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地方债务研究 经济理论、法规 马金华
  • 近代中国地方债务研究 经济理论、法规 马金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近代中国地方债务研究 经济理论、法规 马金华

52.5 4.1折 128 全新

库存49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金华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1845679

出版时间2023-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500页

定价128元

货号105_9787521845679

上书时间2024-04-13

鑫誠書苑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章 近代中国地方债务的兴衰

节 近代中国地方内债的变迁

第二节 近代中国地方外债的轨迹

第三节 近代中国市政公债发展概况

第二章 近代中国地方债务全景分析

节 近代中国地方债务成因分析

第二节 近代中国地方债务来源分析

第三节 近代中国地方债务用途分析

第四节 近代中国地方债务的发行与管理

第五节 近代中国地方债务的整理和换偿

第三章 近代中国地方债务分省分析

节 近代湖北省地方债务

第二节 近代四川省地方债务

第三节 近代福建省地方债务

第四节 近代上海地方债务

第五节 近代江苏省地方债务

第六节 近代浙江省地方债务

第七节 近代江西省地方债务

第八节 近代河北省地方债务

第九节 近代云南省地方债务

第十节 近代广东省地方债务

第十一节 近代安徽省地方债务

第十二节 近代山东省地方债务

第十三节 其他省份地方债务

第十四节 各省地方债务整体分析

第四章 近代中国地方债务与地方银行业

节 近代中国地方银行业的发展

第二节 近代不同时期地方银行与地方债务互动

第五章 近代中国地方债务与地方商会商民

节 在公债问题上对商会的态度和方式

第二节 商会对公债劝募政策的态度及对策

第三节 商民对公债募集命令的态度和变通

第四节 个案分析:直隶善后短期公债——、商会、商民三方博弈

第五节 、商会、商民围绕公债发行的博弈:基于“胆小鬼”博弈模型分析

第六章 近代中国地方债务与央地财权事权

节 近代央地两税划分与地方债兴衰

第二节 集权分权纠葛与对地方举债权控制力衍变

第三节 财权事权错配与近代央地两税收支权责划分

第七章 近代中国地方债务的规律与启示

节 近代中国地方债务的规律

第二节 近代中国地方债务的得失

第三节 近代中国地方债务的启示

主要参文献

附录:晚清民国时期省(含特别市)公债统计表

后记

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地方债务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对近代地方债务情况进行研究。
绪论。本部分首先阐释了近代地方债务问题的研究缘起和理论现实意义。运用经济学的债务理论对中国近代地方债务界定内涵和外延。本部分从和国外、民国时期和今人著述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文献综述。
章近代地方债务兴衰。本部分分别概述了近代中国的地方内债和地方外债。地方外债主要发生在晚清和北洋时期,主要包括以地方名义举借的用于对内对外战争和政费开支的军政外债和用于维持官办企业、息金融风潮等实业外债。
第二章近代地方债务全景分析。这是书稿的主体部分。包括成因分析、来源分析、用途分析、发行与管理、整理和偿还。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危机的形成与深化、近代金融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近代法律条件的逐渐具备是近代地方债务产生的背景条件。但主要成因仍是债务背后各历史时期财权、事权的博弈比较。
第三章近代地方债务与近代银行业。本部分论述了晚清时期银行为地方服务、北洋初期银行为的出纳,北洋中后期银行独立、国民时期银行与合一的历程。展示了地方银行业如何经营地方公债,两者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地方债务对当时的金融市场的影响。
第四章近代地方债务与商会商民博弈。公债的核心环节即在于怎样募集发行出去。近代地方发行公债与地方商会组织、同业公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公债可依赖的对象,便是各地商会组织和同业公会组织,商会和同业公会也都成为承销公债的主体。
第五章近代地方债务分省分析。因各省的军事、政治和经济背景的差异,在民国时期地方债务的举借在各省的表现千差万别,特点迥异。
第六章近代中国地方债务的结论与启示。本部分结了近代中国地方债务的运行规律,重点从与地方财力事责分配、地方债务筹措方式、地方债务管理机制、加强信用等方面提出对我国当前地方债务的有益启示。

作者简介:

本书稿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对近代地方债务情况进行研究。绪论。本部分首先阐释了近代地方债务问题的研究缘起和理论现实意义。运用经济学的债务理论对中国近代地方债务界定内涵和外延。本部分从和国外、民国时期和今人著述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文献综述。章近代地方债务兴衰。本部分分别概述了近代中国的地方内债和地方外债。地方外债主要发生在晚清和北洋时期,主要包括以地方名义举借的用于对内对外战争和政费开支的军政外债和用于维持官办企业、息金融风潮等实业外债。第二章近代地方债务全景分析。这是本书稿的主体部分。包括成因分析、来源分析、用途分析、发行与管理、整理和偿还。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危机的形成与深化、近代金融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近代法律条件的逐渐具备是近代地方债务产生的背景条件。但主要成因仍是债务背后各历史时期财权、事权的博弈比较。第三章近代地方债务与近代银行业。本部分论述了晚清时期银行为地方服务、北洋初期银行为的出纳,北洋中后期银行独立、国民时期银行与合一的历程。展示了地方银行业如何经营地方公债,两者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地方债务对当时的金融市场的影响。第四章近代地方债务与商会商民博弈。公债的核心环节即在于怎样募集发行出去。近代地方发行公债与地方商会组织、同业公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公债可依赖的对象,便是各地商会组织和同业公会组织,商会和同业公会也都成为承销公债的主体。第五章近代地方债务分省分析。因各省的军事、政治和经济背景的差异,在民国时期地方债务的举借在各省的表现千差万别,特点迥异。第六章近代中国地方债务的结论与启示。本部分结了近代中国地方债务的运行规律,重点从与地方财力事责分配、地方债务筹措方式、地方债务管理机制、加强信用等方面提出对我国当前地方债务的有益启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