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乡夜话 散文 张文
  • 雪乡夜话 散文 张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雪乡夜话 散文 张文

33.4 3.8折 88 全新

库存3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文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683675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其他

开本16

定价88元

货号412_9787530683675

上书时间2024-04-26

萬書緣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辑 节风俗

听东北大鼓的岁月

童年的五月节

八月十五月儿圆

腊八节与黄米粥

童年盼办年货

难忘当年接财神

当年那些老对联

东北时令小吃“豆面卷儿”

过年祭祖俗

大年三十忙

清明祭扫

五月节的艾蒿

正月十五雪打灯

清明时节吃开江鱼

第二辑江村瑞雪

雪乡夜话

打冬网

三岔河畔看开江

看冰上翻鱼

雪夜看封江

冬季捕鱼“打滚杠”

冰上鲤鱼跃龙门

雪落重阳

又是大庆飘雪时

开江前后捞臭鱼

肇源沿江的鳇鱼圈

锡伯族与“鳇鱼差”

下须笼

江虾

松花江边钓王八

挂 鱼

挂在门楣上的鱼和葱

鱼亮子

隐秘在荒原的三岔河

品读湿地

领着儿孙看封江

贴大饼子炖开江鱼

第三辑地域风情

珍藏于记忆的北大荒酒

肇源富强乡出土的猛犸象化石

肇源境内的古代契丹族

肇源的“小拉哈遗址”

千年古榆玉皇辇

北国莲韵

晨光夕照莲花湖

从远古走来的出河店湿地

江边春韵

江畔明珠——西海湿地公园

江城三章

永远的大庆时代广场

璀璨迷人的万宝湖

大庆西苑

“立秋”三

网进思绪的蝴蝶

雪后清晨

第四辑陈年旧事

秋天的屋顶

野浴

铺在心底永远的麦田

记忆深处的回声

“散落花”甸子

故乡的沟渠和芦苇

童年往事

棒槌声声

……

第六辑人物序跋

注定为发明而生的人——记中国杂技团工程师、发明家王建民

故事聚焦蔡云楼——记鲶鱼沟实业公司经理蔡云楼

来自“江东六十四屯”的蒙古人——记原肇源县政协副吴凌

肇源文学创作的奠基人——记级作家袁文波

慈爱花开百姓家——记陈绍敏、张亚丽夫妇收养智障聋哑人事迹

《四季词60首》序——为弥福荣老师《四季词60首》作序

《远去的帆影》序——为赵成悦大伯《远去的帆影》作序

新芽刚破土阳光正明媚——写在“肇源站人研究”开局之年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个人散文集,作者从儿时回忆抑或是成年后的感悟选取素材,创作了百余篇关于东北三省的散文,从节俗、雪乡渔猎、自然风光、童年往事、人物侧记、游记等角度论述东北三省的风土人情。如:雾里的松花江、珍藏于记忆的北大荒酒、东北秋白菜、编炕席、东北时令小吃豆腐卷、听东北大鼓的岁月、正月十五雪打灯、雪夜看封江、肇源沿江的鳇鱼圈、领着儿孙看封江等。通过朴实和而又亲切的语言,串连成一篇篇简洁而又优美的文章,承载着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精神。

精彩内容:

听东北大鼓的岁月每当寒冬腊月年味儿十足的时候,我想起遥远的童年,想起农村故乡那些多姿多彩的故事,想起那时也听不够、越听越入迷的东北大鼓。童年的农村故乡,是松花江支流八家河旁的一个小村落。在过去衣食紧缺的年代里,原本偏僻荒凉的小村,更是雪上加霜。尽管如此,憨厚善良的村民们,也是想方设法,把这个传统节过好。刚过腊月初八,村里来了个说东北大鼓的盲人先生,他背着三弦,吹着竹笛,由一个中年男人领着一路走来。经过一番商量,把要说的节目和具体条件定好,便安顿了说书先生。晚饭后,男女老少你传我、我传他,带着节的欢乐,三五成群地聚集到村东头儿刘姓大户的家里。南北两铺大炕坐得满满的,后来的人只好站着。说书先生靠西墙面朝东坐,前面放一张长条地桌,桌上放一架小鼓,旁边放一块油黑锃亮的长方形小木块。说书先生虽然是个盲人,却十分幽默,他介绍说:“这块木头,放在县衙的大堂上,那叫县太爷的‘惊堂木’放在我这说书人手里,那叫“穷摔”。”说着,便向桌上“啪”的拍了一声,引起众人一场大笑。借这个机会,那领路的中年人怀抱三弦、调弦定音,准备伴奏。接着,说书先生咳嗽一声,说了几句江湖上的开场话,这才引出正题。先是朗诵一首“西江月”,内容我还大致记得:“远看动弹动弹,近看飘摇飘摇,不是葫芦不像瓢,咕噜往起一冒。这个说是肚,那个说是水瓢,二人打赌河边瞧,是个秃子洗澡。”这时,不知是谁,在孙老爷子的秃头上撸了一把,嚷道:“秃子在这哪。”于是,观众一阵哄笑,连说书先生也被逗笑了,忙说:“不知者不怪,我是无意的。”他还想以幽默赢得笑声,接着说:“说书不说西江月,保证要长疥,一年长两回,一回六个月。”又是满屋大笑。这时,说书先生又念了一段谦虚的道白,大致是:“进了腊月,欢欢乐乐,各位明公,压言落座。听我失目之人,白字具多,水词具广,笨刮掉字,喉咙哑嗓,恭敬一段哪!”于是,三弦弹出前奏,接着,说书先生唱起了书帽儿“黄狼段”。后来上小学读书时我才知道,这个“黄狼段”是根据东郭先生和狼这篇课文改编的。再后来,读书多了、见得多了才知道:东北大鼓是民间说唱艺术,说与唱结合,说书人还要化出化入,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和故事里人物的格特征,一会儿演男的,一会儿演女的,一会儿演老的,一会儿演小的,虽说是个盲人先生,描绘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人情世故、喜怒哀乐,,无所不像。真让这些实实在在的农村人,看得两眼发呆,听得入神。说书人还特别会关子、吊胃,当说唱到故事情节热闹的地方,观众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的时候,便来个“急刹车”,惊堂木“啪”的一声,且听下回分解。这时,村里主事的人便下来收钱,一角两角、三角五角的都行,多交的不限。我们小孩子们兜里没钱,便偷偷地藏在大人们身后,侥幸躲过一回。有时,我们也会被清除到屋门外,也只好扒在屋外的窗台上,在窗纸上抠个小洞,偷听偷看,有时被冻得哆哆嗦嗦也要咬牙坚持着。在饥荒重,粮食缺的那一年,听东北大鼓书的价格也打了折,无论大人小孩儿,不用交现钱听书,只记名字,过后,每人交上两把黄烟,每户招待说书先生吃一顿饭即可。我虽然还是个孩子,因受父亲影响,却早已成了听书迷,自然被记在名单之内,当说书人到我家吃饭时,父亲不但没有责怪我,反倒对说书人格外热情,这无疑是为我以后听书开了方便之门。东北大鼓书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让我从小懂得啥叫忠臣啥为奸相,啥叫英雄啥为贼寇,教我区分着正义与邪恶。时至,我与东北大鼓书的情缘始终不能割舍,只是再也找不到童年听东北大鼓书的那种机会,再也找不到那种心情和感觉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