号南溪北架8-3

上书时间2023-10-12

17楼读书屋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顾太文:嘉兴第一部乡村口述史《大古浜口述史》新书诞生

中国纪录者
2020/11/21 08:33本人喜欢发布当地最新/新闻  来自北京
告别田园,洗脚上岸,过起了年轻时候无限神往的“坐坐吃吃”的日子,回望辛苦的一生时,会有怎样的感慨?

鱼米之乡,“春花”和水稻怎样才能确保丰收?丝绸之府,种桑养蚕的忙碌在哪一刻得到了甜蜜的回报?

虽然不识字,一群农民却可以在一个晚上盖好一间茅屋;从没上过学,一位泥瓦匠用实践发现了勾股定理……

嘉兴市民政局资料显示:2010年底,全市社区居委会360个,行政村816个,到2019年底,全市社区居委会402个,行政村755个。

城市化的脚步不曾停歇,一个个乡村华丽转身,有关乡村的记忆和农耕的技能,也在远去。

顾太文,这位在嘉兴市政协工作的60后机关干部,用两年多的业余时间,走访40多位家乡父老,录下近一百个小时的谈话录音,写下30多万字的口述史,用文字为一个消失的古村落留下历史的背影。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民俗学家顾希佳说: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往小了说,这是作者给大古浜人送上了一份厚礼。往大了说,就更了不起了。大古浜是当下城镇化进程中消失了的无数古村落里边的一个,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样的古村落口述史是很值得提倡的,可以让原先并不太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的读者,在读了这本书之后,获得不少感性知识,产生种种思考,并且由此关心社会的变迁。梁启超当年就曾经指出,以往研究历史,关心的总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对于底层民众的生活,记载得实在太少太少。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陈泳超阅读手稿后,给出的评价是:把一个不起眼的大古浜各色小民或跌宕起伏、或平平淡淡的人生历程用口述史的方法记录下来,让人们在上个世纪宏大历史背景下,听到了底层生活中五味杂陈的声音,这些声音常常被“历史巨轮”的轰鸣所覆盖,但却无比真实、倔强、生动、充满活力,就像自生自灭的野草一样。

大古浜:秀湖公园的前世

翻开《嘉兴市地名志》,可以看到许许多多以某某浜为名的地名和村名。位于京杭大运河嘉兴段西北部约三公里的地方,有个小村子叫大古浜。新中国成立前,先后属于嘉兴县柿林乡、新塍镇、里仁乡、新南乡。新中国成立后,属新塍镇、高照乡、新农乡,现在属于秀洲区新城街道。

大古浜的面积只有0.5平方公里,在“人民公社”的年代,它是“社员”们口中的“老七队”。它不是一个行政村,而是一个自然村,是一个有500多年可证历史的古村落。

2012年拆迁大古浜时,村里的娄家后人发现老屋的墙头里,有一块门闩石。石头36厘米见方,中间是10厘米的圆孔,是为门闩的插孔。

娄家门闩石,左边刻有“正德壬申立”,现保存在娄振宇家中,2018年摄

石头上依稀刻有文字。顾太文用水浇过石头,然后用相机拍下未干的石面。石面上的文字就清晰了,是“正德壬申立”五个字。正德是明朝武宗皇帝的年号,正德壬申,也就是公元1512年。顾太文很惊喜:“就是这么巧,正好相隔500年。那时正是明朝中兴时期,江南大地一派繁荣,以棉纺和丝织为重点的农家副业和手工业空前发达。”

“大古浜”的“古”,就是因为这500年的历史吗?顾太文考证后,对这一说法否定了。“村上的老人讲,大古浜原名叫鹁鸪浜。”因为村里有一只狭长浅浅的小河浜,周围是一片茂密的杂树林,栖息着成群的鹁鸪鸟,当地人就叫它“鹁鸪浜”,吴语的发音中,“鹁鸪”和“大古”很接近,日久相传,鹁鸪已远,“鹁鸪浜”就成了“大古浜”。

村落虽小,但水田丰美,数百年来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大古浜人。顾太文记得,上世纪60年代“农业学大寨”“以粮为纲”的年代,村里进行土地平整,几个散落于田野之中的小河浜,也被填上了泥土,改成水田,种上了水稻。在他高中毕业刚参加生产队劳动的那年冬天,就曾与几个同伴一起,每天挑地墩泥,把泥土填入河浜,或运到低洼的田畈里。

1981年,第七生产队社员土肥工分,社员外出从事手工业、大队务工,管理冬牛,家庭用电、使用集体农船、水泵等政策,蒋明生收藏

明代以来,大古浜已有娄、汤、顾、毛、马、杨、鲍、沈、郭等姓氏聚居于此,后来,陆续有外乡人和精简下放人家相继迁入。1964年前后,大古浜共有48户家庭,总人口176人。在1968年至1976年间,先后有5名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前来插队落户,1978年后知青全部返城。

改革开放后,从大古浜先后走出了不少栋梁才俊,几乎家家都有大学生,有教师、律师、工程师、医生、公务员,镇、街道、村(社区)干部……顾太文为大古浜自豪:“他们是喝着大古浜河水长大的,江南的水文化滋润着他们成为各领域的佼佼者。”

2007年左右,嘉兴城市规划向西北延伸,九里村开始陆续被征迁,到2013年,大古浜完成了搬迁。

娄家老屋一角,1987年摄

如今,在大古浜原址上的,是绿意盎然的秀湖公园,还有一座“大古浜桥”。

要让这个村子,“有尊严地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

在新城街道九里花苑小区,有46幢居民楼,住着原新塍镇九里村的村民。大古浜的村民们多数也在这些楼中,其中就有顾太文的80多岁老母亲。

双休日,顾太文喜欢买好菜去看望母亲。母亲总会感慨:“想想拆迁了,有了社保,心里蛮开心的,不过村子没了,心里又有些不舍得……”

在母亲的家门口,或在路上,顾太文经常会遇到曾经一起生活劳动的父老乡亲,还有当年的发小,见面时总会亲切地聊起家常。“我感觉我始终没有离开乡亲们,我还是他们中的一分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难舍故土。”

1962年,顾太文出生在大古浜。1982年夏天,已经高中毕业参加生产队劳动五年的顾太文,参加了全省统一招录国家干部的考试。这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首次面向农村一线,以考试分数择优录用。顾太文这个贫下中农子女由此跳出农门。

青春岁月里和父老乡亲一起劳动,一起流汗,真切地体验到农民的艰辛,感受到农民的勤劳善良。“这群乡亲,这段经历,带给我做人做事的底气。”三十多年过去,顾太文辗转多地,经历和见证着时代的变化。“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是人情,大古浜的乡情,我总是念念不忘。”

在母亲所住的小区里,顾太文喜欢和乡亲们一起聊天。大家聊得最多的,还是回忆当年集体生产劳动的那些旧事,这往往又与节气分不开。“芒种”那天,有人感慨:“芒种不种,再种无用。”这个时节,正是麦子收割水稻插秧之时。聊天现场,有的说,“真叫忙,吃饭没工夫。”有的说,“真是苦,开了早工又开夜工,为的是挣几个工分。”

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嘉兴县新塍区新南乡日晖第一生产合作社,蒋明生收藏

这些多数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有些曾经历战乱,后又见证土地改革,参加农业集体化劳动,度过“三年困难时期”和文革……“大兵团作战”“吃树皮草根”,这些是年轻人偶尔听过的传说,对他们而言,是真实而难忘的人生。

父老乡亲平日里的回忆,让顾太文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家乡的这个小村子,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已经整体搬迁了。作为物体的村子固然消失了,但在人们的记忆里,这个村子还在,曾经的故事还在口中相传。”

顾太文决定,把父老乡亲的生活经历、家庭变迁、劳动记忆,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目的只有一个,留下乡愁,给未来存留一份可以依托和找寻的记忆。”

说说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

虽然有二十年乡镇工作经历,熟悉农村生活,在市级机关的这几年,一直在基层搞调研,关注农村的发展,也撰写了不少调研文章,但“口述史”,对顾太文来说,“从没接触过,非常的陌生,怎样搞访谈,如何把口述人的语言转换成文字等等,心中没有底。”

先学习吧!顾太文找来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等田野调查和口述史书籍,还购了几本名家谈口述史的书,反复研读。

有了一些概念和参考方法,但信心还不足。朱樵听说后,给顾太文打气:“这是个好题材,很有意义,小人物的命运其实就是社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朱樵提醒顾太文:“一个行政村的口述史范围太大,还是搞一个生产队比较合适,切口小,格局反而大。”

受到鼓励,顾太文确定了自己的行动计划。以大古浜为访谈范围,访谈对象都是1960年前出生的,乡亲们回忆的时间跨度,基本定格在1949年到人民公社解体这30年。

按照1964年的户口记录,大古浜48户家庭中,有世居的,也有外乡迁入的,还有从城里精简下放来的。顾太文列出了一份访谈名单:大队书记,赤脚医生,生产队长,生产队会计,泥水匠,剃头匠……

顾太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做口述访谈,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我有责任,也有感情去做好它,让这个500多年的小村子,有尊严地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

31位乡亲的人生故事跃然纸上

拆迁后的大古浜村民大多住在同一小区,找人倒是不难,但自己日常要上班,只能双休日访谈。80多岁的母亲成了好帮手,“我把要找的人,提前告诉母亲,她就上门去预约,预约一家,我去访谈一家。母亲以为儿子在做大事,来来去去不觉得辛苦。”

2018年1月20日,顾太文敲开了生产队老会计蒋明生的家门,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口述史访谈工作,最终把31位乡亲的故事落在了笔下。

蒋明生原本是新塍镇上人,20世纪50年代随父母下放到大古浜,读过一年初中,16岁起担任生产队会计。老会计毕竟有文化,又细心,还保存了不少资料:父亲1954年至1966年间的几张《选民证》、1956年度《社员往来手册》和《扫盲识字证明书》……

在“第七生产队1978年度年终先进个人评比名单表”上,顾太文不仅看到了右上角上“一等奖3元、二等奖2元”等字样,还在一等奖的名单里,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1978年底,第七生产队开展一次先进个人评比,全队53个男女劳动力,共评出一等奖39人,奖金3元,二等奖14人,奖金2元,蒋明生收藏

选择蒋明生作为第一个访谈人,顾太文考虑到他是老会计,比较健谈,会计岗位上经历的事情也多,是了解生产队的一扇窗,能积累到较好的经验,为接下去的访谈打基础。

蒋明生没有让顾太文失望。之后的访谈虽然辛苦,但一路都很顺畅。

热情好客的陶金福,极力邀请顾太文在家吃晚饭,所以三个小时的访谈,他一边做菜一边和顾太文聊天,一直在厨房和客厅之间进进出出。但聊天一直很火热,他16岁去过北京,很满足很自豪,各种农活都是一把好手,还擅长搭建草棚,对草棚的样式和搭建过程以及用料等细节如数家珍;也清楚地记得自己1971年春节参加村里的集体婚礼。

扫盲识字毕业证书,学员蒋正华,男,40岁,校长沈志祥,1958年6月15日,嘉兴县高照乡人民委员会,蒋明生收藏

当了15年拖拉机手的汤文祥,能用一条三吨水泥船给拖拉机接驳,还会用两根粗木桩给拖拉机“跨沟”,为了乡亲们一早能在松软的水田里插秧,他曾冒雨开了一整晚的拖拉机,村里的大娘心疼地骂他:“要死快了……”

剃头师傅陆文生曾四处跑乡剃头,后来在大队医务室旁边搭了一间简易房,开起了剃头店,娶的妻子是江山姑娘郑水仙。江山流行“男人冲在前”,女人多数在家,很少去田间干活,嫁到大古浜的郑水仙不仅要赶紧学会干农活,还因为丈夫剃头没下田,自己披星戴月地在田间,怀孕时还要跪在田里割稻……她记得乡亲们一直对她这个村里第一个外来姑娘很亲切。

泥水匠汤有根本领过硬,没有木匠的直尺工具,自己摸索出了一套测量方法:在两根十字交叉点线上量出一边60厘米,另一边80厘米,对角线100厘米,两线交叉点肯定是直角;没有指南针,他有土办法:一根缝衣针,一只碗里盛半碗水,扯半张日历纸贴在水面上,缝衣针放到纸上,纸会自动旋,旋到后来,针尖指向正南方,做10次都一样,基本准确。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房翻建成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泥水匠日夜忙碌。面对乡亲们“汤师傅帮帮忙,轧轧进”的请求,他和伙伴们一个月里为10多户人家造了新房子。

还有小时候受尽养母虐待的养蚕好手顾引宝,曾被养母打得躲在雨中的稻草堆中不敢回家,但养母年老后她仍然一心尽孝,童年的苦痛被后来的养蚕技能和晚年的安乐生活治愈了。

顾引宝在家中喂蚕宝宝,2009年摄。

赤脚医生戴炳言原本可以当民办教师然后转正,但选择了在乡间做一名随叫随到的医生,半夜出诊曾劝退过偷鸡贼,曾因劳累没法出诊引发过误会,45年奔走乡间热心救人为他赢得一片美誉,让他觉得自己2000多元的退休金比村里民办教师转正后近7000元的退休金少了一大截也没关系……

“这次遇到你,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

“寻死寻活么张家浜,触角相打么钱家浜,苦死苦活么何家浜,吃鱼吃肉么大古浜。”大古浜的村民很骄傲,这段顺口溜很多人背得熟。

“晴天一百个日头,雨天一百只钵头。”这是大古浜人形容房子破旧漏雨的“行话”。

用全国通用的普通书面语,还是用上述这种鲜活灵动的嘉兴方言土话?顾太文考虑了很久,最终选择了后者。自己完全懂,但也要尽量让不是大古浜出生的人明白,就要进行适当的转化,非常耗时耗力,有时候还需要查字典或向人请教,所以,从访谈一个人,到整理录音,再到最终成稿,顾太文需要个把月时间。

口述涉及的人物用化名还是真名?全部用化名,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但真实性与史料性锐减,考虑再三,他决定口述者用真名实姓,对文中涉及的个别人员作化名处理。

事实证明,这样的选择是上选。乡音亲切,访谈顺畅,乡亲们在聊天中,“聊”出了很多正在消逝的乡间习俗。

郭杏观的祖上有家庭戏班,以唱堂会为生,堂名叫“鸣春社”。最盛时,郭家有三副堂名班子,祖父、父亲、伯父做班主,班主有各自的班名。班主名也写在一块小木板上,置于鸣春社牌匾上方,胡琴、二胡、三弦等乐器挂在阳台两侧栏杆上,唢呐、大锣、笛子等小件,放在阳台上。

当时的富室人家,每逢婚嫁和寿诞喜庆之日,总要邀请堂名班子到家中演唱。郭杏观的父亲和叔叔后来到上海为木偶戏配音,父亲还曾担任木偶剧团的团长和上海市政协委员。

郭文豪在上海期间,担任上海市第一届政协委员,出席上海市政协全体会议,并向大会递交反映意见信,这是上海市政协给郭文豪的复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政协沪协第751号,郭文豪先生,你的来信已收到。本会已将你所反映的意见,转请有关部门研究处理。将有结果,当再函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秘书处(印) 一九五七年六月十四日。郭杏观收藏

郭杏观的父亲给过他一只木头小箱子,“里面大半箱是纸头,因为勿认得字,觉得这些纸头也派不了啥用场,就当作生煤炉的引火柴烧掉了。”顾太文在这只二三十厘米大小的箱子里,看到了上海市文化局《工作简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通知》等,一共11份。

1956年10月,上海市出台《上海市新国营及民办公助剧团工作人员补助救济试行办法》(上海市文化局《工作简报》,1956年10月17日) 郭杏观收藏

郭杏观还记得小时候祖母去世时的一件事。母亲见他起床,又叫上几个堂兄堂妹,催他们快点去祖母床上“滚一转”。后来听说:老底子传下来的习俗,小孩到刚去世的老人床上“滚一转”,将来胆子会大一点。

因为唱堂会而“荒废”了的农活是后来学起来的,郭杏观记得自己的这些老师:“小队叫我看蚕宝宝,娄洪奎是蚕桑技术员,就跟牢娄洪奎学习;掼稻,我跟进法伯伯学的……”

日子艰难,恩情不忘。安乐晚年,笑声朗朗。大古浜,多的是这样的老人。

从2018年1月20日开始,顾太文前后走访了40多位乡亲。这些乡亲中,有2位出生于1920年代,6人出生于1930年代,13位出生于1940年代,10位出生于1950年代,年纪最长的96岁。有大队书记1人,大队长1人,生产队长7人,生产队会计1人,赤脚医生2人,驻村医生1人,泥水匠2人,剃头匠1人,烧窑工1人,手扶拖拉机手1人,知青1人,其他社员12人。男性24人,女性7人。

这些人一半以上不识字,有的一生都没离开过大古浜,但说起个人经历、家庭生活,话多,细节清楚。高兴时哈哈大笑,伤心处当场哽咽。好几位老人对顾太文说:“这些事以前对子女也没说过,这次遇到你,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

听完他们的口述后,顾太文选取了其中31位的访谈实录。为了尊重口述人,同时又能通过一些言谈细节更全面地展现口述人的性格特点,顾太文为每位口述人拍了照,写了小传,在每一篇口述正文前,加一个千字左右的访谈手记,以第三者的角度记录访谈细节,补充人物背景和相关资料。

31位乡亲中有两对夫妻,所以最终整理成29篇文字稿。初稿33万字,最终28万字定稿,辅以100多张资料图片,本月交给了浙江古籍出版社。合同显示:2021年3月31日前出版。

2020年11月20日嘉兴日报“江南周末”头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