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分光镜
  • 历史分光镜
  • 历史分光镜
  • 历史分光镜
  • 历史分光镜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分光镜

38 6.8折 56 九品

库存2件

辽宁营口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倬云 著;陈宁、邵东方 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5-08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0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许倬云 著;陈宁、邵东方 编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15-08
  • 版次 1
  • ISBN 9787101111309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3页
  • 字数 2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历史分光镜》的书名是借用光学上棱镜分析光谱系列之意,表示历史学的功能是将历史解析为各种因缘线索及演变过程。全书汇集许倬云先生多部著作中精华内容,既有对历史学功能的阐释,也有中西文明的比较研究,还包括个人治学历程与人生经验的回顾,体现了作者精深的历史学思考与宏阔的世界性眼光。
【作者简介】
  许倬云先生,是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誉退休教授、台北中研院院士,曾于2004年荣获美国亚洲学会杰出贡献奖。许先生不仅以深厚的学术素养、独特的比较历史研究享誉海内外学术界,而且提倡跳出中国圈看中国经验,给众多中文普通读者带来启迪。他的代表作有《汉代农业》、《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万古江河》、“许倬云说历史”系列等。
【目录】
新序
原序
一 为何要有历史学
二 “历史”一词的定义:变数之总和
三 复合变数
四 独立变数
五 时间变数
六 文化变数
七 个人变数
八 历史的因果关系
九 关于英雄造时势
一○ 关于时势造英雄
一一 史学与其他学科的配合
一二 如何判断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一三 如何应用史料
一四 韦伯关于“官僚制度”的定义
一五 以韦伯“官僚制”的定义考察战国官制
一六 战国政治制度的背景
一七 战国时国君地位的巩固
一八 战国时宰相制的特点
一九 战国时君臣的雇佣关系
二○ 战国时将与相的分离
二一 战国时官职的专业化
二二 春秋鲁郑晋三国官制的比较
二三 中国文官制度的目的性与制衡性
二四 以班固《古今人表》考察东周社会变动
二五 东周时公子阶层的社会变化
二六 东周时士阶层的社会变动
二七 东周时大夫阶层的社会变化
二八 知识分子在历史各时期起的作用
二九 中国士大夫的双重角色
三○ 中国知识分子不重科学的原因
三一 士大夫对政权的依附与独立
三二 知识的用途在于解释
三三 汉代察举制度起连接上下的作用
三四 汉代知识分子的学术活动
三五 汉代知识分子的六种类型
三六 汉以后大族形态的变化
三七 理想成为正统后常会发生僵化
三八 实现理想的两类途径
三九 比较诸葛亮与曾国藩的用人能力
四○ 比较李广与程不识的用兵风格
四一 人口多是汉代精耕农业的一项原因
四二 精耕农业产生农舍手工业
四三 精耕农业发展出经济网络
四四 精耕农业与农舍工业的结合
四五 精耕农业排斥奴隶制而适合租佃制
四六 精耕农业阻碍资本主义的产生
四七 从资源上看三国的鼎立
四八 宋以来对外贸易的意义
四九 研究道路系统的重要性
五○ 形成点与线的城市与道路
五一 体系网络与中国的分合
五二 市场网络是中国分久必合的原因之一
五三 以网络理论分析中国历史
五四 汉代政治统一而经济尚未统一
五五 四川在汉代网络中的地位
五六 汉代四川的核心区与边陲
五七 汉代四川人才的分布与道路的关系
五八 汉代网络中的核心、边陲与隙地
五九 两汉民变多发生在隙地
六○ 中国经济交换网是金字塔式的
六一 经济网络问答
六二 周人早期迁徙路线之推测
六三 先周迁徙的路线及其原因
六四 周文化的包容性
六五 周代神祇的道德性质
六六 西周分封制的约定关系
六七 西周的分封是实现三结合
六八 西周的分封是人口的再编组
六九 周代城邑的层级化
七○ 西周的封建由授民转为授土
七一 西周墓葬制的系统化及其意义
七二 周代礼仪的社会功能
七三 西周中期的发展
七四 西周中期后内朝逐渐权重
七五 西周末年的社会变动
七六 西周的历史地位
七七 人群整合的过程
七八 亲缘—中国人群组织的模式
七九 群体的融合与神祇的组合方式
八○ 中国人群组合的方式与普世帝国
八一 古代欧亚大陆族群的移动给我们的启示
八二 气候的变化对民族移动的关系
八三 族群流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八四 从区间交流扩大历史视野
八五 西周的包容—上层的坚凝
八六 秦代的缺失—中层与下层的疏离
八七 汉代政治权力的基础—中层的坚凝
八八 东汉的缺失—上层与中层的断裂
八九 唐代的用人—中层的变化
九○ 宋代的养士—中层的扩大
九一 明清的缺失—中层与下层的断裂
九二 抗战的意义在于争得国格
九三 不能忘记“七七”
九四 中国史的分期:中国之中国
九五 中国史的分期:亚洲之中国
九六 中国史的分期:世界之中国
九七 文化体系盛衰的轨迹
九八 文化多元易产生地区优越感
九九 儒家文明是“天下主义”
一○○ 文化优越论可以不排他
一○一 边缘文化挑战中原文化
一○二 中国人的国家认同与亲族认同
一○三 孔子论“仁”及其延伸的观念
一○四 文化的突破、转换、僵化
一○五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统一性
一○六 中国文化统一的因素
一○七 雅斯贝尔斯的枢轴时代论
一○八 “崩坏论”不宜说明枢轴时代的发生
一○九 枢轴时代在中国的发生
一一○ 秦汉的普世体系
一一一 政治分裂下的文化繁荣
一一二 分裂有助于科技而统一有助于工艺
一一三 关于文化兴衰的理论
一一四 良渚文化衰亡原因之推测
一一五 中国文明的起源不必在大河
一一六 谈中国考古的得与失
一一七 周代的烹饪
一一八 中古时期的面食
一一九 中国烹饪中的“炒”
一二○ 中古时期的烹饪方法
一二一 异同、交会、动能
一二二 印度难以统一的一个原因
一二三 埃及文化经不起扩张
一二四 两河流域人群结合的方式与普世帝国
一二五 以色列与犹太文化
一二六 西方世界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一二七 世界几大文明对生命意义的解释
一二八 美国文化中的容异与存疑精神
一二九 麦克阿瑟与艾森豪威尔
一三○ 关于韦伯命题的三个内容
一三一 李约瑟提的命题不合适
一三二 李约瑟的“地理环境论”有问题
一三三 李约瑟对文官系统讨论不及韦伯深刻
一三四 李约瑟的“法论”最精彩
一三五 中国史研究应纳入世界史研究的范围内
一三六 从世界史角度重新认识中国史
一三七 划分阶段比较中国史与世界史
一三八 西周与两河流域文化的异同
一三九 周人的天神与两河、埃及神祇的比较
一四○ 比较东汉与西罗马帝国崩解之内外原因
一四一 从结构上看东汉与西罗马帝国的崩解
一四二 西周与埃及文化的异同
一四三 春秋霸主制与希腊联盟制的异同
一四四 中国历法与伊斯兰教历法之不同
一四五 文化交流的结果
编后记 陈宁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