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的智慧:插图鸟类学史 生物科学 (英)蒂姆·伯克黑德
  • 鸟的智慧:插图鸟类学史 生物科学 (英)蒂姆·伯克黑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鸟的智慧:插图鸟类学史 生物科学 (英)蒂姆·伯克黑德

30.7 2.4折 128 九五品

库存4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蒂姆·伯克黑德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71656

出版时间2019-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15页

定价128元

货号305_9787100171656

上书时间2024-04-12

鑫誠書苑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正版特价书籍
商品描述
目录:

中文版序

1.从民间传说到事实――约翰?雷与鸟类学
2.眼见非实――从卵到维鸟
3.为生命而准备――本能与智能
4.幻象终将消逝――大迁徙的浮现
5.点亮探索之路――光与繁殖周期
6.野外研究创新――领域的发现
7.林中合唱者――鸟鸣
8.微妙的衡――别
9.达尔文否认的事实――不忠
10.堕落导致衰亡――繁殖与寿命
后记
关于插图的说明
注释
参文献
术语表
译名对照表

内容简介:

本书囊括了有关鸟类的各方面知识,从鸟蛋到鸟的繁殖,从领域行为到鸣唱、迁徙等;与此同时,还追溯了几百年以来人们是如何克服偏见和未经验证的“常识”,逐步获取知识和洞见的。本书从人类对鸟类和自然的兴趣出发,以100多幅精选的优美插图为轴,将整部鸟类科学史贯穿起来,深入浅出地揭示了自人类初接触鸟类直至现代鸟类学诞生与蓬勃发展的历史脉络。

作者简介:

蒂姆?伯克黑德是英周谢菲尔德大学动物行为学和科学史专业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涯中,他曾前往世界各地去了解鸟类的生活。伯克黑德曾经为独立报新科学家和bbc野生动物杂志撰写文章。他近期新出版的作品包括鸟类的智慧:插罔鸟类学史、与另外两位作者合著的一万种鸟:达尔文以来的鸟类学以及的事物:鸟蛋内外等书。

精彩内容:

1.从民间传说到事实――约翰?雷与鸟类学    想象一下,你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上:常生活不是依靠逻辑和常识,而是笼罩在恐惧、迷信和经常用鸟来传达旨意的“上帝”的之下。在这里,看见一只落单的喜鹊意味着厄运临头;听见渡鸦叫则大限将至;仅仅在燕子巢中找到的一种特殊的石头能使盲人复明;把鸽子的涂在女的裙子上,能让她们爱上你;吊在丝线上的死翠鸟能当风向标。翠鸟具有魔法的力量,能预测风暴的来临并迎风飞翔,所以直到现在,在英国和法国的很多农家还能找到这种可怜的小鸟的干尸。    此类奇幻的观念曾根深蒂固,直到17世纪初才开始有人质疑这些说法。弗朗西斯?培根(franci bacon)是革新的生力军,他强调实验和证据才是可靠的知识来源。住在诺维奇的鸟类学家托马斯?布朗爵士(irthoma browne)也热切地倡导新的思维模式,他恰巧也是约翰?雷的朋友。布朗于1646年出版的常见错误(eudodoa epidemica)是一部佳作,书中宣扬讲求证据的全新科学方法,提倡用仔细设计的实验来验证以翠鸟为风向标之类的坊间传说。    布朗设计了一个简单而巧妙的实验:把两只死翠鸟并排挂在一起,如果它们各自指向不同的方向,传说不攻自破了。布朗是新派博物学家的代表,他对雷也有很深的影响。雷曾写道:    吾等不可尽信书,固步于他人著说易使人轻信谬论而薄于事实;凡所能及,吾等皆当亲身格物,纵览群书亦当善草木    要想弄清雷所说的“尽信书”是什么意思,你只需去剑桥大学动物学系的牛顿博物馆看一看。在博物馆的深处有一座大铁笼(实在没有更好的词来形容了),内藏卷铁浩繁的鸟类学书籍珍本。这些书曾是1纪初剑桥动物学系主任、鸟类学家艾尔弗雷德?牛顿(alfred newton)的收藏,它们几乎涵盖了整个鸟类学的历史。在一个单独的架子上,放着几册巨大的、皮面精装的书卷,出自16、17世纪,极为珍稀、易损而且价值连城,让人简直不敢伸手翻阅。这些都是按年代顺序排列的皮埃尔?贝伦(pierre belon)、康拉德?格斯纳(conrad gener)、乌利塞?阿尔德罗万迪(ulie aldrovandi)和约翰?强斯顿(john jonton)所著的鸟类学百科全书。旁边紧挨着的架子上,则是雷所著的百科全书。    要知道,当时人们对鸟类的了解其实非常有限,可这些书为何都如此大部头,到底贝伦和他后面那些作者挖出了多少可写的东西?实际上,其中大部分都是奇谈怪论。格斯纳和阿尔德罗万迪的著作格外令人迷茫。当然,书中部分内容还是符合当代鸟类学认知的,但这些内容几乎被一大堆现在看来既不是鸟类学也不是博物学的糟粕给掩埋了,得费一番工夫才能找到。    这些早期作者所记述的内容主要来自两个渠道。其一是亚里士多德,所有知识的源泉,几乎没人敢反驳;其二是当时横扫欧洲的新潮流――隐喻之说(emblem),其起源则是中世纪动物寓言集。    p1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书籍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