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 中国现当代文学 袁凌 新华正版
  • 世界 中国现当代文学 袁凌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世界 中国现当代文学 袁凌 新华正版

13.3 2.3折 58 全新

库存6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9227

出版时间2018-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352页

字数267千字

定价58元

货号700_9787508689227

上书时间2024-02-24

鑫誠書苑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金宇澄、李敬泽、梁鸿阅后中国非虚构写作领物、新京报2017年度青年作家袁凌新作“被选中的罪人”,匍匐大地的书写,继青苔不会消失之后,袁凌首部中篇小说集只要世界上还有后一个穷人,青苔便不会消失被世界击倒之后,他们决心重建自己的生活这不只是一本书,而是重新认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入

目录:

世界/001
雪落/073
田园/105
歌郎/151
猎鱼/207
伐木/251
旅行/283
大路/319
转山/349

内容简介:

世界是袁凌的首部中篇小说集,包括世界雪落田园歌郎猎鱼转山等九个故事。书中有以哭死人为业的“歌郎”,有同山林和命运搏斗的伐木工,有在耶稣身上寻找希望的村落,有颠沛半生的先生看似边缘又无人问津的他们,却活出了一个个民间传奇。在青苔不会消失之后,袁凌依然将目光投注在底层人物的身上,通过描写他们的命运,展示出一幅艰难而又充满希望的乡村图景。

作者简介:

袁凌,1973年生于陕西利。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有名作家、记者。曾获得2012、2013腾讯年度特稿和调查报道奖,暨南方传媒研究两届年度致敬。在花城上海文学小说界作家天涯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数十万字。已出版青苔不会消失我的九十九次我们的命是这么土从出生地开始等书,其中,青苔不会消失获好书榜2017年度十大好书、2017新京报腾讯年度华文好书暨年度致敬作家。另曾获得腾讯书院文学奖2015年度非虚构作家,归园雅集2014年度散文奖等。世界是其首部中篇小说集。

精彩内容:

    世界
        刘树立听到了那股凉水的声音,刚过石拱桥不远。
        石拱桥没有拆掉修成水泥桥。在桥头下车,车路算坐完了,这是刘树立坐过的很长的路,后来他接近失去了感觉,任凭自己被带往什么地方。刘树立像是一架梯子被弟弟扶下来。但是脚底接触到石拱桥,一种坚硬却带着湿润的细致感觉传来,像是一缕线进入了心里,心思开始搜索是什么,忽然知道是青苔。
        青苔还好好地生在没经多少车辗过的石拱桥面上。一时间,青苔绵绵匀净的样子出现在眼前,回到了眼睛干净的年轻时候。
        这是几个月以来刘树立清晰看见的样东西,却来不及看清,弟弟已经扶他走完了石拱桥。桥头是下坡路,转着弯绕过了几家人户,听到人说“回来了”,声音不高,似乎透着没有说出来的很多话,弟弟以同样的声音作答。刘树立不想这是谁的声音,虽然声音很熟悉,少一用力可够及。转过沟很后一户人家的屋角,泉水滴注的声音忽然出现在耳里,像它是从耳朵深处拿出来的。
        声音是在水泥盖子的里面,水池底部的沁水。水池是沟几户人家合砌,商量的时候分派钱粮和劳力,还是请的刘树立主持。
        砌池子之先,这股水是从草莓坡上的一个小洞里流出来的,小洞周围的土很黏,里面露出黑火石,水一点没沾上土气。水顺着草莓坡打开了一条豁,在陡的地方有点飞起来,打湿了周围的草莓花,在坡下路边汇成一个水潭,又越过了道路落下竹园溪。竹园溪刚刚接纳了小溪自己也落人大河了。
        往年刘树立上学的时候,来去一气跑累了,上沟下沟在这里喝水,歇气。草莓熟的时候,可以着吃被水打湿的早草莓。秋过还会有掉下来的核桃,泉声随风变细。刘树立长大成.人的几十年里,它没有变化,水流不大也不小,人们修拖拉机路也只是在路面上稍微给它留了个凹槽,用不着涵洞。水池扣好之后,泉眼和声音被封住,泉水通过胶管子流去了几家人户,成了龙头里的自来水。但是在水池的底部,它从什么的缝隙沁出,保留着声音和跟脚泥土的湿润。
        沁水声很小,刘树立上次出门,还以为池子严丝合缝,眼下却清晰流利地听见。医生说,视力失去之后,器官会进行补偿,听力会变得更灵敏。在山西刘树立并没有感觉到。连矿井前几天被炸的响声,他也没有听见,直到后来老板来说,煤矿不让开了,连工棚也要拆,你跟弟弟回老家吧。
        忽然想起来刚才打招呼的人,是当时请他主持修池子的,有姜老二和杨世伦。那个喉咙有点粗的是杨世伦,经常唱丧鼓的,他大概想走上前来说两句话,走了两步又和他的话一起哽住了,有什么挡住了他。他们几家都在沟上,是三队的,过了这股凉水的界,真的进沟了。
        刘树立坐在火屋里。
        屋子里很暖和,比山西暖得多。刘树立知道这是坐在土墙房子里。身下的凳子也是他熟悉的,磨光了的硬硬的感觉,面前有火炉的热力。但是火炉离得多远不知道,那些土墙在附近,有一堵在身后,却也不知确切在哪里,是从开在哪里的门进来。没有一丝亮光,一丝也没有,他的眼睛被扣在两个锅底了,锅底那样完整,像是造酒的天锅和地锅,找不到接缝隙,正是这个让人绝望。他知道,也许在他的对面,墙上开有一扇窗户,不大,是他亲手从墙里掏出来的。可是这些事情离得很远,是不是真有?
        除非起身去摸一摸,可是中间地上很远,隔着火炉。他离那扇可能的窗户有一块地那样远。是在自己的家里吗?或者只是被人放在一个随便有火炉的地方?
        弟弟把他放在了家里也走了,回了他自己的家。老婆和还小的幺女儿接手了刘树立,把他落在火屋里的椅子上。他可能已经在这把椅子上坐了很多天,比他在山西呆得还要长久。老婆在做什么,动作很慢,自从他受伤,她的动作慢了下来,也许是一种慢动作。她没有说话,他有时觉得想找到和捉到她的声音,她却躲着。只有幺女儿的是清脆的。
        在山西的病房里,她的话来得少了,明显比出事以前少得多,在什么地方掐掉了。
        “你能不能看见啥子。”手术拆线之后,她扶着刘树立经过窗,是这样说。“眼前有点啥子。”
        “有光线。”起初刘树立答话。他仰着头,追着自己左眼前的那点光感。
        “能看见啥子不。”
        妻子伸手到他眼前。
        刘树立看不见。晃着也看不见。心里想到那是手,可是连一点点也看不见。
        后来她不伸手了。后来那光线越来越弱,接近消失了。医生说没希望了,也不让扶着刘树立游了。原来是说不能多睡,要走动。(p4-6)

精彩书评:

作家袁凌曾以为题而书写,但他更关注如何生——生活,生存,生息。他自命为“被选中的罪人”,谦卑地匍匐于大地之上,他的书写,提醒我们这个繁华时代下的深层病灶,那些被遮蔽的“卑微者”、“局外人”,如何被冷落无视。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都关乎你我,只要世上还有一个穷人,青苔便不会消失。——2017新京报腾讯年度华文好书暨年度青年作家致敬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