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争与暴力的社会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战争与暴力的社会学

战争与暴力的社会学

62.54 5.3折 118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田宏杰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8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悦1

上书时间2024-06-27

小飞燕书屋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田宏杰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8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82984
  • 定价 11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战争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和动态化的社会冲突形式,乃是现代性形成中的决定性要素,随着二战以后社会科学研究重心从军事主义向和平主义的过渡,有关现代社会生活这一残酷起源的研究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本书将战争重新纳入社会学研究的视阈,通过回溯传统社会学理论中的军事主义维度对解读战争、现代性和社会变革的启发与助益,独创性构建了“经年累月的强制官僚化”和“离心式的意识形态化”相结合的新型研究范式,原创性地探究了古往今来的有组织暴力赋予人类社会生活的烙印,以比较历史社会学的厚重与丰富实证研究为依托,对民族主义与战争、战争与社会分层、战争宣传、战争团结、性别与有组织暴力,尤其是战争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演进和现代性形成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发人深省的全新诠释。
【作者简介】
[爱尔兰]锡尼萨•马莱斯维奇(Siniša Maleševi?),爱尔兰科克大学博士,现为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社会学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法国国立科学技术与管理学院、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维也纳人文科学研究所等客座教授、研究员。2010年入选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2014年入选欧洲科学院院士。多年致力于战争与有组织暴力、种族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社会学理论、比较历史社会学等领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世界各地举办特邀学术讲座140余场,其著作被译为阿拉伯文、俄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克罗地亚文、波斯文、中文、日文等十余种文字在全球出版发行,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主要代表作有:Grounded Nationalisms: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9)、The Rise of Organised Brutality: A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Viol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7)等。

田宏杰,数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曾任公安部三级警监、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现任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示范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挂职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四庭副庭长、审判员;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美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等。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马赛大学等高级访问学者。在《德国整体刑法学杂志》《中国法学》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8部,主编、合著学术著作近百部,荣获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首届法律优秀图书奖等。主要研究领域:行政刑法与刑法现代化、司法改革与法治一体化、金融监管与全球治理、高等教育管理。
【目录】
译者序

《战争与暴力的社会学》书评节选

致谢

前言:战争、暴力与社会

部分 集体暴力和社会学理论

章 传统社会思想中的战争和暴力

 一 引言

 二 “圣三位一体”(The“holy trinity”)和有组织暴力

 三 古典社会思想中的好战传统

 四 好战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组织型暴力的现代社会学研究

 一 引言

 二 战争和暴力的来源:生物、理性还是文化?

 三 组织唯物主义:战争、暴力与国家

 四 从强制到意识形态

 五 结论

第二部分 时空中的战争

第三章 现代时期之前的战争和暴力

 一 引言

 二 战争之前的集体暴力

 三 古代的战争和暴力

 四 中世纪时代的战争与暴力

 五 早期现代性的制度性种子:战争、暴力与纪律的诞生

 六 结论

第四章 有组织暴力与现代化

 一 引言

 二 现代化与暴力:本体论层面的不和谐

 三 经年累月的强制官僚化

 四 强制的离心式意识形态化

 五 介于意识形态和社会组织之间的战争与暴力

 六 结论

第五章 战争社会地理学

 一 引言

 二 旧世界

 三 新世界

 四 结论

第三部分 战争:理念与实践

第六章 民族主义和战争

 一 引言

 二 战争与团体同质性

 三 民族“团结性”的结构根

 四 结论

第七章 战争宣传与团结

 一 引言

 二 战争宣传

 三 杀戮、死亡和微观层面的团结性

 四 结论

第四部分 战争、暴力和社会分工

第八章 社会分层、战争与暴力

 一 引言

 二 无集体暴力的阶层化?

 三 通过战争和暴力实现的阶层化

 四 战争与社会分层的起源

 五 社会等级制度的正当化

 六 结论

第九章 战争的性别化

 一 引言

 二 战斗的男性化本质?

 三 文化的馈赠?

 四 父权遗存?

 五 性别、社会组织与意识形态

 六 结论

第五部分 二十一世纪的有组织暴力

第十章 新型战争?

 一 引言

 二 新型战争的范式

 三 新型战争的社会学

 四 民族国家与全球化之间的战争

 五 现代战争的目标

 六 新与旧之辨

 七 结论

人名译名索引源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