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歌流韵 散文 黄玉东主编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歌流韵 散文 黄玉东主编 新华正版

28 5.0折 56 全新

库存19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玉东主编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ISBN9787517141914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其他

开本16

定价56元

货号105_9787517141914

上书时间2024-05-13

鑫誠書苑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无之

太阳海岸的/1

不知不觉已到黄昏/9

隔壁病房的歌声/12

马誉炜

在身边闪耀/18

在绍兴感悟鲁迅精神/23

朱湘山

沧海归去/28

逆光的碑石/39

张达富

故乡情愫/50

戢觉佑

怒放的海棠/53

赏荷花/55

焦红玲

民的荷/57

邢军

我的那幅美丽的画儿/60

杨金红

堂前萱草花/64

摩涅

别样的年味儿/71

此中有香韵/78

父亲的求学路/87

母亲的蒙馆/94

您在,您是太阳;您走,太阳是您/99

母难之的思念/103

赤子情怀/107

白锦刚

工程连队二三事/111

红绿的诱惑/114

记忆中的小草垫/118

老屋记忆/122

情涌“小九寨”/125

童年与牛有关的事/128

造访“世外桃源”/132

一声战友情满怀/135

我与“三连”的不解之缘/139

走进原子城/142

赵继

看电影/148

翻滚吧,肉丸子/155

羊杂碎的念想/161

远去的老油坊/168

雷体华

桃花山里四月天/174

苏东坡的洒脱与王朝云的伴随/179

读书琐记三则/191

黄伟民

梦圆“冬歌文苑”/196

红军智取剑门关/200

苦竹寨是那勾魂的关/207

李品刚

记忆深处的春节往事/211

白沙门,矗立着一座历史丰碑/215

衡锁鱼

东湖记忆/218

娘的眼泪/222

牵手/226

孔秋莉

龙眼花香/229

月光下的谈心/231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233

陈红姐

摆摊的子/236

慈母的爱/238

西天尾那条汀林沟/242

……

大爱/471

斯人已逝,思念长存/476

怀念战友徐志鸿/481

我的百岁外婆,她走了/486

积健可以为雄/490



内容简介:

清歌流韵是一部散文集,所收录的117篇文章均为作者公众号上发表的阅读量较大、读者反映较好、作品质量较高的原创作品。这些散文,或书写乡野新貌、大美河山,或审视社会现象、生存境况,或捕捉岁月况味、心灵风景,或讴歌人间至情、正道之光,堪为写给一代人的生命叙事,其字里行间蕴含着人生的真味,传达出了恒久且强劲的精神取向。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黄玉东,笔名冬歌,江苏响水人,军旅作家,军网主编,特邀撰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武警部队影视专家库成员,响水湖海艺文社文学顾问,“冬歌文苑”创始人,散文集四季恋歌踏歌而行渔樵歌笙、诗歌集歌向远方主编。著有散文集军旅青春别样红向往大海等。副主编简介:赵继,山西朔州人,于政治学院新闻系。曾在部队工作十余载,当过新闻干事、连队指导员、学员队教导员,转业后任职于省级单位。发表新闻作品若干,部分文学作品被各大报刊采用。倪宝元,笔名晓波,祖籍江苏海门,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上海宝山区作协理事,其作品散见于海军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绿风扬子江诗刊辽河鸭绿江散文诗世界上海诗人等,有作品入选2021中国诗歌年选。蔡泗明,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冬歌文苑”副编,散文集四季恋歌踏歌而行渔樵歌笙、诗歌集歌向远方副主编。曾在福建报厦门报闽南报和国土绿化散文诗世界青年文学家厦门文学闽南风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十余万字。

精彩内容:

为有暗香浮动——散文集清歌流韵序朱湘山一仲夏夜悄然来临,窗外老槐树细密的枝丫遮蔽了天空,月光透过绿叶的罅隙,应和着蝉鸣在地上跃动,像键盘上跳动的字符。我独坐窗前,看斑斓的文字梦幻一般地从绚丽的文章中飘出,伴随我走进宁静美好的夜晚。因为静,文字的声音更加清晰;因为静,夜露滴落窗下,柴门吱呀有声,生活的真实显得弥足珍贵;因为静,母亲的叹息、父亲的缄默、外婆的絮语、归来的失落、沉重的收获与感动弥散在心底。虽只说寻常烟火气,但透过文字,我看到风尘仆仆举头望月,看到柳暗花明细雨无声,听到或吟或叹的清歌流韵。此刻,我的心中阳光灿烂,从阅读中得到的享受让我如品芳茗,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在我眼前出现,我极为认真地阅读他们的作品,领会其中的奥义,感受人世的旷远与精神的深邃。无之的隔壁病房的歌声将目光聚焦于一个特定的环境,用质朴细腻的语言,直面两个老人的毕生追求,传递出浓浓的时代精神与旷世之美。衡锁鱼的牵手塑造出一对深情老人的形象,人生的复杂况味让我感同身受,唏嘘不已。黄玉东的一组作品中,始终充盈着坚定的善和深厚的情——在他的笔下,那些生活在身边的普通人物不管经历多少艰难困苦,始终隐忍、刚强、乐观,给人以温暖与前行之力。沙砾的李老头和陈彦萍的空巢老人和酒,将目光投向人们鲜少注意的老人群体,将他们的喜乐悲愁倾注到文字当中。经由作者的展示,我们得以窥见那些陌生都市中冷暖自知的人生秋凉,并且,在岁月的洗礼中领悟人生。二乡村叙事与亲情追忆在本书中占据着主要篇幅,作者们关注的是流动时代中的个体感怀与心灵悸动。他们将这类群体从无助、苦难、奋起到终汇入时代洪流的历程倾情推出,摹画出时代众生的烟火之气。前者如张守权的李文禄屯、张变利的回不去的故乡、赵继的远去的老油坊、张达富的故乡情愫、孟芹玲的酒乡、倪宝元的年味,后者如摩涅的父亲的求学路您在,您是太阳;您走,太阳是您母亲的蒙馆、黄玉东的我的百岁外婆,她走了,等等。当我们叩开记忆之门,过往岁月中那些或甜蜜或忧伤的往事会汩汩涌出,因其涉及人类本质的血缘亲情而荡气回肠。在这类文字中,作者们充当的正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一员,为人夫为人妻为人母为人父,尽显似水年华中的款款深情,无不至真至情至爱至纯,扣人心弦,感人至深。当我读到“那一刻,您的嘴唇嚅动着,想对我说什么,我已经无法听懂。您抽出左手,为我撩起披散下来的长发,然后摸摸我的脸庞,给我擦眼泪。您双唇微弱地翕动,我把耳朵贴近您的唇边,才听清您在说:‘别哭’”(摩涅您在,您是太阳;您走,太阳是您 )当我读到“奄奄一息的父亲强撑着坐起来,噙着热泪,默默地注视着您的担架车从他的病床前缓缓地经过。他呼唤着您‘淑龄啊’,哽咽着,再也说不出话来。他目送您越走越远,终消失在他的视野中”(摩涅您在,您是太阳;您走,太阳是您 ),内心涌动出无限的孤独和伤感。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去世的情景,如地两隔,物是人非,不禁悲从心来,泪落满腮。更多的文章,如王树宾的牵挂、白锦刚的老屋记忆、陈红姐的慈母的爱、高莺的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车昕林的一份特殊的家珍、王素荣的雨中情、马发军的邂逅于秋盈盈、覃金诚的另一种遇见、蔡泗明的靠谱、李唯民的携君踏月尽是流年、刘景岗的婚礼絮语、张志荣的感谢文字、沙砾的一盏灯,等等,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砖一瓦,无不怀着不舍之情留下人与人在历史现实面前的生活情状以及情感流变,构筑起山南海北的社会景深。他们摹写的,正是逝去年轮的回望历程,是记录,也是对生活的重新顾盼。于是,隔着时光重新打量,凡之物也被涂抹上让人怀恋的斑斓。如果单从艺术上来看,这类作品少有惊艳之笔,却胜在以情感人,朴素的文字里浸染着生活的千姿百态,辛酸的、坚韧的、简朴的、温润的、愧疚的、感恩的拨动我们心底珍藏的抑或即将遗忘的种种,读来如同回放自己的逝去岁月。桩桩幕幕,时常跳过作者所叙之事,所状之物,唤起自己对个体生命的喟叹。孔秋莉的月光下的谈心、雷体华的桃花山里四月天、郭秀辉的在一个人的星球上守湖望月都流露出写作者向内心掘进的智。杨金红的堂前萱草花、焦红玲的民的荷、无之的不知不觉已到黄昏、戢觉佑怒放的海棠等作品将文字的优美恣意发挥到,是语言与情致兼具的佳作。摩涅的母难之的思念、王晓露的又是槐花飘香时、石瑛的我的思念、赵春辉的记忆深处的怀念等作品犹如如泣如诉的小提琴曲,弥散着低回、哀伤却又不肯萎颓的坚韧力道。除了上述作品外,一组文采斐然的文学,构成本书中另一束清新的亮光,摩涅的此中有香韵赤子情怀、马庆民的一片冰心在玉壶、黄玉东的有力度的文字带着温暖与爱同行、孟芹玲的我看卡耐基的批评观等,如斯文评,赋之以情,晓之以理,启之以思,引之以议,是作者穷心尽力的二次创作,教益鲜浓。三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磨砺,它常常让作者走不出自己的惯思维,从而自觉地维护自身的天和写作倾向,所以真情实感成为一种存在、一种活力和一种坦诚。这些文学作品,如同明媚的阳光在我的阅读中渐渐明晰。作为一种表述或者一种情绪,它呈示出一种本真的述说,让我洞穿了作者们内心深层的思,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走近语言包容的,并在自己内心深处自觉地获取的拔高与。我们从四面八方走来,我们真实地贴近现实生活,阅读中,那些文字犹如清风扑面,在时光的流溢中暗香浮动:“这歌声,连通了人间天上两个世界,紧紧牵起两位老人的手, 不舍着今生的不舍,约定着来世的约定。”(无之隔壁病房的歌声)“他们,都是普通人,拥有朴素的情怀,简单的热爱。他们,又何尝不是这甜美生活的创造者?”(焦红玲民的荷)“此时,我的小屋被笼罩在薄雾之中,柴门篱笆,鸡犬相闻,屋外寒风刺骨,屋内温暖如春。”(邢军我的那幅美丽的画儿)“今夜秋蝉凄切,我很想念母亲,觉得她并没有远走,在云端,在某处,告诉我生活有时候会很苦,只要坚持会苦尽甘来。”(杨金红堂前萱草花)“无论你身处何方,不管在哪儿过年,有了澄澈纯净的心境,方能生出光明,方能产生连续不断的欢喜。”(摩涅别样的年味儿)“在这个雪花纷飞的季节,她老人家去了天堂,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思念。头顶的星星月亮还在,可是再也照不到外婆那苍老的脸了。 我知道,今生今世,再也听不到外婆的声音了,关于她的,将如故乡的炊烟,从这个世界上渐渐远去。”(黄玉东我的百岁外婆,她走了)“红燃烧,滋养了大地,大地回报以绿水青山,红的光芒照 耀着处处金山银山的美景,在红绿的诱惑下还将上演一幕幕盛世欢歌。”(白锦刚红绿的诱惑)这些美好的文字芬芳涌动,给人物以生命,给生活以调,给思想以表情,构成丰富的生活场景和意象之美,直达人内心深层的柔软,阅读中我能感到震撼,感到温馨无限。四“冬歌文苑”连续多年矢志不渝地坚持推出原创文学作品选集,原因自然很多,但根本的一点,是因为主编清楚地看到,无论是西部边地还是海岛渔港,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村庄,无论是身处茫茫人海还是孤独跋涉,都闪耀着从未熄灭的文学之光与希望之火。由此,我们满怀虔诚,通过文字的形式,共同在文学的篝火边聚集、取暖、吟哦,状写苦难辉煌。我们选择与文学相伴,并将对世界的认知与个人境遇通过文苑发表或结集出版,在读者的阅读或反应中获得自信与源源动力,迸发出不竭的创作热情,在文学五彩缤纷的花园,播下春天的希望,如此,是我们大的心愿。随着更多作者的加入,我们也看到作品的风格渐趋多样。邢军、焦红玲、赵春辉等人的散文作品数量并不多,但质量很高,他们的作品内敛、深婉,以一副柔软的心肠记录生活的感悟、令人疼痛的柔情。同样是乡村风物,白锦刚的作品是粗粝的质朴和善意的温暖,带着青海湖畔硬朗的质感;赵继的作品风格则具有很强的时代底蕴,他的结构、意象、节奏,都是主动打破惯,探索陌生的表达,情感的复杂、时空的纵深感,在叙述的框架中得以延展,一如黄土高原风吹麦浪的荡漾。在摩涅、无之的作品里,我能感觉到很强的现实关怀,不避颓败与苦难,而他们的审美取向、情感表达,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又与古典诗歌息息相通,深受古典诗词的影响。在相似的事物和经验中,不同写作者表现出内在的差异和风格的多样化,丰富、拓展了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也让文苑的作品异彩纷呈。自然,的作品还有很多,譬如张守权的缘、邬晓华的春节“关禁闭”、李品刚的白沙门,矗立着一座历史丰碑、马誉炜的在身边闪耀、黄伟民的红军智取剑门关等,这些军旅情结的作品,一经推出,都自带踔厉奋发的阳刚之气,具有一种向上的力量,读之如闻金石之声。限于篇幅,很多作者的作品难以一一品评,但这并不妨碍作品内在品质的美好,也不会遮蔽其创作成果的光芒,未及展开的探讨和空间只有留待读者诸君在阅读时去品鉴探索。五毋庸置疑,本书所收录的作品是作者从自己作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相信其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艺术品质之。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上述作品中,乡土题材作品与亲情体验以压倒的优势占据着作品的榜单,而充满艺术想象和讲究叙事的文学作品却并不多见。更重要的是,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那种书写宏大叙事的历史散文,那种记录城市万家灯火的精彩文本,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等待着我们付诸努力。我们是那么热爱文学,笃信文字的力量,但在阅读中也体会到有些作品表达的匮乏与局限以及题材雷同的困惑,需要作者用更大的勇气去突破自我,勇于探索,有意识地沉潜生活、探访和体悟生活,捕捉生活的光与热、源与流、恒与变,开阔创作的视野和深化作品的根脉,努力创作出充满浓郁生活气息和自己特的作品 。在写作上还要改变线的一般讲述,更加自由地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挪移;避太实、太满的罗列,留给读者一些思的空间。期待以后的作品中,可以有更多题材多元、内容丰富、叙事精巧、艺术圆熟的文学精品奉献。散文写作要取得自我满意且为人认可的,并非一之功,需要长时间的静心修炼。有了爱心、耐心、生活积累、思想沉淀和对写作的领悟,会产生经得住时间检验和淘洗的散文精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将来的写作道路上,“冬歌文苑”会奉献出更多的文学佳作,也会有更多的散文写作者志存高远携手同行。潮汐漫过海滩,清风吹拂芳草,阳光打在脸上,温暖留在心底。远处,绿藤在墙上蔓延,熟透的红李被海风吹得满地斑驳,树叶轻摇,传过几声沙哑的蝉鸣,那声音也充满了绿意与活力;眼前,如清风拂面,似静水微澜,清歌流韵的一幕幕在我眼前生动回放,真切、零散、低徊、深婉,仿佛折叠的时光。带着莫名的期许,带着难言的感动,带着前行的希望,我写下这些文字。以此为序。2022年7月于青岛花溪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