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淮文化论丛(第2辑)
  • 江淮文化论丛(第2辑)
  • 江淮文化论丛(第2辑)
  • 江淮文化论丛(第2辑)
  • 江淮文化论丛(第2辑)
  • 江淮文化论丛(第2辑)
  • 江淮文化论丛(第2辑)
  • 江淮文化论丛(第2辑)
  • 江淮文化论丛(第2辑)
  • 江淮文化论丛(第2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江淮文化论丛(第2辑)

15 九品

仅1件

吉林白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扬州博物馆 编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40和5

上书时间2023-10-30

大安市古旧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扬州博物馆 编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1037353
  • 定价 10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7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江淮文化论丛(第2辑)》选用的文章以扬州博物馆的论文为主。内容涵盖了博物馆学理论、江淮流域地方历史、考古学、馆藏文物、雕版印刷等方面的介绍及研究,涉及面较广。在这本文集中,除了馆内外业务人员日常的各项研究成果,还集中刊发了数篇学术研讨会的论文。《江淮文化论丛(第2辑)》文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受到文博界专家学者的好评,文集成为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媒介;更重要的是,它搭建的这个平台,促进了我馆年轻同志的成长,也促进了馆际的学术交流。
【目录】
考古研究
扬州城遗址唐宋城时期用砖规格之研究——兼及城砖烧制特征和包砖墙修砌技法等
宝应明代刘家堡减水闸考古发掘简况
浅谈扬州宋代平山堂城与堡城的连结
扬州城遗址蜀冈上城垣城濠蠡测——基于2011年扬州唐子城一宋堡城考古调查勘探的结果

博物馆公共服务
重视博物馆生态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扬州双博馆建设之思与考
网络E时代的博物馆社会服务形式
对推进博物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几点思考
传播知识教育公众——扬州博物馆社教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适应中的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
当今博物馆文化产品研发之我见
观众心理与博物馆教育浅析
浅淡博物馆讲解水平的提升

陈列展览
博物馆展陈三议
浅谈汉墓专题博物馆的形象设计与服务提升
要百花齐放,更要百家争鸣——博物馆及其展览评论之我见

文史研究
关于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
“汉代扬州人吃鲍鱼”之说辩正
沈园非复旧池台——重读陈从周《扬州园林》
棣园主人包松溪述评
迷楼:叙述·认知·再叙述——一个典故的流传及其周边
清廉从政四明臣
悲欣交集话石涛

非物质文化遗产
扬州木雕
广陵琴韵引知音——试述古琴艺术的受众与欣赏

遗址保护
试述地方博物馆如何参与文保单位的开放利用工作
扬州文化博览城建设之我见
浅议扬州古城门遗址考古与保护利用

藏品研究
战国汉唐丝绸与铜镜纹饰的比较研究初探
冰雪聪明异乎流俗——品说罗聘篆书“冰壶秋月”横幅及其他
试述质朴无华的宋代光素漆器
唐代诗歌中的扬州铜镜
汉代广陵漆面罩初探
扬州铸镜与隋唐铜镜的发展
画像石瑰宝“射阳汉石门画像”
从臧柔刻《浣纱图》棒槌瓶看刻瓷艺术
扬州馆藏紫砂壶赏析
浅析扬州出土唐代器物中的外来因素
扬州博物馆藏黄杨木雕赏析
出土漆木器保护研究现状概述
试析五代木雕双人首蛇身神怪俑
风之骨——竹制扇骨浅谈
读李墅《四相簪花图》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由《层岩积雪图》轴初探吴湖帆的绘画艺术
汉画像石摄影略谈
精美华贵绚丽多姿——谈宝应博物馆收藏的唐代铜镜

雕版印刷
东亚汉籍版本流传之考察——以《寒山子诗集》为个案
试论古籍雕版之厄与存世雕版的保护与利用——以故宫博物院藏雕版为例
“薄如钱唇”解析——古代活字字身由低到高的演变过程考
中韩日现存古籍雕版印刷技术分析
韩国研究木版的现况与课题
韩国木版画的发展
韩国国学振兴院所藏木版遗产的价值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所藏丛书版片述略
附录2011~2012年度扬州双博馆外出考察学习报告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