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金娃娃:金川铜镍矿 基础科学 本书编委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金娃娃:金川铜镍矿 基础科学 本书编委会

10.6 2.2折 48 全新

库存76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本书编委会

出版社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2427557

出版时间202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308页

字数190千字

定价48元

货号304_9787542427557

上书时间2024-04-12

萬書緣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金川铜镍矿的发现
  一块孔雀石标本
  汤中立的梦
  漂亮的石头——孔雀石
  来到孔雀石的发现地
  寻找矿化露头
  一张化验单
  压在陈鑫心头的10万吨镍
镍的简史
  神奇的中国白铜
  镍的发现
  镍金属的奇异本领
  镍是从天外来的吗
  镍来自地球深处吗
  世界上勘探的主要镍矿
  中国的镍矿勘探

  陈鑫现场一锤定音
  地质普查拉开勘探序幕
  来自甘肃省委的贺电
  远景评价前景无限
龙首山的前世今生
  一个“黑白颠倒”的故事
  金川铜镍矿到“镍都”
  位于地台边缘的龙首山隆起
  电首山姓“南”还是姓“北”
一波三折的一矿区勘探
  选择很好勘探方法
  伸入地下的“”
  声势浩大的钻探“大会战”
  向国庆10周年献礼
  在困难的子里
  “砂”里淘“金”式的测试分析
  留着“尾巴”的勘探报告
  生死存亡的补充勘探
地下世界很精彩
  矿石及矿石构造
  赋存90万吨镍的217个矿体
  各呈异彩的含镍矿石矿物
追寻大岩体
  成矿母岩的“黑白胖瘦”
  追寻大岩体
  物探:地下“侦察兵”
  通过物探手段发现新矿区
二矿区的艰难突破
  目光聚焦二矿区
  令人绝望的“锅底尖灭”
  寻找漏向“岩枝”中的矿体
  勘探设计锁定深部
  希望与岩体同时消失
  终孔还是继续钻进
  12zk22:一钻扭转乾坤
  寻求大突破的大部署
  特殊年代的地质勘探
  全矿区深的钻孔——zkl0h
  二矿区胖的“双胞胎”
稀贵金属更惊艳
  铂实现零突破
  被称为“地下恶魔”的
  金属之家中的“贵族”
  简陋工棚里诞生的神话
  终于绽放的绚丽彩虹
  打造中国稀贵金属中心
高耸的地质纪念碑
  回望中国金娃娃
  消失的功勋地质队
  高耸的地质纪念碑
惊心动魄的岩浆成矿
  地球深处的“来客”
  矿物的“孕育”
  多期次的成矿模式
  岩浆上升有通道
  岩浆房:小岩体成大矿的秘密
浴火成金
  露天开采大
  地下矿石的开采
  亚洲长的主斜坡道
  炉镍的艰难面世
  亚洲台镍闪速炉
  金川创造的之
  龙首有魂
不是尾声的尾声
参文献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反映金川铜镍矿地质找矿的地学科普读物。本书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阐释和描写了金川铜镍矿床发现、勘查和开发过程,既有科学,又有文学和趣味。适合地学科学工作者和关心自然资源的读者阅读。

精彩内容:

    一块孔雀石标本
    金川铜镍矿的历史,是从一块不起眼的孔雀石标本开始的。
    那块孔雀石标本现在陈列在金川科技馆中(图1),只有拳头般大小,表面凹凸不,布满了翠绿的孔雀石。正是这块并不起眼的孔雀石,引导地质工作者发现并勘探了金川铜镍矿——世界排名第三的镍矿床。由于金川铜镍矿的发现与勘探,诞生了一座现代化城市,结束了新中国缺镍少铂的历史,为新中国现代化及国科技的发展与强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还是从共和国成立之初说起吧。那时,百废待举,建设的步伐铿锵有力。建设的基础,是矿产资源。上下,寻找矿产资源,成为当务之急。1958年秋,甘肃,祁连山下,河西走廊。雪山在上,大漠在下,戈壁在前。一队队地质队员,匆匆走过。他们是来自地质、煤炭、冶金、建材、二机部等部门的地质队,还有来自各地的科研院校等单位的科研人员,以及在“全民找矿”号召下动员起来的群众,形成了一支支浩浩荡荡的找矿队伍。沉寂了亿万年的荒野,开始苏醒。
    这一年的秋天,甘肃省地质局祁连山地质队一分队进入河西走廊找矿。分队长兼技术负责是汤中立,他带着大个子王全仓,还有几位年轻人,组成一支小小队伍,在苍茫的河西走廊,进行地质调查,收集各种矿产信息。
    此行还另有任务:巡回检查群众报矿。战争年代,打的是战争。和年代,建设需要大量矿产资源。因此,地质找矿,群众也责无旁贷。1953年到1957年,正是新中国实施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非常迫切。说:“地质工作搞不好,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大力加强地质工作,发动群众参加找矿、报矿。后来,各级专门发布文告,鼓励群众报矿,奖励报矿有功人员。各省还设置专人,配置仪器,制备矿物标本箱,宣传识别矿石和矿物的基本知识。这样一来,全民找矿,群众报矿活动空前高涨,给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大批很有价值的资源情报。同时,根据群众报矿发现了许多大矿。汤中立的小分队在野外检查了两处铁矿点后,留下几个人继续在这两个铁矿点开展工作,然后他带车直赴永昌县河西堡,向永昌县委汇报工作,并查看群众的报矿成果。群众报矿成果丰富,岩石、矿石标本琳琅满目。汤中立在标本前仔细观看,然后,挑出几块标本,其中一块标本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一块拳头大小、翠绿的石头。汤中立立刻拿出放大镜,用手指沾上唾液,弄湿标本表面,使其清晰,并认真观察。沾唾液看标本,是野外地质队员观察标本时的便捷方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他们会用水壶中的水,把要观察的岩矿石部分弄湿,这样便于观察岩石表面的矿物颗粒的、成分和结构,这样才能确定岩矿石的类型和名称。汤中立沾了几次唾液,方才大概看清这块标本的模样。标本整体呈翠绿,别的矿物不清楚,岩不好确定,但可以肯定,这是一块孔雀石标本。
    孔雀石!美丽的名字!虽然遗落荒野,却泽艳丽,是寻找铜矿资源的指示矿物。汤中立迫不及待地询问来处。
    县委负责人告诉他,这是甘肃省煤田地质局145队地质人员报来的标本。
    p3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