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必知的2300个国医常识
¥
5
1.7折
¥
29.8
九品
仅1件
作者沈智、李克、周晓孟 著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0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9
上书时间2024-01-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沈智、李克、周晓孟 著
-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
2009-12
-
版次
1
-
ISBN
9787547004654
-
定价
2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28页
-
字数
51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国人必知
- 【内容简介】
-
中医已经或多或少地融入国人的血液里,我们常常会用“上火”和“着凉”来解释自己身体的变化,同时也把“精、气、神”视为健康的基础。本书本着普及国人中医养生知识的目的,为您详细地介绍了中医典籍、中医理论、中药方剂以及美容养生等九个方面的内容,结构繁而不乱,内容强调寓教于乐,广泛而不乏味难懂。
- 【目录】
-
医家的心路历程与著述
医学大家的仁心仁术
遍尝百草——神农
医学之祖——歧伯
汤药之祖——伊尹
脉学宗师——秦越人
汉代大医——淳于意
一代医圣——张仲景
天妒英才——华佗
杏林春暖——董奉
脉诊大家——王叔和
针灸奇才——皇甫谧
道医宗师——葛洪
山中宰相——陶弘景
百岁药王——孙思邈
病因专家——巢元方
博采众长——王焘
儿科之圣——钱乙
寒凉圣手——刘完素
攻邪名医——张从正
滋阴专家——朱震亨
易水祖师——张元素
补脾高士——李杲
医圣药王——李时珍
温补名医——张介宾
调养根本——李中梓
医药杂家——赵学敏
纠错大师——王清任
温病宗师——时桂
温病大家——吴瑭
学贯中西——张锡纯
大医精诚的结晶——岐黄巨著
中医奠基之作——《黄帝内经》
中医理论名著——《难经》
现存最早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
外感巨著——《伤寒论》
方书之祖——《金匮要略》
临床急诊手册——《肘后救卒方》
脉诊经典——《脉经》
针灸经典——《针灸甲乙经》
药学宝库的瑰宝——《千金要方》
病因力作——《诸病源候论》
世界首部官修药典——《唐本草》
中医临床工具书——《外台秘要》
影响中外的方书——《太平圣惠方》
儿科奠基之作——《小儿药证直诀》
集宋以前本草学之大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病因著作——《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补土派”经典——《脾胃论》
“医门之柱石”——《景岳全书》
针灸的又一高峰——《针灸大成》
古代的百科全书、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李时珍的诊断成就——《濒湖脉学》
开温病学说之先河——《温疫论》
本草纲目的补充——《本草纲目拾遗》
妇科名著——《傅青主女科》
后学指南——《温热论》
温病圭臬——《温病条辨》
纠正前入错漏——《医林改错》
集中西医之长——《医学衷中参西录》
新中国的权威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医理论探索
悬壶济世的岐黄史
原始社会医学起源
原始社会医疗技术
夏、商、西周的巫医
夏、商、西周医学发展
春秋、战国医学
秦汉医学特点
秦汉伤寒及内科医学发展
秦汉其他各科医学发展
魏晋南北朝医学特点
魏晋南北朝医学发展
隋唐五代医学发展特点
隋唐五代伤寒、内科及
临床医学发展
隋唐五代其他各科医学发展
两宋医学特点
两宋内外科医学发展
两宋其他各科医学发襞
辽夏金元时代医学特点
辽夏金元时代医学发展
明代医学特点
明代医学发展
清代医学特点
清代医学发展
晚清、民国医学发展
新中国中医学发展
本草药剂的辉煌历程
原始社会药学起源
夏、商、西周药学发展
春秋、战国药学发展
秦汉药学发展
魏晋南北朝药学发展
隋唐五代药学发展
两宋药学发展
辽夏金元时代药学发展
明代药学发展
清代药学发展
晚清、中华民国药学发展
新中国中药学发展
博采众长的发展之路
魏晋南北朝中外医学交流
隋唐五代中外医学交流
两宋中外医学交流
元代中外医学交流
明代中外医学交流
清代中外医学交流
西医的传入
民国时期中医存废之争
中医的海外发展与中医未来
国外对中医的认可
国外的中医教育与科研
国外的中医产业发展
中医对现代社会的价值
中医的未来
中医思想与理论
中医的哲学
阴阳学说
阴阳在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太极与八卦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天人合
儒家思想对中医的影响
中医与佛教思想
道教思想与中医发畏
中医人体理论
脏腑学说
五脏与六腑
心
肝
肺
脾
肾
厚
小肠
三焦
奇恒之腑及胆
脑
脉与骨
女子胞
气
血
气血津液关系
命门
中医病因病机理论
中医病因溉述
外感六淫
风邪
寒邪
暑邪
湿邪
燥邪
火热邪
疫气
内伤病因
七情内伤
七情内伤对赃腑气机的影响
饮食失宜
劳逸过度
水湿痰饮
淤血
结石
外伤、寄生虫及环境病因
医源、先天性病因
中医病机概述
正气
邪气
发病的因素
发病形式
邪正盛衰
郛正盛衰s疾病转归
阴阳失调
阴阳亡失
精、气失常
血、津液异常
精与血.气与血关系失常
气与津、津与血关系失常
内生风邪与寒邪
内生湿邪、燥邪与火邪
中医诊断基本常识
四诊概念
望诊
闻诊
问珍
切诊
脉诊具体操作
正常脉象及部分病脉意义
其他病棘的意义
辨证论治
八纲辨证
六经辨证
脏腑辨证
中药与方剂
中药及方剂基础知识
中药的配伍
炮翩
中药的禁忌
中药性
四气
五味
升降浮沉
归经
毒性
君臣佐使
常见方剂剂型
煎药方法
中药与方剂的具体类别
解表药与解表方剂
辛温解表药及方剂
辛凉解表药及方剂
清热药及方剂
清热泻火药及方剂
清热燥湿药及方剂
清热凉血药及方荆
清热解毒药及方剂
清虚热药及方剂
泻下药及方剂
攻下药及方剂
润下药及方剂
峻下逐水药及方剂
祛风湿药及方剂
……
中医理疗
中医养生、美容
食疗与药膳
中医传世典故
少数民族医学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