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说中医看病慢
  • 谁说中医看病慢
  • 谁说中医看病慢
  • 谁说中医看病慢
  • 谁说中医看病慢
  • 谁说中医看病慢
  • 谁说中医看病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谁说中医看病慢

60 九五品

仅1件

云南昆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绍萍 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C

上书时间2023-12-25

拾文阁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绍萍 著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3601009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16页
  • 字数 120千字
【内容简介】
大家都知道中医好,但却认为中医慢。

  这主要是对中医的认识不足。

  本书是我国著名中医世家、江西上饶“徐氏中医”第三代传人徐绍萍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及中医心得体会,就常见病和多发病针对中医自诊自疗方法及日常预防常识进行了简洁明了的介绍,同时并就中西医治疗用药方面进行了科学的辩证指导。

  本书重在引导人们走出“中医看病慢“的传统误区,力求让更多读者了解正确的中医常识。徐绍萍祖父徐永生为我国老一辈中医界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颇具影响的“药食神三味一体”疗法;从小受祖父、父亲的影响,徐绍萍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本书为通俗、实用的医学普及读本。作者以辨证施治整体思想观念为指导,主张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就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数十种常见疾病针对病之理、症、法、方、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书中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对于提高中医技术、普及中医知识及提高人们的防病抗病能力和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均有益处。

  无论专业医生还是老百姓都可阅读
【作者简介】
徐绍萍,中共党员,我国著名中医世家“徐氏中医”第三代传人,1987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历任上饶市西市医院(现市肿瘤医院)中医内科医师;上饶市中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门诊部主任、团委书记;现任上饶市北门医院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三十年来致力于中医大内科及疑
【目录】
第一章 常见病

 1.要想感冒不复反,传统中药显灵验

 2.发烧最忌抗生素,标本兼治可驱散

 3.腹泻难受又难堪,一剂中药笑开颜

 4. 急慢咽炎非常烦,长用西药更加玄

 5.呼吸困难数哮喘,肺气补足是关键

 6.大汗淋漓非好事,阴阳失调是根源

 7.失眠好比恶魔般,西药难静反添乱

 8. 阴阳调节把心安,更年期间也不烦

 9. 便秘好比活受罪,理气润肠加驱寒

 10. 头痛好比千斤顶,驱寒助阳邪自散

 11. 舒经活络加祛寒,谁人还怕肩周炎

 12. 风湿缠身不可怕,坚持调理勤锻炼

 13. 痛风好比毒针刺,中医得法十来天

 14. 西医机粹肾结石,效果不好贵几千

 15. 人人都怕脂肪肝,饮酒恶习须改变

 16. 健康杀手高血压,补肾降压通水管

 17. 要想避免高血脂,合理膳食好习惯

 18. 中风如到鬼门关,预防血压命能还

 19. 糖尿消渴三高病,补脾清热也关键

 20. 帕金森病为颤症,西医就比中医慢

 21. 眩晕又叫美尼尔,去掉寒湿不晕转

 22. 老年痴呆累家人,中药调理似神仙

第二章  儿科类

 1. 婴儿黄疸勿紧张,中医节约好几千

 2. 婴儿湿疹乃毒疮,中药一月就愈全

 3. 小儿虫病讲卫生,勤换衣物去虫卵

第三章  五官类

 1. 鼻炎避免常感冒,清热祛寒疾不顽

 2. 斑秃又称鬼剃头,补肾养血加强肝

 3. 眼病就有好多种,预防风热和外感

 4. 耳鸣耳聋心难受,补肾益气把风撵

 5. 口疮得了无口福,少吃辛辣多清淡

第四章  肠胃类

 1. 胃炎疾病很普遍,理气和胃食不厌

 2. 疝气属于肠胃病,卫气不足是关键

 3. 痔疮每天苦难言,西医治疗根难断

 4. 脱肛西医用手术,十帖中药就不见

第五章  妇科类

 1. 女性防治乳腺病,夫妻和睦心里甜

 2. 痛经闭经每月烦,驱寒通血人自安

 3. 妇科疾病盆腔炎,中医调节方安然

 4. 子宫发育不良者,唯有中医保其全

 5. 妊娠呕吐又恶心,养肝补血精神换

 6. 乳汁过少勿乱医,进补往往得其反

第六章  生殖泌尿类

 1. 个人卫生多重视,有助尿路不感染

 2. 老人最怕前列腺,利尿消肿不发炎

 3. 不育不孕看中医,西医动辄就上万

第七章  中医与养生

 1. 规律生活很重要,健康才是大银行

 2. 行走之中亦有道,每天百步自逍遥

 3. 养生除了身体外,家居环境要重视

 4. 穿衣也有小学问,合理衣着保健康

 5. 人生有容才为大,生气就是折寿康

 6. 心理衰老莫轻视,再苦也要笑一笑

 7. 健康“三补”话“药补”,并非一补都如虎

 8. 健康“三补”话“食补”,粗粮膳食才为主

 9. 健康“三补”话“神补,”万病难敌神气足

 10. 盛夏谨防“纳凉病”,汗后冲凉如开刀

 11. 长吹空调病易患病,心静方能自然凉

 12. 清凉避暑有六法,讲究生态乃至上

 13. 冬天怕冷话阳虚,身体锻炼要加强

 14. 中成药品有讲究,平时选购勿混淆

 15. 滋补佳品话人参,因人而异很重要

 16. 不可轻视亚健康,重视预防为第一

 17. 患病只想找名医,中药煎熬也重要

 18. 女性疾病请注意,并非一洗就了之

 19. 科学坐月母体好,老来才有体健康

 20. 母乳喂养好处多,牛奶喂儿莫当娘

 21. 宝宝健康是第一,母乳才是好“食粮”

 22. 宝宝发育要重视,提高免疫最重要

 23. 父母最怕宝宝病,宝宝喂药也有方

 24. “春捂秋冻”虽重要,但要区别婴幼儿

 25. 孩子近视不要急,认真辨别真与假

 26. 女生“考前综合症”,需要精神多减压

 27. 保健强体何法妙,我最推荐做足疗

 28. 老人夏季饮食法,记住“三要三不要”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