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 鲁迅 新华正版
  • 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 鲁迅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 鲁迅 新华正版

19.4 3.9折 49.8 全新

库存18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鲁迅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ISBN9787517134039

出版时间202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56页

字数167千字

定价49.8元

货号719_9787517134039

上书时间2024-05-08

萬書緣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001 题记

003 序言

001 篇 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007 第二篇 神话与传说

015 第三篇 《汉书》《艺文志》所载小说

019 第四篇 今所见汉人小说

028 第五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

037 第六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下)

043 第七篇 《世说新语》与其前后

051 第八篇 唐之传奇文(上)

059 第九篇 唐之传奇文(下)

067 第十篇 唐之传奇集及杂俎

073 第十一篇 宋之志怪及传奇文

082 第十二篇 宋之话本

091 第十三篇 宋元之拟话本

099 第十四篇 元明传来之讲史(上)

109 第十五篇 元明传来之讲史(下)

120 第十六篇 明之神魔小说(上)

127 第十七篇 明之神魔小说(中)

134 第十八篇 明之神魔小说(下)

142 第十九篇 明之人情小说(上)

150 第二十篇 明之人情小说(下)

157 第二十一篇 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

166 第二十二篇 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

176 第二十三篇 清之讽刺小说

183 第二十四篇 清之人情小说

196 第二十五篇 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

209 第二十六篇 清之狭邪小说

221 第二十七篇 清之侠义小说及公案

232 第二十八篇 清末之谴责小说

245 后记

内容简介:

中国小说史略为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部小说史专著。全书共有二十八篇,对中国小说证源流,分辨真伪,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囊括汉人小说、六朝志怪、唐传奇、宋话本,迄于清末谴责小说,引据丰富,见解独到,分析鞭辟入里,评断允当,是中国学者研究中国小说史的开山之作。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一1936年10月19),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曾赴本留学。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家。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他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其主要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坟等。

精彩内容:

    篇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
    小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庄子外物),然案其实际,乃谓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与后来所谓小说者固不同。桓谭言“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李善注文选三十一引新论)始若与后之小说近似,然庄子云尧问孑l子,淮南子云共工争帝地维绝,当时亦多以为“短书不可用”,则此小说者,仍谓寓言异记,不本经传,背于儒术者矣。后世众说,弥复纷纭,今不具论,而征之史:缘自来论断艺文,本亦史官之职也。
    秦既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则大收篇籍,置写官,成哀二帝,复先后使刘向及其子歆校书秘府,歆乃群书而奏其七略。七略今亡,班固作汉书,删其要为艺文志,其三诸子略,所录凡十家,而谓“可观者九家”,小说则不与,然尚存于末,得十五家。班固于志自有注,其有某云云者,唐师古注也。
    伊尹说二十七篇。(其语浅薄,似依托也。)
    鬻子说十九篇。(后世所加。)
    周七十六篇。(周事也。)
    青史子五十七篇。(古史官记事也。)
    师旷六篇。(见春秋,其言浅薄本与此同,似因托之。)
    务成子十一篇。(称尧问,非古语。)
    宋子十八篇。(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    天乙三篇。(天乙谓汤,其言者殷时,皆依托也。)
    黄帝说四十篇。(迂诞依托。)
    封禅方说十八篇。(武帝时。)
    待诏臣饶心术二十五篇。(武帝时。师古,刘向别录云:“饶,齐人也,不知其姓,武帝时待诏,作书,名心术。”)
    待诏臣安成未央术一篇。(应劭,道家也,好养生事,为未央之术。)
    臣寿周纪七篇。(项国圉人,宣帝时。)
    虞初周说九百四十三篇。(河南人,武帝时以方士侍郎,号黄车使者。应劭:其说以周书为本。师古,史记云:“虞初,洛阳人。”即张衡西京赋“小说九百,本自虞初”者也。)
    百家百三十九卷。
    右小说十五家,千三百八十篇。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右所录十五家,梁时已仅存青史子一卷,至隋亦佚;惟据班固注,则诸书大抵或托古人,或记古事,托人者似子而浅薄,记事者近史而悠缪者也。
    唐贞观中,长孙无忌等修隋书,经籍志撰自魏徵,祖述晋苟勖中经簿而稍改变,为经史子集四部,小说故隶于子。其所著录,燕丹子而外无晋以前书,别益以记谈笑应对,叙艺术器物游乐者,而所论列则仍袭汉书艺文志(后略称汉志):
    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传载舆人之颂,诗关询于刍荛,古者圣人在上,史为书,瞽为诗,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而庶人谤;孟春,徇木铎以求歌谣,巡省,观人诗以知风俗,过则正之,失则改之,道听途说,靡不毕纪,周官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道方慝以诏避忌,而职方氏掌道四方之政事与其上下之志,诵四方之传道而观其衣物是也。孔子,“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