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吹麦浪 中国现当代文学 陈玺
  • 风吹麦浪 中国现当代文学 陈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风吹麦浪 中国现当代文学 陈玺

25.4 5.1折 49.8 全新

库存4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玺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93089

出版时间202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348页

字数260千字

定价49.8元

货号304_9787536093089

上书时间2024-04-06

鑫誠書苑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继一抹沧桑塬上童年之后,全新长篇力作,复原青春记忆。致敬时代和世事磨砺中生命的馈赠。成长路上,课堂没有教给你的道理,社会和岁月会教给你。

目录:

《风吹麦浪》无目录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古旧苍凉的渭北塬上,一群渴望走出农村,迈向城市的年轻学子的成长故事。一同走过中学时代的男女,在时代浪潮和各自的命运驱使下,涅槃成长,走向了不同的人生。对城市生活的向往,驱使们在奔跑的路上,尽情挥洒了各自的青春与汗水;在成年后回首,故乡依然是他们生命中不变的底。

作者简介:

    陈玺,1966年生,1989年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华南师大任教,执迷于科学哲学,发数篇。现任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6年出版长篇小说暮阳解套,2007年出版长篇小说一抹沧桑(均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中国作家刊发中篇小说菜籽案,电影文学剧本油菜花开,长篇小说一抹沧桑;在北京文学刊发中篇小说雪域情殇(小说选刊);在作家发表小说一抹烟尘(小说选刊刊载);在飞天发表塬上卜师;在延河发表一路向西。2018年入选东莞市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艺起来——东莞文艺名家推广计划”。

精彩内容:

    开春三月,渭北塬上淅淅沥沥地下了几场雨,蛰伏了一个冬季的麦苗铆足劲,一气蹿到了抽穗扬花的孕期。村民们分开密实的麦秸,踩着田垄,戴着草帽,弯着腰拔掉和麦子一起抽穗的燕麦。
    这是槐树寨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的季麦子。村民们将多年在生产队积蓄的没有释放的能量,挥洒在承包地里,期望改变缺吃少穿的子。生产队时,大家都认为自家的贡献大,村民们心里较着劲,默默地在用庄稼的长势证明自家确实吃了亏。
    夕阳西下,几个村民蹲在东边的地头。微风中摇摆的麦穗,白中泛绿,娇的花絮,索啦啦坠在穗上,稀拉的蜜蜂嗡嗡着游弋其间。村头槐树上好久没吱声的高音喇叭,刺啦刺啦着。大队书记放下茶缸,对着麦克风拍着,咳咳几下,噗噗吹了几下,宣布公社初中会的结果,槐树寨初中二年级的数学,有七个同学进了前十名,顺文的物理全镇。大队组织锣鼓队,要给获奖的家送奖状。
    老五正在拔草,褐的塌塌草帽和半人高的麦秸,将他弯着腰的头,隐在麦丛中。他拔着草,没在意喇叭里说的是什么。听到顺文的名字,田头的人站起来,挥着草帽,对着他五伯、五爷地叫着。他缓缓地直起腰,抬头摘下草帽,解开对襟的衣扣,扇着草帽,听到孙子得奖了,他抹着眼角的眼液,瞅着西沉的晚霞,露出了笑容。
    前些年六一节,镇上都要组织学校巡游,那是沉寂的塬上喧闹的子。每个学校前面都是穿着军装的锣鼓队,后面跟着红旗方队,很后面是系着红领巾,穿着白上衣和蓝裤子,手里摆动着红纸花的。队伍进村,全村老少密密麻麻挤在街道两边,有的站在粪堆上,有的蹲在柴草垛子上,瞅着缓缓行进的队列,找着孩子英武的身姿。
    锣鼓队进村的时候,村民们好像找到了几年前的感觉,纷纷走到门前看热闹。几个敲着锣鼓,后面跟着大队书记和初中的刘校长。到了老五家门,锣鼓队停了下来。老五在门前迎接,他赶紧举起早已准备好的金丝猴,抖着派给书记、老师和周围的邻里。顺文的父亲春晖是教师,不在家,这样的场面落在老五头上。顺文害羞地跟着爷爷,见到老师,低着头,手握着衣角,晃着身子,脚拨着地上的土块。
    刘校长将两张奖状颁给老五,摸着顺文的头说:“要了个好孙子。顺文爱思,有灵气,得好好培养!”
    老五笑着接过奖状,应道:“附近的人都知道,刘老师教书好,带的算术一下子拿了七个奖!”
    摸着耳背夹着的,举着冒着烟的烟杆,刘老师笑着说:“都是娃们争气!”
    槐树寨的学校原来是个接近小学。几个自然村都有小学,五年级集中在这里读。后来,小学有了六年级,在接近小学续多了一年。六年级,要到公社读初中的时候,公社决定将“完小”升格为带有初中部的学校,刘永仁老师从县上很北边的乡镇调过来任校长。
    刘永仁老师一米六五左右的个头儿,四十多岁,身体瘦弱,花白的头发像堆钢丝盘在头上,泛黄的苦瓜脸上布满了褶子,时垂着,昂起头笑的时候,褶子在肌肉的带动下,便会抖动着翘起。他手里是攥着根烟锅,惯低着头,在校园和外面的水渠上踱步,白的的确良衬衣和用尿素袋子染做成的蓝裤子,皱巴巴地在微风中飘动着。
    上课铃响了。场和菜圃早读的,收起书本,前后进了教室,翻腾着书包和抽屉,按着课表的排序,拿出数学书。刘老师不紧不慢地拿着三角尺和粉笔盒,抽着旱烟,站在教室门,将教具放在窗台上。第二遍铃响,他走上讲台。们起身站立。刘老师放下教具,在教桌的腿上磕掉烟灰,手摸着下巴,在讲台上低头踱了几个来回,他突然抬起头问:“泉水流动的时候,是咋响的?”
    塬上的娃见过渠里和涝池里的水,没见过泉,更没有听过泉水响。这时娃们听到收音机里传来泉水叮咚响的歌声,呆愣愣的娃们齐声地说:“叮咚响!”
    刘老师摆着手,笑着说:“不对,泉水咋响分成冒出来的时候和流淌的时候。”顺文到学校门前水渠的窝水,蹲着琢磨了好久,泉水冒出的时候,和窝水一样,应该是咕咚咕咚地响。流淌的时候是哗哗响,遇到落差,下面有池子,便是咕咚的声响。
    没上课的老师,坐在宿舍门前的台阶上,打开收音机。泉水叮咚响的歌声飘了过来。同学们闻声扭头,嘿嘿笑着。刘老师拿起教杆,轻轻地敲了几下,说:“你们都是些娃娃,千万不要认为书上和收音机里的东西,都是对的。自己要想想,想通了,再把知识放入脑袋。想不通,得弄个明白!”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