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哲学史
  • 美国哲学史
  • 美国哲学史
  • 美国哲学史
  • 美国哲学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美国哲学史

上下册,精装

110 九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涂纪亮 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0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Z17.1.1

上书时间2024-03-11

博雅文史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涂纪亮 著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10
  • 版次 1
  • ISBN 9787307058316
  • 定价 64.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43页
  • 字数 5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涂纪亮哲学论著选
【内容简介】
(一)从17世纪初至18世纪上半叶的殖民时期;(二)从18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的独立战争和建国时期,也就是那个崇尚民主和自由的“革命的理性时期”;(三)从19世纪初至南北战争爆发前夕的“保守时期”;(四)从南北战争到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时期;(五)从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这也是美国开始形成自己独立的哲学流派或哲学体系的所谓“黄金时代”;(六)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末美国哲学在西方哲学舞台上跻身前列的时期。由于美国哲学的发展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同步状态,以上这种分期既反映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也反映了美国哲学发展的历程。美国创建于1776年,迄今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与此相对应,美国哲学的历史也相当短促,并且长期处于英、法、德等国家哲学的影响之下,直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才开始形成自己的哲学流派,但到20世纪下半叶,美国哲学在许多领域内已在当代西方哲学中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中心。因此美国哲学研究成为西方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简介】
涂纪亮,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名誉理事长。著有《分析哲学及其在美国的发展》(两卷)、《英美语言哲学概论》、《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美同哲学史》(三卷)、《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研究》等论著,主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十卷)、《现代欧洲大陆语青哲学》、《费尔巴哈哲学史著作选》(三卷)、《当代美罔哲学论著选译》(四卷)、《语言哲学名著选辑》、《维特根斯坦全集》(十二卷)等论著和译著。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分析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分析哲学的思想渊源
第三节分析哲学的历史演变
第四节分析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分析哲学的创立
第一节戈特洛布?弗雷格(1848—1925)
一、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
二、词和语句
三、概念和对象
四、含义和指称

第二节贝特兰?阿瑟?威廉·罗素(1872—1970)
一、逻辑分析
二、逻辑原子论
三、逻辑构造论
四、类型理论
五、摹状词理论

第三节乔治·爱德华·摩尔(1873—1958)
一、对分析方法的阐述和应用
二、对常识和日常语言的强调

第四节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
(1889-1951)
一、前期思想——《逻辑哲学论》
二、后期思想——《哲学研究》

第三章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
一、两类命题的区分和对形而上学的拒斥
二、经验证实理论
三、哲学的任务——“逻辑分析”
四、现象主义、物理主义和科学的统一

第一节莫里茨·石里克(1882—1936)
一、哲学的任务和反形而上学的立场
二、关于实在的问题
三、意义和证实理论
四、关于身心问题

第二节奥托·纽拉特(1882-1945)
一、物理主义
二、科学的统一
三、贯通论和整体论

第三节维克托·克拉夫特(1880-1975)
一、演绎经验主义
二、价值理论

第四节阿尔弗雷德·朱尔斯·艾耶尔(1910-)
一、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
二、意义和证实理论
三、形而上学和哲学

第四章逻辑实证主义在美国的发展
第一节鲁道夫·卡尔纳普(1891-1970)
一、反形而上学的立场和哲学的任务
二、可证实性、可验证性以及验证度
三、语形学和语义学
四、物理主义与科学的统一

第二节汉斯·赖欣巴赫(1891-1953)
一、从唯理论到新经验论
二、概率的意义理论
三、归纳问题

第三节赫伯特·费格尔(1903-1989)
一、意义理论
二、辩明和说明
三、心身同一论

第四节卡尔·古斯塔夫·亨普尔(1905-)
一、经验意义的标准
二、经验陈述的验证
三、科学说明

第五章实用主义与分析哲学的结合
第一节克拉伦斯·艾尔文·刘易斯(1883-1964)
一、意义理论
二、分析真理与经验知识
三、证实和辩明

第二节珀西·威廉斯·布里奇曼(1882-1961)
一、操作和操作分析
二、操作分析与物理实在
三、真理理论

第三节查尔斯·威廉·莫里斯(1901-)
一、指号与指号学
二、指号过程和指号行为
三、意谓和意旨

第四节阿尔弗雷德·哈布丹克·斯卡贝
克·柯日布斯基(1879-1950)
一、普通语义学的基本原理
二、内涵和外延
三、抽象概念理论

第六章逻辑实用主义
第一节威拉德·范·奥曼·蒯因(1908-2001)
一、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挑战
二、本体论的承诺
三、意义理论
四、“整体论”的经验检验理论

第二节内尔逊·古德曼(1906-)
一、现代唯名论
二、归纳逻辑理论
三、结构简单性理论

第三节欧内斯特·内格尔(1901-)
一、科学说明的类型
二、科学理论的结构
三、理论在认识中的地位

第七章日常语言学派的形成
第一节约翰·特伦斯·迪芬·威斯顿(1904-)
一、前期哲学思想
二、后期哲学思想

第二节吉尔伯特·赖尔(1900-1976)
一、哲学的性质和方法
二、身心问题
三、意义理论

第三节约翰·兰肖·奥斯汀(1911-1960)
一、语言分析
二、知觉理论
三、言语行为理论

第四节彼得·弗雷德里克·斯特劳森(1919-)
一、指称、意义和真理
二、日常语言的逻辑
三、描述的形而上学

第八章日常语言学派在美国的影响
第一节罗德里克·齐硕姆(1916-)
一、感知问题
二、“感觉材料的谬误”
三、基础论的认识论

第二节约翰·塞尔(1932-)
一、言语行为理论
二、意义理论
三、指称理论

第九章从批判理性主义到历史社会学派
第一节卡尔·莱蒙德·波普尔(1902-)
一、反归纳主义、证伪原则与分界标准
二、科学发展理论

第二节托马斯·萨谬耳·库恩(1922-)
一、范式论
二、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第十章科学实在论的兴起
第一节威尔弗利德-塞拉斯(1912-)
一、明显的影像和科学的影像
二、“所与”与理论实体
三、感觉、知觉和思维
四、意义、辩明和真理

第二节希拉里·普特南(1926-)
一、指称与实在
二、辩明与合理性

第十一章语言哲学中的新发展·
第一节唐纳德·赫伯特·戴维森(1917-)
一、真理论和意义论
二、解释理论

第二阿夫兰·诺姆·乔姆斯基(1928-)
一、转换生成语法
二、转换生成语法的唯理论哲学基础

第三节索尔·克里普克(1941-)
一、名字和指称
二、先验性和必然性
三、真理问题

第四节里查德·麦凯·罗蒂(1931-2006)
一、语言哲学的困难和哲学发展的前景
二、分析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

第十二章结束语
第一节经验和经验论
第二节哲学和科学
第三节哲学和语言
第四节分析方法
第五节证实、证伪与效用
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