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代铜器铭文综合研究
  • 汉代铜器铭文综合研究
  • 汉代铜器铭文综合研究
  • 汉代铜器铭文综合研究
  • 汉代铜器铭文综合研究
  • 汉代铜器铭文综合研究
  • 汉代铜器铭文综合研究
  • 汉代铜器铭文综合研究
  • 汉代铜器铭文综合研究
  • 汉代铜器铭文综合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汉代铜器铭文综合研究

内页干净无写划。正版现货。图10-15护封瑕疵,书主体完好。girl4

1090 九五品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正考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2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3-06-30

极品听雨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正考 著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6339940
  • 定价 42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850页
  • 字数 12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以传世与出土的汉代铜器铭文为材料,结合有关文献记载,充分吸收前时贤成果,对汉代铜器铭文内容进行综合研究。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物勒工名”制度,纪年与断代问题。器类、器名与制作地、制作机构,器物制作数量与编号,度量衡问题,器物的转送与买卖,器铭所见宫观、共厨、国邑。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补传世文献记载之不足,纠正文献错误,给学术界提供一份真实、系统、准确的汉代铜器铭文材料。第二部分:本书对汉代铜器铭文中的简化问题、繁化问题、文字通假现象、讹误现象等作出描写分析,然后编出字编。选字对象是汉代铜器铭文中字迹相对清楚的拓本972篇,字头排列以《说文解字》为序,每部内先列见于《说文》者,《说文》所无而见于后世字书者继列于后,最后列不见于字书而可以隶定者,每一字头下所选文字按饪食器、酒器、水器、乐器、乐器、度量衡器、杂器之序排列,每个字形下列其所出之器名,即铜器铭文篇名。字编后附以笔画为序的检字表,并附列本字编所采用的汉代铜器铭文释文及其出处。
【作者简介】
徐正考,男,汉族,山东青岛人,1962年生。1979年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1983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本系汉语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许绍早先生,198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5年入吉林大学古籍所历史文献学专业(古文字学方向),师从吴振武先生攻读博士学位,1999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0年入四川大学中文博士后流动站,在宋永培先生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2002年出站。现为吉林大学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及历史文献学(古文字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目录】
上卷铭文内容与文字综合研究
第一章汉代铜器铭文的着录、研究历史及研究价值
第一节汉代铜器铭文的着录与研究历史
第二节汉代铜器铭文研究的学术价值
第二章“物勒工名”制度
第一节“物勒工名”的类型
第二节工官、铜官问题
第三节“物勒工名”的特点
第三章纪年与断代
第一节纪年方式
第二节纪年的性质
第三节铜器断代问题
第四章器类、器名与制作地、制作机构
第一节器类与器名
第二节制作地、制作机构与铜器种类
第五章器物制作数量与器物编号
第一节器物制作数量
第二节编号方式
第三节编号的性质
第四节编号的特点
第六章度量衡问题
第一节度、量、衡铭文资料
第二节问题讨论
附数量词
第七章器物的转送与买卖
第一节制作者与使用者
第二节转送类型
第三节铜器的买卖与器价
第八章器铭所见宫观、共厨、国邑汇考
第一节宫观汇考
第二节共厨汇考
附陵庙、府库、邸舍
第三节国邑汇考
第九章文字问题
第一节简化问题
第二节繁化问题
第三节文字通假现象
第四节同化问题
第五节讹误现象
附录一参考文献
附录二汉代铜器铭文汇集
下卷文字编
凡例
检字表
文字编卷一
文字编卷二
文字编卷三
文字编卷四
文字编卷五
文字编卷六
文字编卷七
文字编卷八
文字编卷九
文字编卷十
文字编卷十一
文字编卷十二
文字编卷十三
文字编卷十四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