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市风情》(自贡·硬精装))
¥
30
九品
库存3件
作者《何市风情》编辑委员会
出版社《何市风情》编辑委员会
出版时间2012-12
版次1
印刷时间2012-12
印数1千册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页数318页
字数200千字
货号00477
上书时间2015-12-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何市风情》由《何市风情》编辑委员会编辑,2012年12月出版,32开318页,铜版纸插图10页,200千字,印量1000册,内有铜版纸插图20页文物图46幅。书名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四川省书学学会会员,自贡市书法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自贡画院副院长黄宗壤题写。九品。品相如图,邮资按实际收取。售价:3元。
- 商品描述
-
《何市风情》记录了自贡市何市镇的风土人情,展现了历代何市人的风采。顺着此书翻上去,在《概述》和《何市史话》、《古迹遗存》,以及《掌故逸闻》篇章就能触摸到何市人传承的血脉,或许能寻觅到一些踪迹。从隋唐僚族先民的聚居耕耘,到宋、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战火纷纭和商贾衰兴,尤其是当年那一条连接自流井和牛佛渡的90华里“盐担子路”,无不承载着何市人祖祖辈辈的勤劳和艰辛,创造与精明。这是波澜壮阔的画卷,这是何市人的家谱,这是川南民族的缩影。
何市镇历史悠久,早在隋朝,境内已有僚族先民,聚居赖雅庙(今白合村)等地。大业三年(607年),遂设和义县,以招和夷僚,县治仙滩(今沿滩区仙市镇),隶属荣州(县),辖今牛佛、庙坝、瓦市、新店、何市等镇。宋朝初年,战乱频繁,赵匡胤统一中国,僚人不服,联合云、贵、川、湘、鄂边区僚人,进行武装反抗宋王朝军队,转战千里,伤亡惨重,幸存者被迫投降,解除武装。此后,宋朝政局稳定,朝廷实行怀柔政策,促进僚、汉杂居,逐步同化。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撤销荣州和义县,所属牛佛、何市等地域,全部划归富顺监(县)。元代,赖雅庙定为传递公文,迎送官员的驿站,命名赖雅铺,按15华里一铺,由内江安乐铺、杨家铺经赖雅铺、熊家铺(今新民村)、新店铺、瓦宅铺等站,直达富顺县。此时,赖雅铺、熊家铺场镇,已具规模,各种商业店铺,生意兴隆。传说“先有古市场(今胡家村),后有何家场”。明代,库楼冲(今永丰村)有何姓旺族,族大人多,书香门第,进士及第,为官者众,家资豪富,每年官员往来,宴会较多,仆役为有利采办什物,始设何家地坝,逐步建成何家场。在今双桥子水库的字岩山岩壁上摩岩石刻“中流砥柱”四字,上款为“明万历……”推算,距今已有400余年。直至清朝康熙三十年(1691年),富顺县通过丈亩编户,始分置“四乡八路”。北曰富义乡,领上北路、下北路。何家场、新店铺、鸳鸯桥、大山铺等地,为下北路所属。乾隆中叶,严格推行保甲之法,以10户为牌,10牌为甲,10甲为保,成为一乡或一场建置。咸丰年间,农民起义,战争四起,遂建团保制,训练团丁以自卫。咸丰十年(1860年),“李蓝义军”从云南起义,进占自流井,队伍迅速发展到20万之众,因供给困难决定会师牛佛渡,遂派卯德兴为先锋,统帅所部,袭击熊家铺,扫除障碍。混乱之际,清军趁机抢劫财物,放火焚烧商民房屋,竟将熊家铺毁成一片废墟,并波及古市场。此后许多商家遂转移何家场。十九世纪中叶,因战乱海盐滞运,川盐济楚,开辟井盐陆运,何家场地处东大路之要冲,商业逐渐兴旺起来,成为具有规模的场镇。
。1
— 没有更多了 —
《何市风情》由《何市风情》编辑委员会编辑,2012年12月出版,32开318页,铜版纸插图10页,200千字,印量1000册,内有铜版纸插图20页文物图46幅。书名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四川省书学学会会员,自贡市书法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自贡画院副院长黄宗壤题写。九品。品相如图,邮资按实际收取。售价:3元。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