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的压力(读本) 文教学生读物 夏立君原
  • 时间的压力(读本) 文教学生读物 夏立君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时间的压力(读本) 文教学生读物 夏立君原

11.6 3.3折 35 全新

库存1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夏立君原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82906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72页

定价35元

货号305_9787544782906

上书时间2024-04-16

鑫誠書苑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1.知名作家和语文教师联手打造的一本读物本书原著作者夏立君是知名作家,钟山文学奖、林语堂散文集得主,以时间的压力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而在成为作家之前,夏立君曾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十余年,拥有丰富的语文经验,因此他的写作本身即具有适合阅读的潜质。编注者程翔,语文教师,正教师,教师,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程翔具有多年语文和管理经验、课程资源开发和教材编写经验,担任知名中学的副校长,是屈指可数的知名语文教师,由他编注读物具有相当高可读。2.涵盖中高语文阅读和作文热点,适用于不同阶段的语文学本书对屈原、司马迁、李白、曹、陶渊明、商鞅、李斯、夏完淳等八位历史人物进行全新视角的解读。这八位历史人物既包括屈原、司马迁、李白等长期的中高热点人物,也包括商鞅、李斯、夏完淳等语文中经常出现的历史人物。既可以用作高作文素材的积累,也可以作为中小课外阅读的材料。3.不同于常规语文教辅的全新解读,获得语文名师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联合不同于常规语文教辅,夏立要以现代人文视野对这八位人物进行了解读。非常规且有深度的解读在语文阅读和写作中更易出彩,对于开拓视野也大有裨益。本书也受到魏书生、顾之川、程翔、王林、何郁等语文名师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的联合。4.弘扬中华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顺应时代主流本书选取的大部分历史人物既是中华传统的代表,如屈原、李白,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如司马迁、夏完淳。对这些人物的再解读符合弘扬传统、复兴民族精神的时代主流。

目录:

序1:时间有压力,人生有动力魏书生
序2:读有钙质的文章程翔
单元
  一个人的仪式
  的绝唱
第二单元
  诗人的时空:以屈原、曹、陶渊明、李白为例
  屈原是一面镜子
  个独唱的灵魂
  作为诗人的曹
  说曹曹到
第三单元
  公元405年的一次退却
  人类是个“怀乡团”:《桃花源记》何以有意义
  李白的月亮出来了
  忽然来了个李太白
第四单元
  李陵案的意外事件
  一个穿过了精神炼狱的人
  一场关于无耻的比赛
  失落的家园
第五单元
  一块挤眉弄眼的木头
  一块刻薄幽暗的木头
  读书是读人——《时间的压力》编注小结程翔
附录1:时间在呼吸 贾梦玮
附录2:作者的话 夏立君

内容简介:

    时间的压力(读本)选自作家夏立君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时间的压力,由语文教师程翔批注。作者夏立君以现代眼光回望历史人物,以现代情怀关照传统精神,解读语文教育中时常涉及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曹、陶渊明、商鞅、李斯、夏完淳等八位历史人物,为读者理解古人、认识历史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程翔作为语文教师,在夏立君原文的基础上,以名师视角进行批注,标示妙语佳句,指引作文方向,抒发人生感悟,有利于提升读者的阅读和写作水,更有利于读者的人格成长。

作者简介:

夏立君,作家,编辑。生于山东沂南,现居照。曾任中学语文教师十余年,后供职媒体。出版文集心中的风景时间之箭时间的压力时间会说话等。发表小说天堂里的牛栏草民康熙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以时间的压力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另获钟山文学奖、林语堂散文奖等。程翔,语文教师,正教师,教师,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才。曾任泰安六中校长、北大附中副校长、北京一零一中副校长。“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写委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师大硕士生兼职导师、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出版程翔与语文说苑译注等专著十余部。

精彩内容:

    一个人的仪式
    阅读引导:
    此文系全书首篇。作者有以此文交代创作此书原因的目的,也能令读者明白作者是什么人。读此文我们可以体会到:现代人与古人实现共鸣是可能的。夏完淳是一个生命,更是人类精神成长。所谓成长,体格成长是一个自然过程,精神成长则要复杂得多。
    2008年深秋,自广西返回山东的路上,我特意绕道上海。目的很明确,是拜谒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与陈子龙墓。这几乎是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了。(编注:起笔普通实。“不可告人”一词却颇有言外之意,奠定全文基调:一个人的仪式,一个人的追慕。)知道这三人特别是前两人的人,已是少之又少。去拜谒他们墓地的念头,干脆不跟任何人提及,起码能掉解释的麻烦。
    这是我生次来到上海松江区小昆山镇、佘山镇。三百多年前相继捐躯的三位英雄都葬在这里。
    多年了,明清易代之际的历史和人物深深吸引着我,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尤其是夏完淳令我难以释怀。晚明诗人陈子龙,与夏允彝是至交,与夏完淳则是师生兼战友,三人在短时间内相继义。
    这里是大都市安静的远郊。放眼望去,是一幅低海拔原景象。远处有低矮的山阜,近处则河渠交织、蒲苇青青。我难以将眼前山水,与陈子龙、夏完淳诗文中常提到的山水对应。
    一个人悠然走在路上。手持地图,见人问。后来的事实证明,即使墓地已近在咫尺了,知之者仍是少之又少。
    先到达佘山镇广富林村。陈子龙墓在此。
    村庄已拆迁,只剩残垣断壁。残垣断壁与一片湿地、一条小河相连,周边疯长着水葫芦一类的水草,墓在湿地中间一块台地上,墓地与陆路之间有小路相通。一圈围墙围成一个约两亩大小墓园,园内生满翠竹绿树。坟丘很低,几与地,几方石碑立在周围。这是隔着铁栅栏门看到的景象。我进不去墓园,门上挂着锁。不能到墓前凭吊一下,不能读一读那些碑文,我不甘心。我辗转找到了村委会。村委会干部打通了保管钥匙人的电话,对方却说有事来不了。
    一村干部对我说:有啥看头?隔着门看看得了,进去看也那个样。
    我不自觉地大声答复说“好”。心中一个主意已定。(编注:“英雄寂寞”,一再得到路上的印证。英雄不怕寂寞,追慕英雄者亦应具自甘寂寞胸襟。)
    返回墓园。铁栅栏很高,顶部锋利。望了望周围,一个人影都没有。我决定翻过去。陈子龙啊,你虽是大英雄,却不能为当代人带来钞票,寂寞是注定了。好在真英雄不怕寂寞。我打量着这道门,心里说:只好做一回“鸡鸣盗”之徒了。背包不小,放在门外,相机从栅栏缝塞进去,外套鞋子脱下来塞进去,然后手脚并用,小心翼翼,成功翻过了栅栏。这回能把该看清的都看清了。墓前有石柱方亭“沅江亭”,已非乾隆年间原物,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复建。墓碑则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之原物。另有石碑四方,上面刻有陈子龙生事迹及其雕像。绕坟一周,揣摩碑文,拍照,默哀数分钟,原路退出。
    大英雄陈子龙,你义时虚岁四十,我已虚岁近五十了。你还是个青年啊。你看我老夫身手如何?以你大英雄襟怀,对我这“鸡鸣盗”之行付之一笑吧。(编注:拜谒陈子龙墓,笔调轻松,但“鸡鸣盗”的反复使用,使行文已具辛酸之味了。)
    离开佘山镇,来到了小昆山镇荡湾村。夏完淳葬在此。三百年前有此村,三百年后这个村仍不大。我转了转,村里极安静,人不多,所见多为老幼,没见到一个年轻人,大约都出去工作了。1644年清军入关后,夏家由松江府避居小昆山脚下曹溪村,距荡湾村仅数里。在那个残酷的时代,亲友选择将夏完淳葬在这里,应当是出于安全虑。夏氏父子墓坐落在村北田野中,墓园围墙很新亦较高,看上去重新修竣不久。门是规整木门,加着锁。幸好,守墓人在村里。
    守墓人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开门后走了。
    夏氏父子墓与陈子龙墓格局近似,只是墓园要大些,约有五六亩地样子。石基围成一块台,墓呈半月形,高约两米,面宽约三十米。没有古碑,现有墓碑文“夏允彝夏完淳父子之墓”系1961年题写。墓丘上遍覆翠竹,墓前有九株合抱粗香樟树,枝繁叶茂,蓊郁森严。父子俩葬于此已三百七十多年了。父殉国时虚岁五十,子义时虚岁十七,他们以近似的虔诚先后献出生命。生命成了他们向故国山河所能奉献的专享祭品。
    1645年9月17,夏允彝抗清失败后在家乡自沉于松塘。时夏完淳十五岁。
    夏完淳又坚持抗清两年。1647年9月19,夏完淳等四十三名抗清义士在同时遇难。行刑方式是斩首。夏完淳与同时被捕的好友刘曙携手昂然而出。夏完淳拒绝下跪,刽子手只好从颔下以刀抹其喉。一个数岁即被视为神童,十多岁时所赋诗文惊动世人的,一个有无限发展可能的天才,以十六岁年龄被定格在历史深处。
    这一老一少,处此天崩地解变局,从容面对命运悲剧。他们的死近似一种仪式,一种献祭仪式。(p59)

精彩书评:

愁作文、不会作文的主因,是人文素养不足、阅读水低。这是一本提升人文素养与阅读能力的好书。——魏书生,有名教育改革家,语文教师教师作家,群星闪亮。叶老圣陶,堪为榜样。齐鲁立君,雄文煌煌。时间压力,情醇意长。学子何幸,含咀华章。读书思,追梦逐浪。——顾之川,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出版社编审,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思想养育大脑与灵魂,情怀滋润心田与胸襟。时间的压力是能满足这一需要的著作。——程翔,北京市语文教师,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语文应试能力低,根源在精神空间小。此书能将你带入一方深邃雄伟的历史时空,精神时空。——王林,上海市语文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有没有一种文字:能用水到渠成的表达,打通文史哲壁垒,自然渗透现代人的理与情感?时间的压力堪当此任。——何郁,北京市语文教师,诗人,作家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