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众心理学 散文 余秋雨
  • 观众心理学 散文 余秋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观众心理学 散文 余秋雨

14.6 2.8折 52 全新

库存46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余秋雨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46958

出版时间2021-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59页

定价52元

货号729_9787559646958

上书时间2024-04-04

鑫誠書苑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余秋雨直接授权,定制定稿合集。
历时数年,逐字修订,二十余部代表著作全数囊括,从内容到装帧,每个细节均由余秋雨亲自把关。
观众心理学为中国戏剧审美心理研究的开山之作,上世纪八十年代问世以来,广受,至今盛名不衰。由于理论格局的别开生面、孤标独立,本书曾在一批高层学者的强力下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不仅奠定了余秋雨学术著作通俗化的写作特点,还成为广大艺术表演类生、大学表演类、艺术从业者及爱好者的重要参作品。
任何名家名作要想流传后世,必然要走过艰难的路程。
艺术作品的留存史,比艺术作品的发生史更加重要。那么多作品问世,为什么只有这些能留存下来?这与民族的深层心理有关,与社会的变迁有关,其间又沉潜着一部部有关抗击人们厌倦、赢得时间青睐的心灵探索史。可惜历来的史家缺少这种视角,只知记录一部部作品的问世,无视它们问世后的万般沧桑,更无视人们围绕着它们的命运所做的各种努力。
其实,艺术的可贵,人类的坚忍,很大一部分体现在这些沉潜着的心灵探索史之中。

目录:

心理美学引论

一 什么是心理美学

二 心理美学的立足点

三 对“观众”的误解

四 “正常观众”

五 心理美学的首要范畴

六 心理美学中的悲剧美和喜剧美

七 悲剧美为何发生转型

八 喜剧美为何不适合情感投入

九 这一对范畴融合了

十 又从心理学通达了哲学

十一 审美心理机制

十二 以“注意”为例

十三 随意注意

十四 屏风之争

十五 心理空间

本论 观众审美心理

章 学理基础

一 心理研究是一种思维升级

二 接受美学与心理学相遇

三 接受美学的基本思路

四 期待视域

第二章 综合的心理需要

一 心理需要的度对象化

二 心理需要的第二度对象化

三 心理定式

第三章 反馈流程

一 反馈的意义

二 集体心理体

三 剧场内的多角反馈

四 剧场内外的反馈

第四章 观众的感知

一 特殊的强度

二 变异

三 感知真实

四 感知力度

第五章 观众的注意力

一 注意力的引起

二 注意力的持续

三 注意力的分配

四 注意力与故事结构

第六章 观众情感的卷入

一 戏剧情感的特点

二 观众情感的卷入过程

三 负面情感和复杂情感

四 共鸣

第七章 观众的理解和想象

一 观众渴求理解

二 理解的层次

三 想象

第八章 心理厌倦

一 适应与厌倦

二 对比心理程序

三 保留剧目

余秋雨大事记

内容简介:

几乎美学著作,是当头提出一个问题:“美是什么?”
美的定义可长可短,但都因艰辛概括、拼凑概念,似乎什么都包罗了,结果却毫无价值。更严重的是,这种理论把人世间大量丰富多彩的美,全都变成了同一源头的概念衍生物。试想,要把狂风暴雨中的惊魂夜海、古代的秋波一闪、百岁的临终握手、大漠莽原的孤狼长嚎、宋词格律的仄调整全都概括成同一个美的定义,有可能吗?有必要吗?有意义吗?
如果硬要概括,那么,美从一开始走向了不美。所以,不如把问题的重心从“什么是美”转移到“为什么让人感到美”。这个问题,把美的接受者当作了主体。
我们应该反过来,先从根子上探测观众接受时的心理反应,从中建立新的美学。观众心理学的立足点是研究接收者(即观众、听众、读者)的心理反应,由此推断艺术创作要遵循哪些心理规则,并逐一证明,所有的艺术措施其实都来自观众接受时的心理元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