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昆虫/冉浩 儿童文学 冉浩/ 新华正版
  • 发现昆虫/冉浩 儿童文学 冉浩/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发现昆虫/冉浩 儿童文学 冉浩/ 新华正版

11.8 3.1折 38 全新

库存4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冉浩/

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ISBN9787501613564

出版时间2018-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152页

字数98千字

定价38元

货号103_9787501613564

上书时间2024-06-25

鑫誠書苑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带孩子认识身边常见的昆虫物种。20个深入大自然后与昆虫相遇的经历,用通俗有趣、亲切温暖的文笔形象化地展现了昆虫世界的丰富与瑰丽。
在大自然中培养专注力与探索精神。掌握基本的观察、记录、标本采集等方法,探索昆虫世界的奥秘,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博物学家。全新的博物学讲述方式。摒弃了繁冗的知识点罗列,把每一个物种都当作 “有思想”的对象对这些生物的生活和行为进行了准确而文学的描述,拉近了孩子与生物世界的距离。
知名科普作家冉浩为青创作的部博物美文。打造20堂生物、历史、社会、融为一体的自然课,在大自然中感悟生命的力量。 中国地理自然影像大赛银奖画家手绘100余幅精美博物画。动物学家周善义教授审读。“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多、丰富多彩的族群。对认识身边的昆虫,对生活大有裨益。”

目录:

迁飞的瓢虫一夫当关的大脑袋会生宝宝的蚜虫看,一些隐翅虫吃木头的社会蟑螂认识路的蜜蜂看那一对大尾铗它在情人眼中是彩的夏歌者纵横虫界的飞将军抬头看天,低头滚屎叶间的刀斧手虫中猎豹“奴隶”与“奴隶主”的故事带上“氧气瓶”去潜水臭椿树上的“花姑娘”大嗓门的蟋蟀咦,哪里来的“蜂鸟”?吃出饥荒的蝗虫                                                                                                                           :深秋的童话

内容简介:

我们常见的菜粉蝶,其实并非纯白,因为可以看到人类看不到的紫外线,在同类的眼中,它要漂亮得多;现在体型很小的蜻蜓,3亿年前,它的祖先很大有的猛禽那么大,几乎可以捕食当时所有的昆虫,甚至一些小脊椎动物;蜣螂(也是俗称的“屎壳郎”)是目前动物界专享既能靠太阳、月亮,也能靠银河导航的物种本书以亲切温暖、通俗有趣的文笔,讲述了20种常见昆虫的生活、生命繁衍,以及人类对其生命奥秘的探索历程。每一个渺小的昆虫,都有“聪明而复杂”的生存法则,也还有尚未被人类了解的行为秘密。

作者简介:

冉浩,动物学者,普作家学会会员。已发表动物学ci 多篇,出版和翻译图书20 余种,如我与大自然的奇妙相遇发现昆虫之美寻蚁记非主流恐龙记动物王朝电影里的科学事儿等,代表作之美获2015 年文津奖奖、2016 年新闻出版向青百种出版物。                                       李小东,插画家,擅长植物、昆虫、鸟类等博物类插图创作。2014 年获首届中国地理自然影像大赛手绘银奖。2017 年作品参展9 届国际植物学大会首届植物科学画画展、很好之美——中国地理自然科学艺术展以及北京798 自在博物绘画展。

精彩内容:

认识路的蜜蜂    我感到有什么东西飞落在了我的胸,应该是一只虫。但我看不见它,这是我的视觉盲区。凭着自己的经验,我觉得这多半是一只比较小的飞虫,也许是只小甲虫吧?我伸手去抓它。    捏住了。    嗯?似乎手感不对啊?似乎比我想象的要大不少的样子而且为什么是肉乎乎的感觉?这时候,我心里有点打鼓了――我到底捏住了个啥?    赶紧拿过来一看,居然是只蜜蜂!    还好,我的手法很轻,而且拿的位置合适,是它的胸部,它也没有打算蜇我的样子。于是,我松开手,我们和再见。    如果我知道它是只蜜蜂的话,是绝不会这么风轻云淡地去拿它的。    在此之前,虽然常有人说蜜蜂采蜜的时候身手如何轻,如何不伤花,但我并不怎么相信。我可是看到过熊蜂采蜜的时候,把小草的花压弯到触地,然后熊蜂一脑袋撞到地上的糗事。作为熊蜂的亲戚,蜜蜂虽然不比熊蜂那么粗壮,想来也不会太轻手轻脚吧?    但是,这只蜜蜂却让我改变了想法,并且印象深刻:那种感觉像什么东西轻轻飘落了上去,很轻,似乎只是一只很小的小虫的感觉,柔和得很。    与、白蚁并称为三大社会昆虫的蜜蜂,有很多让人惊奇的本事。比如,被各种文章吹捧的六边形结构的巢室――这种几何构型既坚固又节省材料,说得好像蜜蜂很懂几何学一样。但是对蜜蜂来说,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它们利用自己的身体做模具,分泌液态的蜡质,这些液态的蜡质受到物理因素的影响,会自然呈现多边形结构,像一堆肥皂泡泡挤在一起,中间的泡泡绝不会是正圆形的一样。当蜡质凝固以后,一间蜂房也做成了。因此,蜂房的大小是有变化的,因为工蜂的体形并非接近统一。    当蜂群发展到规模以后,会修建王台,这是一些看起来很像花生的巢室,会突兀地出现在蜂巢的一些角落里,比普通的巢室大很多。在王台中发育的幼虫将一直被工蜂用自己腺体分泌的蜂王浆喂食,蜂王浆会成为它终生的食物。很终在王台内发育成为新的雌蜂,也是未来的蜂后/蜂王。和一样,雄蜂只是群体中的过客,一旦交配完成,很快会。通常,新生的蜂王之间会发生争斗,只能活下来一个。新生的蜂王也不能和老蜂王共存,其中一个会带领一部分追随者离开,另外筑巢。这称为蜜蜂的分群,从此以后,这是两个接近独立的王国。    在王国中,采蜜和酿蜜由工蜂来做,它们吸食植物的花蜜,同时用后腿和身上的绒毛带回营养丰富的花粉。蜜蜂传递蜜源信息的“8”字舞为人们所熟知,也是昆虫导航中很有名的例子。这些脑子只有盐粒大小的昆虫开创出了这种让人惊叹的行为语言,指引着同伴找到蜜源。前不久,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朱朝东研究员,约我共同完成一篇关于蜜蜂导航的文章,他是知名的蜜蜂专家,给了我很多帮助,我因此查阅并学到了蜜蜂导航的,比我之前想象的还要精妙、复杂。    蜜蜂的“8”字舞和“o”字舞很好地传达了从巢穴出发到蜜源的位置信息,既包括距离,也包括方向。“o”字舞也叫圆舞,通常在蜜源距离小于100米时出现,而“8”字舞通常出现在指示较远的距离上,但不同蜜蜂物种的舞蹈并不接近一样,翅膀振动的频率、爬行的速度、转弯的急缓都可能与蜜源的距离有关。    而“舞蹈”则是通过太阳来传达位置信息的,它们会做垂直的直线运动,如果头朝上走直线,说明蜜源与太阳方向一致;如果头朝下说明与太阳方向相反。这条直线还可以和垂直方向有一个夹角,代表和太阳方向的夹角。但是,太阳在天空中是运动的,位置在以每小时15度的速度变化,如正午12点太阳处于正南方,一小时以后,太阳往西偏一点,这个角度正好是15度。此时,如果是面对着太阳的话,左边15度是正南方;如果是背对着太阳飞,是右边15度。在“跳舞”的时候,侦察蜂已经结合时间对太阳的方位做出修正。    很初的观点认为,蜜蜂很可能和我们一样,在头脑里拥有一个“认知地图”,以便它们可以从一个地方移动至另一个地方。但是,当前的研究表明,并非如此。蜜蜂更多依靠的是地标、方向和距离,由此形成了一个路径网络。    蜜蜂能够识别一些地标,如河流、树木、景物等,这是蜜蜂确定自己位置的很好重要的参。当然,蜜蜂的视力比我们差得远,它的每只复眼只有五六千个小眼,每个小眼只能形成一个像素点,以此推算,两只复眼加在一起,不过是一个一万像素摄像头的清晰度,如果把这样的一块图像由电脑显示器来呈现,在屏幕所占的区域,并不比大拇指上的指甲大多少。尽管视像模糊,但是蜜蜂的复眼结构能确保它几乎看到360度的视角,使它们能够更容易、更快地寻找到地标。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没有立体视觉,蜜蜂需要确定一个稳定的方向,并调整自己的位置,使得地标正好落在视网膜的正确区域,以便与自己记忆中的图像进行匹配,以此来识别出地标。    然后,它们可以把整个旅程分解成若干个地标连接起来的路径,通过调整方向、测算距离来从一个地标到达另一个地标,从而完成整个导航。因此,先发售外出的蜜蜂,必须先绕巢飞上几圈,进行大约6次的飞行学,以便熟悉巢穴周围的环境,包括地标、气味等,这是它将来还能安全回到巢穴的重要依凭。    除了利用天空的太阳,在阴天,蜜蜂还能根据云层透下来的偏振光来推定太阳的位置,由于自然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单一,使得它能够成为指示方向的光标志,从而完成定向。此外,在蜜蜂腹节的营养细胞中存在着铁颗粒的沉积,可以帮助蜜蜂感应磁场,并且完成在磁场中的导航。亦有研究发现,磁场对蜜蜂的“舞蹈”也具有影响。因此,蜜蜂的方向导航是一个综合的感应过程。    另外,蜜蜂必须较为准确地掌握自己已经飞行了多远,以此来评估是否到达地标附近。早期的研究曾认为,蜜蜂很可能通过体内的能量消耗来判断距离,但近期的研究则更多地指向“光流”的量。    虽然蜜蜂的视觉成像质量较差,但是复眼的时间响应很快,如人的时间频域响应为20赫兹,但蜜蜂的复眼可以达到200赫兹左右,也是蜜蜂的视觉时间分辨率能达到我们的10倍以上,因此,昆虫对运动中出现的变化很好敏感。它们在飞行过程中,四周景物的变换,会在其视野中形成变化的“光流”信息――既包括我们所能感知的可见光,也包括紫外线。蜜蜂能够通过这些光流信息来确定自己的飞行速度、高度,结合自身的其他感知器官,调整自己的飞行。光流信息的变化也暗示着飞行场景的变化,光流信息也与飞行的距离有关联。斯里尼瓦桑(rinivaan)等的实验证明,当人为干扰蜜蜂飞行路径中的光流信息时,蜜蜂失去了对飞行距离的感知能力。当然,这种对距离的感知能力会随着飞行距离的延长而逐渐失真,因此,蜜蜂在飞行过程中能够找到需要的路标,是进行准确定位的关键。    此外,气味也会是蜜蜂导航的重要依据,蜜蜂通过嗅器感受空气中弥漫着的气味分子,它们在充满气味的空间飞行,从一个场景切换到另一个场景。它们的世界与我们的不同,光影与气味的变化形成了它们路上的景致,阳光与磁场为它们指路,通过各种感知的集成综合,引导着它们从一个地方,前往另一个地方。    p4147

精彩书评:

昆虫,是动物界中种类很多、很丰富多彩的族群。认识身边一些常见昆虫,了解一些昆虫知识,对生活大有裨益。 作者不仅具有丰富的昆虫学知识,把各种昆虫趣事和亲身经历娓娓道来,还融入了很多昆虫学研究的很新研究成果,为这本书增不少。——周善义(广西师范大命科学学院教授、广西动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生物学竞赛委员会广西分会主任委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