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的观念从现代到后现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电影的观念从现代到后现代

书号:9787504368324;作者:孙燕 著;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4 九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燕 著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0-05-04

乐淘淘书屋888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电影的观念从现代到后现代
定价:32.00元
作者:孙燕 著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504368324
字数:212000
页码:22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影的观念从现代到后现代》主要内容包括:电影艺术的诞生、电影不是戏剧,也不是文学、先锋派的审美话语、形式的拜物教、当场抓住的自然、作为表意符号、“主体一位置”理论、作为文化实践等。
目录
序导论 从第七艺术到文化实践:电影观念的当代嬗变章 电影艺术的诞生一、电影的先驱二、银幕上没有艺术三、一种新艺术的诞生第二章 电影不是戏剧,也不是文学一、电影理论的创始者二、电影摄影机会撒谎三、电影的思想和心理四、“可见的人”第三章 先锋派的审美话语一、现代主义与电影先锋派二、“上镜头性”三、银幕上的绘画四、视觉交响乐五、电影是表现不是再现第四章 形式的拜物教一、“有意味的”形式:爱森斯坦与蒙太奇二、“偏离现实的”形式:爱因汉姆与《电影作为艺术》三、“唯美的”形式:好莱坞风格与技术主义第五章 当场抓住的自然一、写实主义传统二、“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三、安德烈·巴赞:探究现实四、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复原现实五、记录现实≠现实主义第六章 作为表意符号一、结构主义与语言学二、电影观念的语言学转向三、麦茨:一种表意符码第七章 “主体一位置”理论一、精神分析学的三个核心概念二、“想象的能指”三、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四、电影的意识形态五、视觉快感与性别政治第八章 作为文化实践一、法兰克福学派的遗产二、英国文化研究的启示三、一种话语实践四、政治的摄影机五、影片是艺术,电影是工业(代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孙燕,河南安阳人,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副教授,英国考文垂大学(Coventry University)电影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影视理论与批评,当代影视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反对阐释:一种后现代的文化表征》(2007)及专业教材《艺术概论教程》(合著,2009);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在研青年项目1项;主持完成浙江省社科联重点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
序言
序导论 从第七艺术到文化实践:电影观念的当代嬗变章 电影艺术的诞生一、电影的先驱二、银幕上没有艺术三、一种新艺术的诞生第二章 电影不是戏剧,也不是文学一、电影理论的创始者二、电影摄影机会撒谎三、电影的思想和心理四、“可见的人”第三章 先锋派的审美话语一、现代主义与电影先锋派二、“上镜头性”三、银幕上的绘画四、视觉交响乐五、电影是表现不是再现第四章 形式的拜物教一、“有意味的”形式:爱森斯坦与蒙太奇二、“偏离现实的”形式:爱因汉姆与《电影作为艺术》三、“唯美的”形式:好莱坞风格与技术主义第五章 当场抓住的自然一、写实主义传统二、“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三、安德烈·巴赞:探究现实四、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复原现实五、记录现实≠现实主义第六章 作为表意符号一、结构主义与语言学二、电影观念的语言学转向三、麦茨:一种表意符码第七章 “主体一位置”理论一、精神分析学的三个核心概念二、“想象的能指”三、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四、电影的意识形态五、视觉快感与性别政治第八章 作为文化实践一、法兰克福学派的遗产二、英国文化研究的启示三、一种话语实践四、政治的摄影机五、影片是艺术,电影是工业(代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燕 著
  •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3
  • 版次 1
  • ISBN 9787504368324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1页
  • 字数 21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电影的观念从现代到后现代》主要内容包括:电影艺术的诞生、电影不是戏剧,也不是文学、先锋派的审美话语、形式的拜物教、当场抓住的自然、作为表意符号、“主体一位置”理论、作为文化实践等。
【作者简介】
  孙燕,河南安阳人,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副教授,英国考文垂大学(CoventryUniversity)电影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影视理论与批评,当代影视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反对阐释:一种后现代的文化表征》(2007)及专业教材《艺术概论教程》(合著,2009);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完成浙江省社科联重点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研究课题多项。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
【目录】

导论从第七艺术到文化实践:电影观念的当代嬗变
第一章电影艺术的诞生
一、电影的先驱
二、银幕上没有艺术
三、一种新艺术的诞生

第二章电影不是戏剧,也不是文学
一、电影理论的创始者
二、电影摄影机会撒谎
三、电影的思想和心理
四、“可见的人”

第三章先锋派的审美话语
一、现代主义与电影先锋派
二、“上镜头性”
三、银幕上的绘画
四、视觉交响乐
五、电影是表现不是再现

第四章形式的拜物教
一、“有意味的”形式:爱森斯坦与蒙太奇
二、“偏离现实的”形式:爱因汉姆与《电影作为艺术》
三、“唯美的”形式:好莱坞风格与技术主义

第五章当场抓住的自然
一、写实主义传统
二、“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
三、安德烈·巴赞:探究现实
四、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复原现实
五、记录现实≠现实主义

第六章作为表意符号
一、结构主义与语言学
二、电影观念的语言学转向
三、麦茨:一种表意符码

第七章“主体一位置”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的三个核心概念
二、“想象的能指”
三、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
四、电影的意识形态
五、视觉快感与性别政治

第八章作为文化实践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遗产
二、英国文化研究的启示
三、一种话语实践
四、政治的摄影机
五、影片是艺术,电影是工业(代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