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史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史

大家学术文库:中国古代史

21 3.0折 70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夏曾佑 著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

上书时间2024-06-20

小飞燕书屋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夏曾佑 著
  •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8
  • 版次 1
  • ISBN 9787570500123
  • 定价 7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480页
  • 字数 43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大家学术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原名《中国历史教科书》,后改今名。本书是第一部以近代史观分阶段地叙述中国历史的著作,曾得到胡适、鲁迅等人的称赞,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开创了以新的章节体载撰写通史的先例,成为20世纪中国史学家编写史书的主要体裁。在夏曾佑之前,国内已经有人用新观点、新体裁写出了新式的中国通史,但此书影响更大,在史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近代的“第一部有名的新式通史”。

【作者简介】

夏曾佑(1863—1924),字遂卿,作穗卿,号别士、碎佛,笔名别士。杭县(浙江杭州)人。进士,授礼部主事。近代诗人﹑历史学家、学者。他对今文经学、佛学有精深的研究,对乾嘉考据学和诗文有相当的素养。此外他还注意学习外国史地知识和自然知识。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天津与严复等创办《国闻报》,宣传新学,鼓吹变法。后致力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用章节体编著《中国历史教科书》,重版时改名《中国古代史》,是近代中国尝试用进化论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部著作。

【目录】

目录

 

叙 001

 

第一篇 凡 例 002

 

第二篇 凡 例 003

 

第一篇 上古史

 

第一章 传疑时代(太古三代)

 

世界之初 002 第一节

 

地之各洲人之各种 003 第二节

 

中国种族之原 003 第三节

 

古今世变之大概 005 第四节

 

历史之益 006 第五节

 

上古神话 006 第六节

 

包牺氏 008 第七节

 

女娲氏 008 第八节

 

神农氏 009 第九节

 

神话之原因 010 第十节

 

炎黄之际中国形势 010 第十一节

 

黄帝与炎帝之战 011 第十二节

 

黄帝与蚩尤之战 012 第十三节

 

黄帝之政教 013 第十四节

 

少昊氏颛顼氏 016 第十五节

 

帝喾氏 016 第十六节

 

尧 舜 017 第十七节

 

尧舜之政教 018 第十八节

 

夏 禹 018 第十九节

 

禹之政教 019 第二十节

 

夏之列王 020 第二十一节

 

夏传疑之事 021 第二十二节

 

商之自出 022 第二十三节

 

商之列王 022 第二十四节

 

桀纣之恶 024 第二十五节

 

周之关系 024 第二十六节

 

周之自出 025 第二十七节

 

周之列王 026 第二十八节

 

周之政教 027 第二十九节

 

第二章 化成时代(春秋战国)

 

东周之列王 029 第一节

 

诸侯之大概 030 第二节

 

 孔子以前之宗教 上 050 第三节

 

孔子以前之宗教 下 053 第四节

 

新说之渐 057 第五节

 

老子之道 058 第六节

 

孔子世系及形貌 059 第七节

 

孔子之事迹 059 第八节

 

孔子之异闻 061 第九节

 

孔子之六经 063 第十节

 

墨子之道 074 第十一节

 

三家总论 075 第十二节

 

晚周之列王 147 第十三节

 

韩魏赵 147 第十四节

 

田 齐 148 第十五节

 

七国并立 148 第十六节

 

秦之自出 149 第十七节

 

秦之列王 上 150 第十八节

 

秦之列王 下 153 第十九节

 

六国对秦之政策 156 第二十节

 

戎狄灭亡 156 第二十一节

 

周秦之际之学派 157 第二十二节

 

春秋制度之大概 159 第二十三节

 

战国之变古 164 第二十四节

 

自上古至秦中国幅员之大略 168 第二十五节

 

第二篇 中古史

 

第一章 极盛时代(秦汉)

 

读本期历史之要旨 204 第一节

 

秦始皇帝 上 205 第二节

 

秦始皇帝 下 206 第三节

 

秦二世皇帝 208 第四节

 

秦于中国之关系 上 210 第五节

 

秦于中国之关系 下 211 第六节

 

受命之新局 212 第七节

 

天下叛秦 上 213 第八节

 

天下叛秦 下 214 第九节

 

秦亡之后诸侯自相攻伐 上 216 第十节

 

秦亡之后诸侯自相攻伐 下 217 第十一节

 

楚汉相争 上 218 第十二节

 

楚汉相争 下 220 第十三节

 

高祖之政 上 223 第十四节

 

高祖之政 下 224 第十五节

 

汉之诸帝 225 第十六节

 

文帝黄老之治 227 第十七节

 

景帝名法之治 228 第十八节

 

武帝儒术之治 229 第十九节

 

汉外戚之祸一 230 第二十节

 

汉外戚之祸二 232 第二十一节

 

汉外戚之祸三 234 第二十二节

 

汉外戚之祸四 236 第二十三节

 

汉外戚之祸五 239 第二十四节

 

汉外戚之祸六 241 第二十五节

 

光武中兴一 243 第二十六节

 

光武中兴二 245 第二十七节

 

光武中兴三 247 第二十八节

 

后汉之诸帝 250 第二十九节

 

宦官外戚之冲突一 251 第三十节

 

宦官外戚之冲突二 253 第三十一节

 

宦官外戚之冲突三 254 第三十二节

 

宦官外戚之冲突四 256 第三十三节

 

宦官外戚之冲突五 258 第三十四节

 

宦官外戚之冲突六 262 第三十五节

 

匈奴之政治 上 265 第三十六节

 

匈奴之政治 下 266 第三十七节

 

匈奴之世系 上 268 第三十八节

 

匈奴之世系 下 270 第三十九节

 

南匈奴之世系 271 第四十节

 

北匈奴之世系 273 第四十一节

 

西域之大略 274 第四十二节

 

南道诸国 275 第四十三节

 

北道诸国 276 第四十四节

 

葱岭外诸国 277 第四十五节

 

汉第一次通西域 278 第四十六节

 

汉第二次通西域 279 第四十七节

 

汉第三次通西域 281 第四十八节

 

汉第四次通西域 283 第四十九节

 

西羌之概略 284 第五十节

 

前汉之西羌 285 第五十一节

 

后汉之西羌 上 286 第五十二节

 

后汉之西羌 中 287 第五十三节

 

后汉之西羌 下 289 第五十四节

 

西南夷 291 第五十五节

 

南 粤 291 第五十六节

 

闽 粤 292 第五十七节

 

朝 鲜 293 第五十八节

 

日 本 293 第五十九节

 

儒家与方士之糅合 293 第六十节

 

黄老之疑义 297 第六十一节

 

儒家与方士分离即道教之原始 298 第六十二节

 

佛之事略 301 第六十三节

 

佛以前印度之宗数 302 第六十四节

 

文学源流 307 第六十五节

 

两汉官制 310 第六十六节

 

汉地理 315 第六十七节

 

凉州诸将之乱 319 第六十八节

 

曹操灭群雄 323 第六十九节

 

刘备孙权拒曹操 325 第七十节

 

司马懿盗魏政 329 第七十一节

 

吴蜀建国始末 331 第七十二节

 

三国末社会之变迁 上 332 第七十三节

 

三国末社会之变迁 下 334 第七十四节

 

三国疆域 337 第七十五节

 

第二章 中衰时代(魏晋南北朝)

 

读本期历史之要旨 342 第一节

 

魏晋之际 上 343 第二节

 

魏晋之际 下 346 第三节

 

晋诸帝之世系 348 第四节

 

晋大事之纲领 350 第五节

 

贾后之乱 350 第六节

 

八王之乱 353 第七节

 

五胡之乱之缘起 356 第八节

 

五胡之统系 358 第九节

 

前赵后赵之始末 364 第十节

 

前燕后燕南燕北燕之始末 370 第十一节

 

前秦后秦西秦夏之始末 373 第十二节

 

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之始末 377 第十三节

 

蜀之始末 381 第十四节

 

元帝王敦之乱 382 第十五节

 

成帝苏峻之乱 384 第十六节

 

晋末桓氏之乱 385 第十七节

 

宋武帝之概略 389 第十八节

 

宋诸帝之世系 393 第十九节

 

宋少帝之乱 393 第二十节

 

宋文帝被弑之乱 395 第二十一节

 

宋前废帝之乱 398 第二十二节

 

宋后废帝之乱 399 第二十三节

 

宋诸王之乱 401 第二十四节

 

齐诸帝之世系 404 第二十五节

 

齐郁林王之乱 405 第二十六节

 

齐末东昏侯之乱 407 第二十七节

 

梁诸帝之世系 410 第二十八节

 

北魏拓跋氏之世系 411 第二十九节

 

拓跋氏之衰乱 415 第三十节

 

北齐神武帝之概略 417 第三十一节

 

梁末侯景之乱 424 第三十二节

 

陈诸帝之世系 429 第三十三节

 

北齐高氏之世系 429 第三十四节

 

北周宇文氏之世系 430 第三十五节

 

隋诸帝之世系 431 第三十六节

 

晋南北朝隋之行政机关 434 第三十七节

 

晋南北朝隋之风俗 439 第三十八节

 

两晋疆域沿革 441 第三十九节

 

南北朝疆域沿革 447 第四十节

 

隋疆域沿革 451 第四十一节

 

附 录 45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