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涂层球囊 药物学 苗志林,方专享 主编
  • 药物涂层球囊 药物学 苗志林,方专享 主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药物涂层球囊 药物学 苗志林,方专享 主编

37.2 3.8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苗志林,方专享 主编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8197488

出版时间2016-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4

页数212页

字数300千字

定价98元

货号406_9787538197488

上书时间2024-04-04

萬書緣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药物涂层球囊的发展史1
节药物涂层球囊的相关背景1
一、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问世1
二、冠状动脉支架用于临床2
三、药物涂层球囊应运而生2
第二节药物涂层球囊的作用机制及相关动物实验3
一、体外实验的发现3
二、早期的动物实验——有效和安全3
三、初步与西罗莫司des比较:治再狭窄,可以不用植入支架4
四、dcb的扩张次数、扩张时间、多次重复扩张4
五、dcb与血管内膜内皮化5
六、两种药物球囊涂层技术的比较5
七、结语5
第三节药物涂层球囊重要的临床研究5
一、dcbbms—isr,与普通球囊和taxus支架比较5
二、dcbdes—isr,与普通球囊和taxus支架比较6
三、dcb小血管病变7
四、dcb分病变7
五、dcbcto病变7
六、dcb伴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7
七、dcb冠状动脉原发病变8
第四节药物涂层球囊的分类8
第五节药物涂层球囊的临床应用 9
第六节药物涂层球囊的展望9
第二章药物涂层球囊的理论基础、结构设计和能特点12
节药物涂层球囊的理论基础12
一、冠状动脉局部给药的理念12
二、紫杉醇与血管内膜增殖13
三、冠脉内局部给药的常用方法13
第二节药物涂层球囊的结构设计和能特点15
一、药物涂层球囊的结构15
二、辅助溶剂15
三、药物球囊的涂层技术15
四、药物涂层球囊的能特点16
第三章药物涂层球囊的作要点18
节dcb支架内再狭窄的作要点19
一、dcb使用原则19
二、dcb的使用流程20
第二节dcb冠脉小血管病变的作要点20
一、dcb使用原则20
二、dcb的使用流程20
第三节dcb分病变的作要点20
一、dcb使用原则20
二、dcb的使用流程21
第四章药物涂层球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23
节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病变背景及现状23
一、isr的定义和分型23
二、isr的病理机制24
三、isr的发病机制24
四、isr的临床表现24
五、isr的和25
第二节药物涂层球囊在支架内再狭窄中的应用 28
一、dcb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动物试验28
二、dcbisr的相关临床试验29
第三节dcb的作32
第四节dcbisr相关临床指南33
第五章药物涂层球囊冠状动脉分病变38
节冠状动脉分病变现状38
一、冠状动脉分病变的定义和分型38
二、分病变策略38
第二节dcb冠状动脉分病变的相关临床试验40
第三节dcb分病变的初步评价及相关指南42
一、dcb分病变的初步评价42
二、dcb分病变相关指南43
第四节dcb分病变的一般原则及作43
一、病变预处理43
二、dcb的使用43
三、支架植入需求评估44
第六章药物涂层球囊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46
节病变背景及现状46
一、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流行病学和定义46
二、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介入现状46
第二节dcb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相关试验及评价47
一、pepcad ⅰ试验——dcb only策略+补救植入bms47
二、比较dcb与des效果的对照试验——piccoletto 研究48
三、多中心对照试验——bello研究48
四、“真实世界”注册研究49
第七章药物涂层球囊冠状动脉原发病变53
节病变背景及现状53
第二节dcb冠状动脉原发病变的相关试验及评价53
一、单纯应用dcb 的策略53
二、dcb与bms联用的策略54
三、dcb与内皮祖细胞捕获支架联用的策略55
四、dcb与des联用的策略55
第三节dcb的作56
第四节dcb临床应用现状及相关指南56
第八章药物涂层球囊冠状动脉慢接近闭塞病变58
节冠状动脉慢接近闭塞病变诊疗现状58
一、冠状动脉慢接近闭塞病变的定义、流行病学和病理特点58
二、cto病变的原则和方法58
三、cto病变的pci59
第二节药物涂层球囊cto病变相关临床试验及评价59
一、药物涂层球囊cto病变的相关背景59
二、pepcad—cto研究60
三、对pepcad—cto研究的评价和展望61
第三节cto病变dcb的使用原则和作62
第四节dcb临床应用现状及相关指南63
第九章药物涂层球囊静脉桥血管病变64
节冠状动脉静脉桥血管病变机制和现状64
一、静脉桥血管再狭窄的机制和病变特点 64
二、静脉桥血管病变的介入现状65
第二节dcb静脉桥血管病变的研究现状67
一、dcb only策略静脉桥血管isr或de novo病变67
二、dcb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的策略68
三、dcb可能的不良作用69
第三节静脉桥血管病变dcb的作要点70
一、针对静脉桥病变的器械选择70
二、dcb的选择和作要点 71
第十章药物涂层球囊在急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现状74
节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现状74
一、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现状74
二、stemi很好策略74
三、血栓抽吸在stemi急诊pci术中的应用及评价77
四、iabp在stemi救治中的应用及评价78
第二节药物涂层球囊stemi相关临床试验及评价79
一、dcb+bms的策略79
二、deb+bms与单独bms或des的比较80
三、dcbstemi“真实世界”注册研究82
四、dcbstemi存在的问题及展望82
第十一章药物涂层球囊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87
节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现状87
一、糖尿病与冠心病87
二、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87
三、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介入现状88
第二节药物涂层球囊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相关临床试验及评价91
第十二章药物涂层球囊在周围血管疾病介入中的应用96
节周围血管疾病诊断现状96
一、pad的流行病学96
二、pad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96
三、常用检查方法和诊断要点97
四、pad的方法和现状98
第二节dcbpad相关临床试验及评价101
一、dcb股浅/股—腘动脉病变101
二、dcb膝下动脉病变104
三、dcb联合激光旋切术下肢动脉闭塞病变105
四、dcbpad实战病例105
五、常用外周血管dcb简要信息108
第十三章使用药物涂层球囊围手术期抗栓策略111
节pci抗栓现状111
第二节dcb时代的抗栓方案112
一、术前抗栓策略113
二、术中抗栓策略113
三、术后抗血小板策略113
第三节dcbisr的dapt方案113
第四节dcb小血管病变的dapt方案114
第五节dcb分病变的dapt方案115
第十四章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指南和共识118
节dcb支架内再狭窄119
一、临床研究证据119
二、建议119
三、流程120
第二节dcb小血管病变120
一、临床研究证据120
二、建议121
三、流程121
第三节dcb分病变122
一、临床研究证据122
二、建议122
三、流程122
第四节dcb急st段抬高心肌梗死123
第五节dcb术后双联抗血小板123
第十五章药物涂层球囊实战病例127
附录一药物涂层球囊相关临床试验摘要133
一、dcbisr 133
1.紫杉醇涂层球囊导管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paccocathr isr ⅰ研究)133
2.紫杉醇涂层球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术后2年随访(paccocathr isr 2年随访研究)142
3.紫杉醇涂层球囊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术后长期随访研究(paccocath isr 5年随访研究)150
4.紫杉醇药物洗脱球囊在西罗莫司支架再狭窄中的有效研究(kurashiki—habara研究)158
5.比较紫杉醇涂层球囊扩张术与普通球囊扩张术药物洗脱支架内再狭窄效果的对照多中心单盲试验(pepcad des研究)165
6.多中心、研究对比紫杉醇涂层球囊与传统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金属裸支架再狭窄和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的临床试验171
二、内皮祖细胞捕获(epc)支架+pcb冠状动脉原发病变182
7.内皮祖细胞捕获支架+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冠状动脉原发病变患者的前瞻试验(perfect 研究)182
三、注册研究(pcbisr和de novo病变)189
8.se quent please紫杉醇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的大型前瞻注册研究临床结果(se quentr please international registry研究)189
四、dcb分病变197
9.药物洗脱球囊分病变:pepcad ⅴ(冠状动脉疾病中使用紫杉醇洗脱ptca球囊)试验197
五、dcb小血管病变202
10.紫杉醇涂层球囊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pepcad ⅰ研究)202
附录二pci术常用缩略语和中英文对照210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心内科的新技术,药物涂层球囊的应用方法,分十三章,靠前至第三章介绍了药物涂层球囊的发展历史、理论基础、作要点等,第四至第十一章介绍了药物涂层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冠状动脉分病变、冠状动脉原发病变、冠状动脉慢接近闭塞病变病变中的应用,第十二章介绍了使用涂层洗脱球囊围手术期抗栓策略,第十三章介绍了药物涂层球囊临床应用指南和共识。俘虏中介绍介绍了药物洗涂层囊相关临床试验摘要等。

作者简介:

苗志林,1961年6月出生。1984年于第四军医大学军医系,现任辽宁省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心血管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兼任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和辽宁中医药大学硕士导师。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和老年心脏病学杂志(英文版)编委。主编或参与编写出版高血压病人实用手册冠状动脉造影与临床现代临床实验研究技术等学术著作14部,发表60余篇。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3项。现主要从事冠心病的介入工作。方专享,1956年6月出生,医学博士。现任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享受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美国心脏学院会员(facc)、欧洲心脏协会会员(fec)、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心脏影像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时担任中华医学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和靠前循环等杂志的编委。擅长心血管病疑难重症诊治、冠心病与结构心脏病的介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