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三角批判 经济理论、法规 陆阳,史文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长三角批判 经济理论、法规 陆阳,史文学

8.1 2.3折 35 全新

库存84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陆阳,史文学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73695

出版时间2010-04

装帧平装

开本16

字数242千字

定价35元

货号710_9787500473695

上书时间2024-04-24

萬書緣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长三角长期以来备受社科理论界的关注,不仅因为其经济实力居于各区域前列,而且因为其在改革开放诸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具有先行意义,不论是所取得的工作经验,还是所遇到的盾困难,对其他地区的发展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陆阳这部长三角批判却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长三角当前化、外向化、市场化、城市化、一体化发展道路以及作为“龙头”的上海市发展模式进行了善意的批评,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令读者耳目一新,有所感触。 
    长三角批判与以往研究专著相比,视角不同,方式不同,而且文稿中所引用材料和观点都尚欠周全,但理论研究需要一种“宁稚而不俗,勿老成而庸”的精神。正因为如此,长三角批判值得一读。

目录:


绪论
章  “长三角制造”的背后是什么?
  长三角制造业的“前世今生”
    ·“世界工厂”的盛世寓言
    ·没有“中国制造”,世界将会怎样?
  “中国芯”缺失
    ·“made in china”与“made by china”
    ·“中国制造”的软肋
  制造业的背后是什么?
    ·“中国制造”被误读的背后
    ·“中国制造”隐现“拐点”
    ·“中国制造”的对手们
  产业同构:成长的烦恼
    ·你有,我有,大家有
    ·不经意落入新的“陷阱”
    ·“中国制造”,路在何方?
第二章  贫困与富裕的悖论
  “不再看好苏州”
    ·《不再看好苏州》引发的争论
    ·外资攻略
  “发现苏州”与产业植入
    ·产业植入
    ·当外资离开我们
  “苏州模式”能复制吗?
    ·“苏州模式”的由来
    ·学“苏州模式”的三个问题
  让外资落地,让民资生根
    ·共荣还是挤出?
    ·民营经济却步
  第三只眼看fdi
第三章  世界“第六城市群”?
  小城镇:过度发展之“痛”
    ·从萧条到勃兴
    ·过度发展之痛
  大中城市:快乐并痛苦着
    ·当城市时代来临
    ·城市的喧哗与动
    ·“城市病”
  城市和农村:新“剪刀差”
    ·越刮越烈的“圈地风”
    ·谁在圈占土地?
    ·农民得到了什么?
  农民工问题:“拉美陷阱”的
    ·“民工潮”
    ·被“神化”的戈特曼
第四章  一体化,路漫漫
  一体化,路漫漫
    ·一波三折的一体化
    ·渐行渐近的一体化
  一体化,路曲折
    ·进入“深水区”
    ·优选的烦恼:各自为政
  一体化,路何方
    ·为什么会出现碎片化趋势?
    ·由谁推动一体化?
    ·如何推进一体化?
第五章  走出“模式"光环
  与市场:追求“和谐”
    ·“发育”的市场
    ·市场化改革困局
    ·永恒的话题
    ·该干什么?
  与社会:回归“理”
    ·“官”与“民”
    ·期待“小、大社会”
  与企业:扬弃“模式”
    ·曾经辉煌的模式
    ·惯与转型
第六章  大上海真的是“龙头”吗?
  上海的世纪之梦: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复兴之旅
    ·距国际金融中心的距离
    ·“三驾马车”的竞赛
  离国际航运中心有多远?
    ·洋山港:上海的
    ·航运业变局
  国际贸易中心胎动
    ·打造贸易“巨鼎”
    ·一发牵动全局的物流业
  制造业“化蝶”?
    ·上海的新期待
    ·上海的“苦衷”
    ·并非坦途
  房地产魔方
    ·波涛汹涌的房地产
    ·过度介入的
    ·房价急升的受益者
    ·本的前车之鉴
  “大度”与“小气”
  不败?
    ·上海两年=浙江五年
    ·失衡的推手
附表
参书目
后记
专家评语

内容简介:

长三角批判是围绕在优选化背景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长三角如何站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新发展和更高跨越这一主旨而创作的。从世界宏观和区域微观的结合点入手,结长三角的发展特和实践经验,同时以较大笔墨反思业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发展思路的转换提供依据。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执著的观察思,深入地剖析评判了长三角地区惊人的发展成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给人启迪。当前,研究长三角道路的著作汗牛充栋,但多以学术化冠之,而本书全篇以新闻笔调写,视角不同,方式不同,体现了作为长三角的一分子,作为见证长三角发展风风雨雨的人对这块土地的责任与热爱,长三角批判,是这样一种清脆的声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