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道 一部全新的中国思想史 中国历史 杨念群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问道 一部全新的中国思想史 中国历史 杨念群 新华正版

44.5 5.7折 78 全新

库存5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念群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80355

出版时间202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396页

字数232千字

定价78元

货号304_9787229180355

上书时间2024-06-08

鑫誠書苑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编辑:
有名历史学家杨念群新作
六大主题、全新视角和写法,阐释中国思想精粹
颠覆常规思维,升级对中国传统认知
单向空间创始人许知远、十点读书创始人林少诚意

有名历史学家杨念群教授有关中国思想史的近期新思
杨念群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政治史、社会史、思想史的研究,已出版了多部政治史、社会史的著作,问道:一部全新的中国思想史则是作者本关于中国思想史的专著。本书以作者深耕的政治史、社会史为基础,将儒、释、道、法、墨等置于思想史演进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历史语境中来书写,特别是专辟两章深入阐释甚少被传统思想史关注的天下观、正统论,反映了杨念群教授对中国思想史的近期新思,新见迭出。

全新视角和写法,六大主题,七十多个核心话题,快速了解中国思想精粹
问道:一部全新的中国思想史通过梳理中国思想史发展的脉络,结出中国思想史的六大主题,包括天下观与中国的形成、正统论与王朝统治、儒法思想的互异与互补、老庄思想中的生存智慧、宋明新儒学为何新、中国如何世俗化,可以说中国思想目前的重要思想俱已囊括。本书以上述六大主题为纲,围绕周礼、天下、九州、五德终始说、五服制度、文质互补、夷夏之辨、大一统、改正朔、仁义观、公与私、兼爱、法后王、法时王、无为、柔弱胜刚强、、齐物论、藏拙、新儒学、心学、知行、致良知、轮回说、禅宗公案等七十多个核心话题,阐释了中国思想的精粹,提纲挈领地阐释了其对中国传统政治、以及人们常思想行动的影响。这样一部以主题、话题方式书写的中国思想史,可以帮你快速提取中国思想的精粹。

颠覆常规思维,升级对中国传统的认知
杨念群教授曾说过,颠覆需要从打破常识开始。本书为我们普及了很多历史“新常识”。比如杨念群教授认为,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演变态势,把中国“自觉”看作一个民族共同体,接近是在与西方抗争时出现的新事物,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却是在中国几千年历史演变中慢慢形成的一种潜意识。比如讲到新儒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心、、理、气等高深的概念,是形而上的高深学问,但是本书告诉我们新儒学恰恰是将汉唐高深的经学世俗化了,可以说新儒学是世俗化的儒学。比如历代王朝高度重视通过“天人感应”立“正统”的规矩,却自宋朝改变了,更重视“天人合一”,更强调自身的道德修养。比如说到华夷之辨,我们会联想到现代的民族理论,但中国历的华夷之辨并不是接近封闭和排外的,夷狄可以升格为华夏成员,华夏关系网之内的人也可以变为夷狄,也是说华夷身份可以互相转化,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等等。书中这样颠覆人们常规思维的内容还有很多,阅读本书无疑会升级我们对中国传统的认知。

目录:

章 没有古代的“天下”,难有的“中华民族”1

“中国”是如何变成这个模样的//“周礼”奠定了中国的精神底//“天下”登场,中国有了方向感//“九州”是“大禹”用脚丈量出来的//虚虚实实看“九州”//古帝王常常表演与上天沟通的游戏//“九州”是一个古代经济地理专用名词//“五服”是“天下观”的政治制度设计//“中国”无内外,“天下”是一家//古代的“夷”和“夏”是怎样区分的//“夷”可变“夏”,“夏”可变“夷”//“中国”的版图会因族群迁移变大变小//宋明之际的夷夏观//从“天下”到“”观念的演变//到底“中国”该不该有//“中华民族”观如何挑战古代文明等级论

第二章 为什么古代帝王都要立“正统”65

中国古人的字典里没有“未来”这两个字//“五德终始说”与朝代的循环往复//“回向三代”与“文质互补”//“五德终始说”在汉代是怎么体现的//帝王立“正统”还需要“改正朔”//“祥瑞”降临与“天命”感召//汉唐帝王特别惧怕“天谴”//政治预言的神秘力量//帝王自带“神迹”光环的故事应运而生//皇帝立“正统”的规矩在宋代以后改变了//好谈“大一统”的清朝人//“大一统”观支配着的思维

第三章 儒法思想:从寻求差异到彼此互补121

周代礼制秩序如何塑造儒家观念//孔子首度发明“仁”,开始关注人的内心修养//古代中国的人伦秩序和社会关系起源于儒家思想//孔子如何处理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孟子“仁义”观奠定儒家心理修炼的基调//荀子“恶说”及其影响//现实为什么比古代圣王更加重要//“公”与“私”的界限应该划在哪里//“游侠”为何成为儒家的眼中钉//谈论“兼爱”的墨家终成为历史尘埃//“大一统”为什么选择了儒家思想//法家精神:寻求规则的“确定”//从荀子的“法后王”到法家的“法时王”//法家如何处理“法”与“术”的关系//法家“驭臣之道”的精髓是什么//什么是法家的臣子“进言之术”

第四章 老庄思想:俗世中的生存智慧195

众说纷纭的“道”究竟是什么//“无为”一度成为汉代皇家的宣传号//道家的“自由”是如何被后人误解的//真的是“知识越多,越无用”吗?//柔弱胜刚强:老子的基本处世态度//道家“藏拙”的奥秘是什么//“”是幻想成为一个超大的“自我”//“齐物论”是认识事物相对的一种方法//“知识”不是用来判断是非,而是为了顺应自然//庄子思想的核心是一种生存哲学//不能割裂且互为镜像的儒道思想

第五章 宋明“新儒学”到底“新”在哪里257

为反官学而诞生的“新儒学”运动//“新儒学”夺取了“道”的使用权//新儒家的“理”该怎么解释//“天理”与“人欲”的缠斗//怎样缩短“修身”与“治国天下”的距离//新儒家是如何推动儒学走向世俗化的//一个人的“心”到底有多大//“知”与“行”是一回事吗?//致良知突出“心灵”在处世中的首要作用//“新儒学”与西方思想的挑战

第六章 中国如何成了一种入世的智慧331

人为什么会感到痛“苦”//从“十二因缘说”到“轮回说”//摆脱“苦”的办法:戒、定、慧//“现世现报”还是“来世果报”//的“隐身术”:格义//与儒家都谈“心”,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禅宗的减法//禅宗公案:一场场猜谜游戏//禅宗与明清文人的精神传统

内容简介:

问道:一部全新的中国思想史摒弃传统思想史著述仅仅关注具体人物、作品的写法,提炼出包括天下观、正统论、儒法思想、老庄智慧、新儒学、中国在内的六大主题。本书以上述六大主题为纲,围绕思想目前的重要概念、历史观念或历史现象,如周礼、九州、五服制度、五德终始说、文质互补、夷夏之辨、大一统、改正朔、公与私、仁义观、、齐物论、禅宗公案等,分别结出十几个不等的核心问题,从思想史演进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历史语境出发,以舒朗隽永的笔触,提纲挈领地阐释了其对中国传统政治、以及人们常思想行动的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杨念群,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主要学术兴趣是中国政治史、社会史研究,长期致力于从跨学科、跨领域的角度拓展中国史研究。主要著作有: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1997)、杨念群自选集(2000)、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2001)、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述史(合编,2003)、再造“病人”:中西医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2006)、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2010)、五四的另一面:“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新型组织的诞生(2019)、“天命”如何转移:清朝“大一统”观的形成与实践(2022)等,主持新史学丛刊(中华书局版)及“新史学amp;多元对话系列”丛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