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遥远的天堂 历史、军事小说 裘山山 新华正版
  • 遥远的天堂 历史、军事小说 裘山山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遥远的天堂 历史、军事小说 裘山山 新华正版

37.4 4.8折 78 全新

库存2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裘山山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ISBN9787517141532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72页

字数260千字

定价78元

货号703_9787517141532

上书时间2024-05-12

鑫誠書苑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文艺奖得主裘山山十进西藏、深入边关的心灵记录向将世界屋脊扛在肩上的共和国边致敬一位战士是一座界碑 在西藏,天有多高,山有多高,而比山还高的,是中国边山河无恙,岁月静好,只因有你们负重前行热忱守卫西南边的人生活实录。裘山山——运思为天所自由驱遣的作家,她的文笔在亲切中情朗润,英气流贯,清冽而浓郁,凛然又随和。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 鲁迅文学奖颁奖词:一位、一个女对西藏大地及其守护者的深情书写。朴实、真挚,具有强健的行动品格和直指灵魂的力量。

目录:

0.以一篇旧作开头

1.飞向高原

2.边走边忆

3.爱西藏的男人

4.回到拉萨

5.空港故事

6.爱西藏的女人

7.晚宴:将军故事

8.高原反应

9.出发,从纪念碑下

10.从拉萨到山南

11.路过冰川

12.终于到了错那

13.高原,郝政委

14.滚进山沟沟

15.感受边境线

16.无湖的无名湖

17.山中小木屋

18.孤岛墨脱

19.唇齿相依

20.有一种叫军犬

21.风景这边独好

22.格桑花

23.大校心事

24.tgd和rtb

25.突袭午餐

26.青山埋忠骨

27.无言天地间

28.千山万水传遍

29.雪山那边

30.梦里杜鹃

31.昨硝烟

32.高原温泉

33.军嫂

34.错那的树

35.劳动的劳动节

36.东章对峙

37.沙盘

38.将军崖

39.遭遇车祸

40.向北,再向西

41.与你同行

42.从藏北门前路过

43.严酷的冷

44.车啊车

45.路啊路

46.40年前的爱情

47.十八军后代

48.八医院

49.一个夜晚发生的事

50.且歌且行

51.岗巴故事

52.遥望查果拉

53.一个让人内疚的子

54.风雪高原

55.军事记者

56.走进亚东沟

57.亚东往事

58.爬雪山

59.雪山哨所

60.牺牲

61.西藏的树

62.结束语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是裘山山十进西藏、深入边关体验生活的重要收获。作者以2005年初夏进藏走边关为主线,以历次进藏为辅线一一记录和抒写了行走边关的所见所闻,用六十余个小故事,讲述了历代西藏戍守边关、不负使命的精神。跟着她,我们感受了高原刺骨的严寒与难忍的高原反应,知道了墨脱座钢索桥是怎么建成的,也看到了西藏一张张皴皱粗糙的脸上显眼的“高原红”。

作者简介:

祖籍浙江,现居成都。1976年入伍。1983年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原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已出版长篇小说我在天堂等你、春草,长篇散文遥远的天堂、家书,以及中篇小说琴声何来等作品约四百万字。先后获得过鲁迅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文艺奖,文津图书奖,四川省文学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小说月报百花奖,文学小说奖以及夏衍电影剧本奖等多项奖励,并有部分作品在翻译出版。

精彩内容:

    0.以一篇旧作开头
    在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
    8月,我又去了西藏。
    连我自己也很难说清楚,那片土地上究竟是什么在吸引着我。当我从成都那片常年灰暗阴沉的天空下,忽然飞进高原的阳光里,当我走下飞机,一眼看见那片熟悉的蓝天,呼吸到那缕清冷的,却是无比新鲜的空气时,我知道自己一直在渴望着与它重逢。我忍不住张开整个身心对它说:你好,西藏!
    神奇的高原带着一种永恒的苍凉站在我的面前。这苍凉中蕴含着人类难以征服的力量,蕴含着我无法了解和进入的神秘。广袤的天空下,人和土地的比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天空和大地永远在目光的尽头相逢,呈现出一种真正的博大和苍凉。
    但对于常人来说,这种博大和苍凉常常会令内心产生恐慌。在一次去往喀则的途中,我们为了拍照,停车在路边。前面,是望不到头的去路;后面,则是望不到头的来路。左右两侧是漫漫的沙砾地,一直延伸到远方那光秃秃的褐山脉的脚下。目力所及处几乎没有一丝生命的痕迹。因为想找一个好的角度,我无意识中独自远离了汽车和同伴。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猛然回头时,看见汽车正远远地开来。在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慌。如果我真的失去了现代文明的依傍,被意外地搁置在这儿,我还能生存下去吗?
    这个时候会感到自己很渺小,渺小到只剩下一个念头,一句感叹。里的所有都退后了,生存又成了位。在这片土地上,人专享能做的事情是让自己活下去。我因此崇敬那些能够活下去的人,崇敬那些从生下来被搁置在这儿的人,他们是这片土地上好看的风景。
    这个时候还会感到自己的俗处,只能从人的自身出发去思想,没有一种能在大自然面前保持镇静和衡的精神世界;没有一种能与这自然对应的坚定信仰。
    这个时候很敬重那些独自行走在路上,从偏远的土墙泥屋走向高高山顶的喇嘛寺庙的人们。他们也许衣衫褴褛,也许饥肠辘辘,但他们目标明确,步履沉稳;他们的目光越过人类的头顶直视天边;他们用前半生辛勤劳作;后半生去走朝圣的路。我之所以说“走朝圣的路”而不说“去朝圣”,是因为他们往往死在路上。
    所以每每我看见他们独自行走,或一走一匍匐时,心里会涌起一种敬意和感动,会问自己:什么是你的朝圣之路?
    显然,我不可能像他们那样前半生劳作后半生朝圣了,因为我前半生的劳作不是为了朝圣而劳作,我没有属于自己的寺庙。也许我将终生在路上茫然地走,又终生无圣可朝。若我因此没有来世,我能有什么怨言?
    但无论怎样,西藏,仍以它的魅力将我吸引,将我诱惑。它让我负重的灵魂得以喘息,让我世俗的身体得以沐浴。
    每每行走在渺无人烟、旷达无垠的高原,每每看见旷野中偶尔闪现的绿树和灌木,每每看见牛粪镶嵌在围墙上的藏民院落,每每看见猎猎飘扬在路上、河上、山顶上的五经幡,甚至每每看见从山上横冲下来漫过公路的泥沙,我都会感到熟悉而又亲切,都会想起那句话:在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有一个故乡。
    是的,西藏,它是我灵魂的故乡。
    也许在西藏这片神秘的土地上,自然并不只是个客观存在,而是具有神和灵魂的人的自然。在这里,与自然的对话,是与灵魂的对话。所以对我来说,每次去高原,都不是一次旅行,而是一次与老朋友的会晤和交谈。
    此次临去西藏前,我不巧患了感冒。医生对我说,你优选不要去;同伴也好意劝我留下。连续打了三天大剂量青霉素之后,依然咳嗽不止,我自己也有些想退缩了。但奇怪的是,当我飞进西藏后,感冒竟然好了,很令同伴们惊讶。
    我想这是我与西藏的默契。
    但西藏之于我,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西藏给予我的,究竟是怎样一种启迪?在去了三次西藏之后,我仍然无法言清。也许是永远无法言清。
    站在那片高原,我常会觉得自己被放逐了,因此而淡化了生存以外的欲念。人一旦从人的种种中挣脱出来,从种种俗利的淹没中挣脱出来,会变成自己的主宰。于是,常年穴居在都市的我,感觉到了置身于自然的舒畅。
    在这种时候,人的心灵往往会抹去岁月的泥沙,以纯净的声音和自然对话。
    记得在去往藏北草原的途中,我一直静静地望着起伏无尽的草原和草原尽头的雪山。山顶很白很硬,山下的草地却很绿很柔和。我久久地注视着,忽然觉得心里有些异样。于是我记起,是我那个小外甥女的生,她六岁了。不知怎么,这件普普通通的事在这一刻想起,竟令我特别感动。我默默地对着雪山和草原说:我专享的姐姐,和我一起长大的姐姐,她竟然也有一个六岁的女儿了。生命的延续是这样的普通,又是这样的神奇而美丽。雪山和草原在那一刻忽然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光亮,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仿佛在回应我的心境。我觉得心里一阵阵发热,几乎落下泪来。我知道自己在那一刻与自然融合了,在那一刻与自然有了真诚的对话。
    本画家东山魁夷从北欧归来时,画了许许多多的风景画。这些画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但人们 

精彩书评:

天堂的路有多远——读裘山山获鲁迅文学奖作品遥远的天堂来源:文艺报有些概念我们无法准确定义。比如“远”。要多长时间算永远?要多大距离叫遥远?再比如“天堂”,应该是至绚至美的境界,但它存在于我们捉摸不定的头脑中,谁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面貌。这些语词在坚硬的现实世界中显得多么虚妄与飘渺啊。但是一个女人上路了,带着某种约定,去人人仰视的雪域高原,去感受神秘与壮美,去寻找永远遥远的天堂。把那些虚妄与飘渺落实在一个一个艰难的脚印上。她并不准备装酷或做秀,所以裹身不怕脏的迷彩服,素面朝天地走在路上,用舒朗的眼神打量周遭。她从来不会表情夸张,不会言语煽情,不懂得文字里的时尚之道,算到了西藏,换个人早冲上雪山之巅面对宇宙人生大抒胸臆了,她不。她这样的人,只能老老实实地——走路。这是一条不常的路。她去的地方都是西藏的边部队,她见到的人都是驻守在雪山哨所的。事实上,她已经进藏十余次了,而每一次都只有一个单纯而执著的目标:见到那些身着绿军装的人们。来得多了,看得多了,听得多了,她发现,很多故事在岁月中回荡,已经变为传说,成了过去时,而她需要做的,应该是用某种形式呈现高原的“现在进行时”。有了这本遥远的天堂。作为军旅女作家,裘山山与西藏有着不可思议的深厚的渊源。多次进藏采访的经历,使她得以留下多部(篇)叙写高原情怀的精彩作品。作为散文体,遥远的天堂采用了纯纪实的手法,一路走在边线上,一路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统统推到前台,再配上大量真实图片,现场感十足,她要你跟着她 “走”,跟着她“看”,你成了她这趟行程的同伴,成了一桩桩真实事件的见证人,成了这部作品的实际参与者。那个在小说里躲在幕后娓娓道来的裘山山忽然跳到了前台,少了一些女的柔婉,添了几分雄壮的气概——现在的她显得更加真实而勇敢。我们跟着她,感受了高原刺骨的严寒与难忍的高原反应,认识了威武却细腻的c大校(到后他已经是所有读者的老熟人了),知道了墨脱座钢索桥是怎么建成的,也看到了西藏一张张皴皱粗糙的脸上显眼的“高原红”真正令人感触至深的,却是一个接一个不起眼的故事与细节,叙述者表面冷眼旁观,实质怦然心动。尽管这本新作延续了裘山山以往敦厚、和的风格,笔调冷静而朴实,但你仍然会有奇特的感觉,好像有一片神秘的云雾飘浮在文字上空。别忘了我们是带着问题来的,作家便一路走,一路写,也在一路作答。她每一个手势,每一次倾情的叙述,无不透明地向我们展示着自己难以割舍的“天堂情结”。裘山山笔下的“天堂”自然是西藏这片神奇的高原,但它不是一种表层的意象,至少有三个密切相关的层次:一层是大自然造的天堂,奇异的气候、地理环境,美丽的自然风光,是原始意义的天堂;一层是生命铸的天堂,那些从遥远地方来到西藏的人们,那些为某种信念常年驻守在这里的人们,那些把青春甚至命都留在高原的人们——他们共同创造的、守护的天堂;还有一层,是作家、她笔下的人物、看这本书的读者所共有的天堂,那是一种充满人力量的精神天堂,无论你是否去过西藏,只要你和那里的一样,对生命保持仰视的姿态,让铁血的风刮过每一寸皮肤,你到达了精神的至高点,叩开了。她从不告诉你天堂有多远。因为,你想它多远,它有多远。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