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水电专题-----1947年上海电力公司
  • 房屋水电专题-----1947年上海电力公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房屋水电专题-----1947年上海电力公司"电费发票"(民间信客邮寄)517

150 八品

仅1件

广东深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制作者上海电力公司

年代1947-04

尺寸15 × 13 cm

货号2023060301

上书时间2023-06-0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1947年上海电力公司"电费发票"(民间信客邮寄)517
----此电费单据在电力相关行业来看是一张普通的电费收据, 在集邮行业来看,是由上海民间信客或者是私人民信局给邮寄的,没有通过官方邮电局邮寄.加盖有送信的戳记,这个送信的是一个经营木材的商号,也兼营送信业务,所以这个也是一封民间私人邮局邮寄的实寄邮件,可以参加邮集的贴片的组集和展览,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题材意义.
商品描述
1947年上海电力公司"电费发票"(民间信客邮寄)517
此电费单据在电力相关行业来看是一张普通的电费收据, 在集邮行业来看,是由上海民间信客或者是私人民信局给邮寄的,没有通过官方邮电局邮寄.加盖有送信的戳记,这个送信的是一个经营木材的商号,也兼营送信业务,所以这个也是一封民间私人邮局邮寄的实寄邮件,可以参加邮集的贴片的组集和展览,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题材意义.
背面加盖"上洋,震泰木号书东" 戳记名章,

-----民营信局(简称信局)出现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发轫于浙江宁波,以后扩展至江苏等地。清乾嘉时期,松江府上海港成为“江南之都会”,已在浙江开设的协兴昌信局等也在上海开设。此类信局限寄一二地区,以脚夫或民船递送信件,亦称内河信局。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经济渐趋繁荣,信局逐步发展。道光末年(1850年),全盛、汪协源、顺成、日生盛、宝顺、永义昶、王全利、信诚、老正大等信局在上海设立总号,并分别在金山县的朱泾、吕巷、张堰、枫泾,青浦县的青浦镇、角里、练塘,南汇县城及周浦、大团、祝桥、新场,嘉定县城及南翔、黄渡等地开设分号。
        但是,好景不长,上海官办邮政开始和民信局竞争,官办的邮政想要一步一步控制民信局,最后,做到完全取缔。然而,这样的竞争却没能开展多久,在1933年的十一月份,民信局就已经无力和官办邮政竞争了。在不久之后,官家发下法令:限定上海的民信局在1934年年底全部停止营业。除了民信局之外,还有部分被称为“信客”的个体,也和现在的快递比较类似。信客主要是在上海开埠后出现,大多从事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民间通信传递。与现在全国性质的快递不同,在当时,“信客”主要由浙江宁波人充当。有的“信客”会选择单干,也有的会两三个人一伙。而且,与上海邮政和民信局这种全国类型的运送不同,“信客”主要往来于上海和浙江这两个地区之间。另外,在运送的时候,也不是什么货物都接,多数运送一些书信和钱钞货物。
       此外,“信客”的收费标准也比较统一,都是按月、季度或者年来付款,像民信局无法兼顾到的偏远地区,或是比较荒凉的偏僻村落,便成了“信客”的固定收入之一。随着“信客”群体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之后,“信客”也像民信局一样,也得到了浙江和上海等地区商人的信任。从而,他们加大了自己的业务量,更是获得了不菲的收入。“信客”发展最为昌盛的时期,是在1907年左右。当时,光是上海就有320余名“信客”。直到大清邮政局开办,限制信客的活动范围之后,信客的数量才开始一点一点降下来。直到1934年,上海邮政颁布法令之后,就鲜少再有人当信客。
        到了1958年,信客这一行业彻底绝迹和没落。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1947年上海电力公司"电费发票"(民间信客邮寄)517
----此电费单据在电力相关行业来看是一张普通的电费收据, 在集邮行业来看,是由上海民间信客或者是私人民信局给邮寄的,没有通过官方邮电局邮寄.加盖有送信的戳记,这个送信的是一个经营木材的商号,也兼营送信业务,所以这个也是一封民间私人邮局邮寄的实寄邮件,可以参加邮集的贴片的组集和展览,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题材意义.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