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峰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Q20笃5
上书时间2023-04-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高峰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5
-
版次
1
-
ISBN
9787300279329
-
定价
49.8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28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2页
-
字数
150千字
- 【内容简介】
-
从学校里走出来的孩子是什么样子,是判断学校追求*重要的标准。
担任北京玉泉小学校长后,高峰校长开启了新的发现教育之旅。本书是他9年思考与实践的总结,在书中,他谈教育理念、教育管理,谈课程、课堂,也谈师生、家长,旨在借助对教育的重新审视,推动教育向原生态的回归。
我们要重新发现教育,回归教育“让人成为人”这一本质追求,找到破解教育问题的方法,积极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让更多孩子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拥有幸福的人生。
- 【作者简介】
-
高峰,山东高密人。高级教师,高级校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天津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新学校研究会副会长。曾在山东东营和潍坊两地担任中小学校长。现为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海淀区政府督学、海淀区人大代表。荣获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劳动模范等称号。著有《寻找教育原生态》《幸福在心》《重新发现学校》《重新发现教育》等教育专著以及儿童教育小说《小蚂蚁学校》。主研的“幸福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构建幸福教育育人模型,探索立德树人办学路径”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目录】
-
自序 重新发现了教育的什么
I 教育的生态
教育亟须回归原生态
何谓学校
教育首先是一种选择
教育最终要给孩子什么
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
教育很具体
教育需要脚踏实地行走
没有差异,就没有教育的发生
学校生长在自己的田地里
学校必须拥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
孩子的事只能是孩子的事
保护孩子的秘密世界
欺凌是校园文化的彰显
是什么让学生成了我们所希望的那样
学校的本质追求是培养合格的人
快看看那棵树
教育的果实是挂在树上的
II 教育的病理
掰芽教育
中国教育的逻辑
解放儿童尚未成为历史
学校应拒绝造假
状元之“状”
无法听到一节“完整”的课
究竟该不该过洋节
教室不是贴标签的地方
警惕传统文化里的陷阱
我们是为了工作,还是为了学生
不是某中学错了
奢华校园不等于优质教育
拷问今天学校的功能
我们的教学是不讲理的
家长的“变”与“不变”
也谈校园危机事件
怎样断送孩子的未来
家长的护犊子
“校闹”之后,最受伤害的是学生
III 教育的本质
办教育就是投一份“种子钱”
教育常常在“应然”与“实然”之间较量
教育人的心里要有人
学校的使命是培养个性化的公民
我们的儿童立场
校园是用来让孩子爱的
霍金成长历程的教育学启示
影响一生的教育
在孩子们的心田里埋下一粒种子
这里的校园静悄悄
种地对教育的启示
学校的自由问题
一个人如何优雅起来
校园与树木
让学校慢下来
课程决定国家的未来
重新定义儿童学习
是鼓励选择,还是不允许选择
IV 教育的思考
芬兰教育为什么这么优秀
薄弱学校的起死回生
教育,从21岁开始
不要把学校教育看得那么神圣
我们需要一些血性教育
我们是要“教育改革”,还是要“学校变革”
不要被“问题山”挡住
学校是如何把一些孩子“打”回家去的
谁有权决定教学这件事
追问考试的价值
人生的黄金阅读时光在童年
还给孩子们一个挺拔的腰身
把孩子培养好才是最辉煌的事业
制定特殊儿童上学标准势在必行
要在回应社会诉求与遵循办学规律之间寻求平衡
父亲,麦田的守望者
建立人格平等的亲子关系
V 教育的行动
把学校“扛”起来
种好校园里的责任田
教育是个体力活
为什么是“童话长廊”
为孩子的“脚”定做一双合适的“鞋”
提高教学质量的“七三”定律 /127
从“打猎”到“打靶”:落实“三有”课堂
一本童书的价值
游学课程游什么
让孩子们过一个有年味的元宵节
为什么开设离校课程
过一个“三不”儿童节又何妨
劳动教育课程是学生成长的沃土
今天如何做母亲
为何要专门邀请爸爸到学校参加家长会
VI 教育的未来
向着正确的教育方向
孩子们为什么要求平等
警惕高位均衡下的学校同质化
为什么要给学校找一个“婆婆”
为高天赋儿童另辟培养路径
为什么要开设“超学科”课程
我们离城乡教育均衡有多远
教师的归教师,家长的归家长
为什么要在学校设立“特区”
立德树人:既要读书,又要远行
后记 寻找教育的原生态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