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普惠金融新时代(全新未拆封)
  • 数字普惠金融新时代(全新未拆封)
  • 数字普惠金融新时代(全新未拆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数字普惠金融新时代(全新未拆封)

正版现货 无笔记无划线

5 1.0折 49 全新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贝多广、李焰 编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7-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G220

上书时间2024-04-14

云浩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贝多广、李焰 编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 出版时间 2017-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8677040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4页
  • 字数 1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数字普惠金融新时代》特点:

  1.金融领域热点。2016年10月25日,G20杭州峰会发布了《二十国集团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提出8项原则和66条行动建议。一时间,数字普惠金融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

  2.创新热点。作为近年来金融创新的热点,数字金融体现了金融与科技的不断融合,涵盖了传统金融的数字化、移动化以及新兴的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数字金融具备共享、便捷、低成本、低门槛的特点,在普惠金融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3.系统全面、实操指导。数字普惠金融领域实践指南。涵盖数字普惠金融在数字支付、小额信贷与权益投资、小额理财、小额保险、数字化征信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创新。

  4.作者专业性。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专注学术研究,致力于探索普惠金融领域基础性、前沿性的理论问题;汇聚国内外相关各方,提供普惠金融领域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普惠金融能力建设与知识分享,推动普惠金融创新与实践。
【作者简介】
贝多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财政金融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88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先后供职于国家财政部、中国证监会、中金公司、摩根大通。20世纪90年代初曾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和纽约联储银行担任客座研究员。贝多广学术著述甚丰,早年曾出版《宏观金融论》、《中国资金流动分析》等专著,曾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年开始专注普惠金融研究,发表相关演讲论述,*新论文之一“好金融与好社会:问题的提出和答案”发表于2015年第7期《金融研究》。目前正在主持普惠金融国家发展战略的课题研究以及中国数字化普惠金融发展模式的课题研究。 李焰,现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小微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兴趣涉及经济学、金融学等多个领域,包括货币理论、居民储蓄、公司财务、金融市场。研究成果以核心期刊论文和专著方式公开发表和出版,曾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企业集团化运作、融资约束与信用扩张效应》等专著,主持多个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近年来关注普惠金融的研究与实践,主持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中国小微金融发展与政府扶植”、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新常态下中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研究”,希望通过研究推动中国普惠金融事业发展。
【目录】
第一章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背景

一、数字普惠金融概念的兴起

二、从“传统”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必然

三、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

第二章 数字普惠金融的社会经济价值

一、公平前提下提升效率

二、金融服务的改进、扩展和成本降低

三、促进金融产业发展

四、推动金融改革

第三章 数字普惠金融的服务品种与服务商界定

一、服务类别

二、服务商类别

第四章 数字化支付体系

一、支付体系的内涵与发展

二、数字普惠金融与支付体系的依存与促进关系

三、中国数字化支付体系实践

四、中国数字化支付体系的典型特征

五、中国数字化支付体系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六、中国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与建议

第五章 线上小微融资

一、传统小额信贷业务的数字化

二、P2P网络借贷与众筹

第六章 数字化小额理财

一、微型理财

二、传统银行

三、基金公司

四、通信运营商

五、新型金融组织

六、网贷平台

七、数字化资产配置

第七章 小额保险的数字技术应用与发展

一、保险产品销售和服务渠道数字化

二、新兴数字化保险机构

三、新型数字化保险产品创新

第八章 数字化信用评分

一、市场格局

二、数字技术的应用

三、数字化信用评分呈现的特征

四、未来发展趋势

第九章 风险挑战

一、与数字交易平台相关的风险

二、与数字技术相关的风险

三、与代理相关的风险

第十章 消费者保护

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的国际背景

二、数字普惠金融框架下加强消费者保护的必要性

三、数字普惠金融对消费者保护带来的新挑战

四、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的实施现状

五、国际组织对数字普惠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要求

六、政策建议

展望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