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画迹象论
  • 绘画迹象论
  • 绘画迹象论
  • 绘画迹象论
  • 绘画迹象论
  • 绘画迹象论
  • 绘画迹象论
  • 绘画迹象论
  • 绘画迹象论
  • 绘画迹象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绘画迹象论

55 9.5折 58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钟孺乾 著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库房4

上书时间2024-11-07

京城天牛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钟孺乾 著
  •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11
  • 版次 1
  • ISBN 9787102031576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0页
  • 字数 150千字
【内容简介】
迹象论是作者首倡,它以实践为基础提出了一个新的绘画研究绘画研究角度。迹象论认为:视觉怀的绘画由“迹”与“象”两个基本元素构成,由此而衍生出诸多关于绘画本体的最为本质、最为切实的专业现象和理论问题,本书一方面对迹象论加以系统的论证,同时以迹象论来阐释绘画,尤其是当代的探索性绘画,以此弥补了传统绘画理论的疏离和空缺。本书的写作特点是举证,用大量的实例说话,深入到绘画实践的细节,但视野开阔,视点独特。从远古到当下,从域外到本土,宏观综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深入浅出,明白晓畅。迹象论为我们认识绘画,探究绘画提供全新的思维方式,也为绘画的创作者和学习者指出便捷的途径。
【作者简介】
钟孺乾,男,汉族,1950年出生于湖北。1977年任原武汉军区文化部美术创作员,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同年调任广州军区文化部美术创作员,1990年受聘为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副教授,1988年起先后供职于武汉画院和湖北省美术院,2000年任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现为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钟孺乾于1985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1986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是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高等学校美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常务理事。
钟孺乾长期从事中国画和书法的创作研究。作品参加第六、七、八届全国美展(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参加第一、二届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协艺委会主办),获第二届铜奖;获中日“中国的四季”展优秀作品奖(中国美协、日本朝日新闻社主办);获第二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优秀作品奖(文化部主办)。第二届全国中国画人物画展评审委员,作品参展(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
作品还参加“前进中的中国”全国青年美展(中国美协主办)、中国画研究院第三届院展(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第二、三届国际艺苑中国画人物画展(国际艺苑主办)、中国画研究院《现代人物画展》、首届中国画家邀请展(中国美协国画艺委会主办)、首届中国画学术邀请展(中国美协国画艺委会主办)、“中华世纪之光”中国画提名展(文化部主办)、新中国画大展(上海美术馆)、“水墨本色”展(中央美院研究部主办)、《彩墨江山画展》(《荣宝斋》主办)、“裂变·蜕变”中国大陆现代水墨画邀请展(台湾国父纪念馆)、第一、二、三届国际水墨画双年展(深圳)、国际中国画年展(大连)、新写意中国画展(新加坡)等。先后三次在北京、厦门举办个人展览。他的作品历年来在各种专业刊物(如《美术》、《中国画》、《国画家》、《江苏画刊》、《文艺报》、《艺术界》等)登载,或作专题介绍,或收入各种画册和作品集。作品原件为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国际艺苑等权威专业机构收藏。
钟孺乾是“重彩写意”画风的倡导者和代表画家,是当代中国画探索中趋于稳健、具备传统文化实力的实践者。同时致力于理论研究,十余年潜心探究,提出“迹象论”,即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绘画迹象论》集中体现这一成果,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美术理论的“新的一页”。(刘骁纯:《迹象论》序)“《绘画迹象论》将超越绘画本身”,“作者打破了狭隘的对传统文化现成观念的绝对化、静态化心态,启开了视通的艺术之窗,在理论上是一大新的建树”。(周韶华:《迹象论是绘画理论的创新》)。
【目录】

引言
迹象是绘画的基本元素
“迹”“象”与“迹象”
“迹”与“象”的本义
迹之象
象之迹
迹+象+X=画
迹象意识的远古之源
一个关于“迹”的神话
鸟迹启发伏羲
绘画起源于人的作迹本能
辨迹的天赋
例一:龟甲裂纹的魔力
例二:手上线和画上的线
例三:从石头上看到什么?
例四:陶瓷迹理之魅
原始人怎样作画?
以身体为材料
远古的遗传:现代文身
传统迹象品鉴的拟人化倾向
西方古典绘画:“以身作则”
中国书画的“体观念”
“看画如看美人”
从美人到异人
书画同“体”
从“体”到“心”
迹象观的变异和拓展
原始迹象观-呈现的惊喜
有用的涂鸦
古典迹象观-寓教于美
功用第一
高难度的造象技能
以版画为例
以篆刻为例
另类古典-文人画的迹象观
新的功用:“卧游”与“畅神”
消灭色彩
扬长护短
异常的迹象标准
印象派-迹象观突变
笔迹暴露
怠慢实象
大转折:时隔千年,不谋而合
印象派以来的迹象观-从破坏到兼容
为什么变?
迹象与绘画诸因素的关系
以迹象论探究现代绘画的表现特征
以迹象论辩析当代绘画的创新实践
结束语
附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