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天堂 中国现当代文学 殷建红|责编:省登宇//周李立 新华正版
  • 水天堂 中国现当代文学 殷建红|责编:省登宇//周李立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水天堂 中国现当代文学 殷建红|责编:省登宇//周李立 新华正版

12 4.8折 25 全新

库存2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殷建红|责编:省登宇//周李立

出版社作家

ISBN9787521206050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183页

定价25元

货号313_9787521206050

上书时间2024-06-26

鑫誠書苑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冰心文学奖得主殷建红散文新作。如水的江南,似水的年华

目录:

·辑·

忆梦·烟雨古巷

故乡的地坛·003

黑白相片·011

祖孙桥·017

珠儿·024

孤独随风飘逝·033

·第二辑·

忆苦·青涩如雾

雪孩子·041

断奶·048

哑巴家的鸡·056

童年的秘密·064

荷塘雾·070

十七岁的梦·074

·第三辑·

思情·蒙蒙乡情

房子的记忆·081

让梦飞起来·099

守夜·108

父亲的鬼故事·113

我和妈妈有个约定·117

·第四辑·

思甜·水木年华

薄荷蜜的夏天·125

李香桂的蜜·132

寻找快乐·139

阿原老爹·145

放映员·153

歌咏大树村·160

内容简介:

殷建红散文新作。如水的江南,似水的年华。一行行描写江南水天堂的文字,像一位在阳光里走动的对水的倾诉,折作者对生活、对故土、对亲人的真挚情感。

作者简介:

殷建红,十七岁开始在文艺发表作品,在各级报刊发表小说、散文、童话、报告文学、诗歌等作品一百余万字。曾获第十三、十四届冰心文学奖,第十六届冰心文学奖大奖,高士其科普作品征文等,有十余篇作品入选各种年度选本。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这样长大、寻根长篇小说三部曲十图桥百步街千河镇等。长篇小说外婆桥被列入江苏省作家协会第二批“托起梦想的翅膀”文学项目。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作家协会文学分会副秘书长。

精彩内容:

    故乡的地坛
    我要带你去的故乡的地坛,是我梦中的水天堂——古镇甪直。我的水天堂历史悠久,浩浩荡荡的两千五百年历史,给我带来无尽的念想和荣耀。
    我自小是水里长大的孩子,喜欢与水有关的东西。很小的时候,我会跟母亲坐渡轮去我的地坛购物。那时我不知它是我生命里的地坛。吴淞江的涛声,连接遥远的上海黄浦江。我看不清雾气升腾的远方,只听得窗外汩汩的江水声,看得两岸青翠的树木和隐隐掠过的古老房屋。混沌的朦胧,更增添了我对地坛的神往。出了渡轮上岸,母亲牵着我的手,踏进弥漫香气的古巷子,一路唠叨着家里琐碎的清贫,顺便数落里我的不懂事。我噘着嘴,随着她的思绪走着,空空的肚子早已没有了食欲;袋里藏着隔夜的饭馍,我的手捏着它,头低到胸前,数着脚下的青石板,权当度量我行走的快慢。母亲的目的达到了,回到渡轮的时候,我看到她的眼中藏着泪花。
    生活窘迫,大人是有很多理由拒绝孩子的要求。村上,许多孩子没读几年书辍学。清贫的母亲却在这方面显出与众不同,她是以优选的热情鼓励我。后来我再次坐着渡轮去我的地坛时,已经成为地坛的学子。每天我从生着炉子冒着青烟的巷子出来,沿途是一条弯曲的河港,热腾腾的香味从隔岸的铺子飘来,像每次都与它擦肩而过的童年。我把头低着,数着脚下的青石板,继续往学校的方向走去。我的多愁善感,我的自卑和自乐,在这里得到了歇息。错综古老的巷子深邃悠长,我像穿过一个个牵肠挂肚的器官。高大的树木,香火鼎盛的寺庙,连接一座座带有很多典故的老桥,像一坛坛陈年老窖,增添了故乡人对它的眷恋。原先我跟母亲来拜访,只是匆匆过客;现在我长久地居住在这里。慢慢透视这些硬件。石刻的牌坊,沿河搭的廊棚,增添了地坛的沧桑和厚重;木制的雕花楼宇,成排的临水古窗,处处洋溢浓重的水天堂氛围原来打开它是一幅幅江南水乡的风景美卷,合上它是一本厚厚的史
    白天,思想徘徊于如痴如醉的古镇老街;晚上,枕着吴淞江的涛声,又衍生情窦初开的思情,直到梦里才想到学的重任,母亲的叮咛。盾加重了心头负担,沉甸甸的,让人迈不开步子。梅雨时节,离开热闹的街巷,会到少有人走的旧街老巷逛一逛。老街的石子路面凹凸不,增大了脚步在细雨里的声音,偶尔响起调皮的女孩子穿着木屐路过在雨中“嗒啦”的声音,清脆悦耳。脚步声、木屐声混合着檐下滴落的雨水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戴望舒的雨巷。穿过老桥,每一条巷子都是那么狭窄,但回味两旁古古香的房屋,感觉到它的精深和博大;低矮的门廊,斑驳的墙面,一种震撼从心底汩汩涌出,我似中箭的麋鹿,接近伏在水乡的怀里。细雨里,我看到了湄,她撑着油纸伞,穿着木屐从小巷那端向我走来。她的羊角辫一跳一跳的:“怎么不撑伞呢?会感冒的。”湄对我抛来一个浅笑。“哦,我很近的,只是出来走走。”她睁大眼睛,露出一个调皮的笑容:“哦。”她把嘴张得圆圆的,以示理解。她推开院子的门,准备进去的时候,回头对我嫣然一笑,然后又不容分说,把伞塞到我手中。她消失在合上的门里。我仿佛看到她在学校里的模样,她的淘气,她的天真,她阳光般的笑容我茫然地想,难道苏南的女孩都是沾了地坛的灵气,才会如此像戴望舒笔下的丁香女孩?
    新来的实老师像天生的心理学家,为我开启了心锁。学校坐落在沿河的古巷,古老的花格窗外有一枝芭蕉。夏天的雨打在上面发出“叭叭”的声音,感觉清爽又甘甜。很多人跑到外面享受雨露的滋润。(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