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量技术基础 计量标准 张文娜,熊飞丽
  • 计量技术基础 计量标准 张文娜,熊飞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计量技术基础 计量标准 张文娜,熊飞丽

12.9 3.3折 39 全新

库存117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文娜,熊飞丽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8062816

出版时间2013-07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16

页数252页

定价39元

货号811_9787118062816

上书时间2024-04-02

鑫誠書苑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绪论
1.1 计量学及其分类
1.1.1 几个基本概念
1.1.2 计量学研究的内容
1.1.3 计量学的分类
1.2 计量的产生与发展
1.3 计量的特点、作用和意义
1.3.1 计量的特点
1.3.2 计量的作用与意义
1.4 国际计量组织简介
思题

第2章 量和单位制
2.1 量和量值
2.1.1 量的概念和分类
2.1.2 量值的概念
2.2 单位和单位制
2.2.1 计量单位
2.2.2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2.2.3 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
2.2.4 量纲
2.3 国际单位制
2.3.1 国际单位制的优点
2.3.2 国际单位制的构成
2.4 我国的定计量单位
思题

第3章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3.1 误差的基本概念
3.1.1 误差的定义及表示
3.1.2 误差来源
3.1.3 误差分类
3.1.4 表征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
3.2 误差的基本质与处理
3.2.1 误差
3.2.2 系统误差
3.2.3 粗大误差
3.2.4 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步骤
3.3 测量的不确定度
3.3.1 测量的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
3.3.2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3.3.3 测量的不确定度的合成
3.3.4 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
3.4 二乘与回归分析
3.4.1 二乘
3.4.2 回归分析
思题

第4章 计量器具及其特
4.1 计量器具的分类和特点
4.1.1 计量器具按结构特点分类
4.1.2 计量器具按计量用途分类
4.2 计量器具的主要特
4.2.1 计量器具的静态特
4.2.2 计量器具的动态特
4.3 计量器具的组成和选用
4.3.1 计量器具的组成
4.3.2 计量器具的选用
思题

第5章 测试与计量方
5.1 直接计量和间接计量
5.1.1 直接计量
5.1.2 间接计量
5.2 基本计量和定义计量
5.2.1 基本计量
5.2.2 定义计量
5.3 直接比较计量和替代计量
5.3.1 直接比较计量
5.3.2 替代计量
5.4 微差计量和符合计量
5.4.1 微差计量
5.4.2 符合计量
5.5 补偿计量和调换计量
5.5.1 补偿计量
5.5.2 调换计量
5.6 中介源测试计量
5.7 静态计量和动态计量
5.8 通过被测量的重建进行测量的方
5.9 其他计量方
思题

第6章 量值传递和溯源
6.1 概述
6.1.1 量值传递和溯源的概念
6.1.2 量值传递、溯源及保证量值准确一致的基础
6.1.3 量值传递与溯源体系
6.2 量值传递与溯源的方式
6.2.1 用计量基准及计量标准进行逐级传递
6.2.2 用发放标准物质进行量值传递
6.2.3 用计量保证方案进行量值传递
6.2.4 用发标准信号进行传递的方式
6.3 量值传递的主要方
6.3.1 计量检定
6.3.2 校准
6.3.3 比对
6.4 计量检定系统表及计量检定规程
6.4.1 计量检定系统表概述
6.4.2 计量检定规程
思题

第7章 几何量计量
7.1 几何量计量的基本概念
7.1.1 几何量的概念及特点
7.1.2 几何量计量的几个基本原则
7.2 长度计量
7.2.1 米的定义和复现
7.2.2 长度计量的标准器
7.2.3 长度计量的基本技术
7.3 角度计量
7.3.1 角度单位的定义和复现
7.3.2 角度计量的标准器
7.4 工程参量计量
7.5 纳米计量
7.5.1 纳米计量仪器
7.5.2 纳米计量中的传递标准
思题

第8章 力学计量
第9章 温度计量
0章 电磁学计量
1章 电子学计量
2章 时间频率计量
3章 光学计量
4章 声学计量
5章 化学计量
6章 电离辐计量
附录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01-1998)
参文献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16章,介绍了计量的基本概念、单位制、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计量器具的特评价及量值传递和溯源,阐述了10大计量专业知识的概要。

精彩内容:

章绪论 1.1计量学及其分类 1.1.1几个基本概念 1.定义 在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中国计量出版社,1993年版)中,只有“测量”的定义,而没有“计量”的定义。因此,国际上在某种意义上是把“计量”与“测量”看成是同一概念。 在我国的长期实践中,惯用“计量”一词。虽然可以把“计量”作为“计量学”的简称,但在我国计量界,对计量一词含义的理解与国际上“计量学”概念的定义不吻合。如果在通用计量术语中只取“计量学”一词,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许多不便。 经过多次讨论,我国专家学者们提出了许多见解,为进一步探索计量定义开阔了眼界。为适应中国国情,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在“计量学”、“测量”词目外,另增加了“计量”(metrology)词条,定义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同时在“计量学”和“测量”两个词义下,分别注明:“计量学有时简称计量”、“测量有时也称计量”,使三者反映的概念既有所区分同时又有内在的联系。“计量”定义更深化了“计量学”定义的内涵。以后若无注明,本文中的所有的定义均来自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在不引起误解的情况下,“计量学”可简称为“计量”,此时“计量”是指测量的理论和实践而不能仅仅是“一组作”,讲到相应的“作”,是特定目的的测量,包括“检定”、“校准”、“定值”、“定度”、“标定”等。专门从事测量理论研究与应用工作的机构称为计量院、计量所、计量站、计量室等,其工作人员称为计量人员、计量检定人员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