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瑶学论丛(第5辑) 史学理论 李建盛主编 新华正版
  • 瑶学论丛(第5辑) 史学理论 李建盛主编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瑶学论丛(第5辑) 史学理论 李建盛主编 新华正版

42.1 4.3折 98 全新

库存56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建盛主编

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

ISBN9787573310705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其他

开本16

定价98元

货号105_9787573310705

上书时间2024-10-11

鑫誠書苑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文献编

虞陵“地脉”的生态治理空间

——《虞陵纪要》封禁主题的解释…

论瑶族神话的分类体系、情节模式与思想特质…

源流编

盘王其人及其生活年代探析…

过山瑶(勉)漂洋过海迁徙…

古代濮人、陆浑戎与楚、瑶之间的关系…

简述通城古瑶举族南迁的主要原因…

瑶族图腾的起源与演变…

民俗编

从“食为天”到“食为尚”:江华瑶族粑粑的民俗特征察

江华瑶族自治县潇江湾村传承划龙船俗

开发编

江华姑婆山何仙姑信仰研究暨旅游点策划……通过振兴丰富和打造乡村振兴的内涵特

——以江华瑶族自治县争创乡村振兴示范县为例… …黄志坚096寻根与故事创生

——试论“瑶族姑娘”竹筒饭品牌创意与策划…… …魏佳敏102象征创造与表达

——“醉喜多”作为过山瑶象征的意义及应用……瑶族民间手工艺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视野下瑶族保护与传承的策略探析——以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为例

关于贵州省榕江县过山瑶“塔石羊瘪”研究瑶族地区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对策建议

—以江华瑶族自治县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江华中国爱情小镇文旅品质的思乡村振兴视域下江华瑶的传承与发展探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化瑶族自治县发展路径的探讨

……

保护编

非物质遗产生产保护中的“人、物、域”——以贺州过山瑶服饰的田野调查为例…

潇贺古道驿站的挖掘保护与开发利用…

多维视野下的瑶族物质遗产研究……

瑶族非物质遗产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思…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瑶族传承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一本有关地方的学术文集,每年出版一辑。值神州瑶都(中国江华)瑶族盘王节期间,江华瑶族自治县委、江华瑶族自治县都要举办一次高规格的中国瑶族传承与发展论坛,通过向社会各界征集文集,并邀请瑶学研究专家学者参加撰写和学术研讨,形成集瑶学研究新成果的文集。全书囊括八个篇章内容,分别为“文献篇”’“源流篇”“民俗篇”“开发篇”“篇”“艺术篇”“保护篇”“田野篇”,所收录的文章都紧紧围绕“瑶族地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这一主题,贴近时代,贴近本地域实际,立足于瑶族的整理与结、建设与发展,旨在弘扬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展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共生。

精彩内容:

虞陵“地脉”的生态治理空间——虞陵纪要封禁主题的解释周欣虞陵纪要(以下简称纪要)创行于清乾隆年间。时任太子少傅兵部侍郎巡抚湖南部陈宏谋,“以巡边道经宁远,诣九嶷,谒舜陵”,对九嶷山“发脉、过峡、停顿、护卫”颇为关注,因“缘王事倥偬,不克片刻继目周览”。乾隆二十八年叶于梅“进省来谒”,俱呈九嶷山开采矿山及禁封事宜,并刻有形胜图,将其始末完整收录在康熙四十八年徐旭旦所编九嶷山志中。特殊之处在于图像的采用,使虞陵地脉显得清晰而具体。虞陵纪要作为明清时期的生态治理文献,陈宏谋曾建议刻之于石,但叶于梅并未采纳,“镌诸石,恐风雨剥蚀,历久模糊,莫若具其说,附诸九嶷志中,差为经久。”至嘉庆元年,吴绳祖刻九嶷山志时,去除其详,文字略有损益。叶于梅所辑虞陵纪要,除了陈宏梅序文及叶氏纪要文外,还有形胜图及虞陵要文,是现存九嶷山祭舜文献中的珍贵原始样本。遗憾的是,徐旭旦(康熙)九嶷山志流传不广,方志文献中又均无记载,不为世人所重视,目前仅有清华大学图书馆有徐志藏本,因此,虞陵纪要从什么样的起点展开?封禁主题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深层意蕴?一、祭舜:虞陵地脉的生成环境九嶷山作为虞舜的归葬之地,早记载的是司马迁(前145前90)史记“(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此处所谓的“苍梧之野”“江南九嶷”“零陵”均为今之永州宁远九嶷山,其后历代文献均延续此说,如班固白虎通义:“如是舜葬苍梧。”王肃注孔子家语:“(舜)巡守四海,五载一始。三十年在为,嗣帝五十载,陟方岳,死于苍梧之野而葬焉。”水经注:“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峰,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焉,故曰九嶷山。”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都为舜葬江南九嶷提供了佐证。祭祀舜帝是历代朝廷庄严的政治活动。舜帝在古圣先贤的历史传承序列中具有重要地位,禹帝、秦始皇时等均有望祭,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嶷山。”遥望祭祀,表达对舜帝的崇敬。至汉唐时期,又有太庙、山川祭舜。“第闻之古先圣王封祀名山大川,以其出云雨、赞化育、利四民之用,而供百神之祀也。况疑山又有虞氏过化存神之所龙蜕在焉。”(康熙九嶷山志)以“封祀名山大川”祭祀,凝聚天地生气,长生久视,突出在历史传统中的意义。明洪武四年,太祖朱元璋亲制御祭文并遣官至九嶷祭舜,开启了陵庙祭祀的先河。作为治世的表征,明清时期植入了深刻的政治、礼仪制度,以彰显自身的身份与政治正统,诸如登基祝寿、政局扰攘等等重大事件都遣官致九嶷祭舜。其中清代有皇帝亲自遣使至九嶷祭舜44次,以此作为循礼作乐的诸大事,宣言皇威,维护历史正统。显然,虞陵作为舜帝藏精之所,凸显的是祭祀的地理实体。而当我们将察视域凝聚在九嶷山时,祭祀舜帝也有着世俗的一面——将舜帝仙逝后得道成仙的精神世界相关联,由此塑造一个神灵世界的时空单元。典型代表是与舜帝同时代之人何侯,宋时始舜祠的左边即建有何侯宅。王万澍衡湘稽古有言:“夏后及群臣诸来葬帝于何(侯)之九嶷山。时何为此地诸侯。玉琯岩有何侯宅,宅前为岩。”何侯作为神话的人物,充满神迹佚事,九嶷山志又有:“何侯,真元,唐尧时人。隐居九嶷,阴行善舜南巡,止其家,五老降庭授仙药一器,舜封为何侯。遂慕长生之术,凿九井,炼丹宅后。七月七,以仙药投酒中,聚族欢饮。余酒洒宅壁,举家三百并鸡犬拔宅上升。”何侯得道升仙,老,有着通向仙真世界“之想”。而其中的“九井”“鸡犬”享用人间烟火,与农耕生活密切相连,作为现实世界的升华,让人充满想象,为虞陵增添了神秘彩。元结宿九嶷无为观有:“山中旧有仙姥家,千里花飞绕丹灶。”其中的丹灶,即是指何侯炼丹的炉灶。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有紫霞岩,亦有着神异之处,“寂寂有天藏世界,茫茫无路到瀛洲。”“洞里仙真常出入,园里萃景足鲜妍。”将紫霞岩定位为仙人所居之地,弥漫着的仙境意味,使得山林幽静之中带有的灵气,成为明清时的高频词汇。而这种世俗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