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专题-----民国33年(1944年)北京东安市场北门内
  • 食品专题-----民国33年(1944年)北京东安市场北门内
  • 食品专题-----民国33年(1944年)北京东安市场北门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食品专题-----民国33年(1944年)北京东安市场北门内 "东亚楼粤菜馆" 用餐发票(税票2张)126

400 八品

仅1件

广东深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制作者北京东安市场北门内 "东亚楼粤菜馆"

年代1944-01

材质纸质

尺寸24 × 10 cm

货号2024040308

上书时间2024-04-0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民国33年(1944年)北京东安市场北门内 "东亚楼粤菜馆" 用餐发票(税票2张)126
商品描述
民国33年(1944年)北京东安市场北门内 "东亚楼粤菜馆" 用餐发票(税票2张)126
用餐顾客:  正金银行 (大原中尉,兵宏少尉,送别宴.)
发票左下角加盖"北京,东安市场北门内,东亚楼粤菜馆" 菱形名章;
发票中间位置加盖"东亚楼粤菜馆,收发图章" 长方型名章,
发票贴伪南京国民政府发行的天坛图印花税票2张, 橙色贰分, 绿色四分, "东亚楼粤菜馆"名章盖销印花税票.

--------1935年北平经济新闻社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于右任、宋哲元等题词,张恨水等作序.《北平旅行指南》里“广东馆”条目有“新广东”、“东亚楼”等五家粤菜馆,里面的菜式有”叉烧肉”、“五柳鱼”、“江米鸡”、“鱼粥”等.新中国建国以前大概只有北京、上海、南京、香港有餐馆跨地区经营的现象,但于粤菜,却是大大超出上述各处,粤菜经过发展开办到北方的大城市,
          19世纪30年代,虽然由于迁都,北平的饭馆业已不能与清末民初的全盛时代同日而语,湘、鄂、赣、皖、滇、桂等省菜馆已经绝迹,但广东菜馆还是为数不少,如东安门外的东华楼,代表菜式为蚝油炒香螺、干烧笋、五柳鱼、红烧鲍鱼;东安市场的东亚楼,代表菜式为叉烧肉、鸭粥;八面槽的一亚一,代表菜式为鱼粥、鸭粥;西单市场的新广东以及西单市场的新亚春等。
          1930年代,名家笔下的粤菜馆也不少。作家张恨水审定的《北平旅行指南》载录了好几家广东菜馆,并列举其招牌菜,其中的东亚楼,以出品粉果闻名。粉果,又称“娥姐粉果”,是广州的特色传统名点。清朝的史料中已有“粉角”的制作记录,就是后来粉果的前身,其皮与形状较虾饺略大,却不一定是半月形,与虾饺的另一异点是,粉果可以隔水蒸(蒸粉果),也可以用油半煎炸(煎粉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民国33年(1944年)北京东安市场北门内 "东亚楼粤菜馆" 用餐发票(税票2张)126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