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记忆 历史、军事小说 季羡林
  • 北京记忆 历史、军事小说 季羡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京记忆 历史、军事小说 季羡林

10.3 4.1折 25 全新

库存6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52048

出版时间2013-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67页

字数200千字

定价25元

货号701_9787539952048

上书时间2024-04-09

萬書緣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北京记忆收录有学术泰斗、有名作家季羡林先生的诸多作品,分为北京旧事、燕园睹物、书斋怀人三部分,在一字一句间透露出季羡林老先生的大家风范。北京的物、北京的人、北京的事,一个个场景都是如此清晰地在我们眼前回放着。一花一树,一颦一笑,都在刹那间定格。

目录:

上篇 北京旧事
报大学
记北大1930年入学试
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受用终生的两门课
1930―1932年的简略回顾
在北的准备工作
师生之间
我和北大
我爱北京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我和北大图书馆
梦萦未名湖
梦萦红楼
梦萦水木清华
清华梦忆
北京忆旧
中篇 燕园睹物
二月兰
春满燕园
马樱花
夹竹桃
朵朵葵花向太阳
槐花
怀念西府海棠
写作《春归燕园》的前前后后
园花寂寞红
人间自有真情在
幽径悲剧
老猫
石榴花
下篇 书斋怀人
他实现了生命的价值――悼念朱光潜先生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为胡适说几句话
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悼念沈从文先生
回忆吴宓先生
怀念丁声树同志
晚节善终大节不亏――悼念冯芝生(友兰)先生
哭冯至先生
也谈叶公超先生二三事
怀念乔木
悼组缃
我的朋友臧克家
我眼中的张中行
回忆陈寅恪先生
悼念邓广铭先生
记张岱年先生
国学大师汤用彤先生
赵元任先生
悼念周一良
痛悼钟敬文先生
悼巴老

内容简介:

北京记忆由季羡林编著。关于北京的记忆,可以有很多种,或怀念或惆怅,抑或是擦肩而过。但唯独这位老人这种对北京真挚、淡、不加渲染的记忆很为真实感人。北京的物、北京的人、北京的事,一个个场景都是如此清晰地在我们眼前回放着。一花一树,一颦一笑,都在刹那间定格。北京记忆是一位老人一生很珍贵的记忆。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8.2~2009.7.11),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靠前有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精彩内容:

报大学我少无大志,从来没有想到做什么学者。中国古代许多英雄,根据正史的记载,都颇有一些豪言壮语,什么“大丈夫当如是也!”什么“彼可取而代也!”又是什么“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真正掷地作金石声,令我十分敬佩,可我自己不是那种人。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像我这种从刚能吃饱饭的家庭出身的人,专享的目的和希望是――用当时流行的头语来说――能到一只“饭碗”。当时社会上只有三个地方能生产“铁饭碗”:一个是邮政局,一个是铁路局,一个是盐务稽核所。这三处地方都掌握在不同的帝国主义分子手中。在那半殖民地社会里,“老外”是上帝。不管社会多么动荡不安,不管“城头”多么“变幻大王旗”,“老外”是谁也不敢碰的。他们生产的“饭碗”是“铁”的,砸不破,摔不碎。只要一碗在手,好好干活,不违“洋”命,则终生会有饭吃,无忧无虑,成为羲皇上人。我的家庭也希望我在高中后能到这样一只“铁饭碗”。我不敢有违严命,高中后曾报邮政局。若取后,可以当一名邮务生。如果勤勤恳恳,不出娄子,干上十年二十年,也可能熬到一个邮务佐,算是邮局里的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了;这样混上一辈子,安安,无风无浪。幸乎?不幸乎?我没有上。大概面试的“老外”看我不像那样一块料,于是我名落孙山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才报了大学。北大和清华都录取了我。我同当时众多的青年一样,也想出国去学,目的只在“镀金”,并不是想当什么学者。“镀金”之后,容易到一只饭碗,如此而已。在出国方面,我以为清华条件优于北大,所以舍后者而取前者。后来证明,我这一宝算是押中了。这是后事,暂且不提。清华是当时两牌大学之一,前身叫留美预备学堂,是专门培养青年到美国去学的。留美若干年镀过了金以后,回国后多为大学教授,有的还做了大官。在这些人里面究竟出了多少真正的学者,没有人做过统计,我不敢瞎说。同时并存的清华国学研究院,是一所很奇特的机构,仿佛是西装革履中一袭长袍马褂,很好不协调。然而在这个不起眼的机构里却有名闻宇内的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另外有一名年轻的讲师李济,后来也成了大师,担任了台湾地区研究院的院长。这个国学研究院,与其说它是一所现代化的学堂,毋宁说它是一所旧的书院。现代化学校必不可少的烦琐的规章制度,在这里似乎都没有。师生直接联系,师了解生,生了解师,真正做到了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虽然只办了几年,梁、王两位大师一去世,立即解体,然而所创造的业绩却是非同小可。我不确切知道究竟了多少人,估计只有几十个人,但几乎全都成了教授,其中有若干位还成了学术界的有名人物。听史学界的朋友说,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形成了一个学术派别,名叫“吾师派”,大概是由某些人写文章常说的“吾师梁任公”、“吾师王静安”、“吾师陈寅恪”等衍变而来的。从这一件小事也可以看到清华国学研究院在学术界影响之大。吾生也晚,没有能亲逢国学研究院的全盛时期。我于1930年入清华时,留美预备学堂和国学研究院都已不再存在,清华改成了国立清华大学。清华有一个特点:新生投时用不着填上报的系名,录取后,再由自己决定入哪一个系;读上一阵,觉得不恰当,还可以转系。转系在其他一些大学中极为困难――比如说现在的北京大学,但在当时的清华,却真易如反掌。可是根据我的经验:世上万事万物都具有双重。没有入系的选择自由,很不舒服;现在有了入系的选择自由,反而更不舒服。为了这个问题,我还真伤了点脑筋。系科盈目,左右掂量,好像都有点吸引力,究竞选择哪一个系呢?我一时好像变成了莎翁剧中的hamlet碰到了tobeornottobe―thatithequetion。我是从文科高中的,按理说,文科的系对自己更适宜。然而我却忽然一度异想天开,想入数学系,真是“可笑不自量”。经过长时间的虑,我决定入西洋文学系(后改名外国语文系)。这一件事也证明我“少无大志”,我并没有明确的志向,想当哪一门学科的专家。当时的清华大学的西洋文学系,在各大学中是的品牌。原因据说是由于外国教授多,讲课当然都用英文,连中国教授讲课有时也用英文。用英文讲课,这可真不得了呀!只是这一条能够发聋振聩,于是名满天下了。我当时未始不在被振发之列,又同我那虚无缥缈的出国梦联系起来,我当机立断,选了西洋文学系。从1930年到现在,六十七个年头已经过去了。所有的当年的老师都已经去世了。很后去世的一位是后来转到北大来的美国的温德先生,去世时已经活过了一百岁。我现在想根据我在清华学四年的印象,对西洋文学系做一点评价,谈一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我想先从古希腊找一张护身符贴到自己身上:“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有了这一张护身符,我可以心安理得,能够畅所欲言了。p36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