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稀正版 呈现文物价值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作品集 ( 未开封 硬精装 重5 公斤)
  • 珍稀正版 呈现文物价值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作品集 ( 未开封 硬精装 重5 公斤)
  • 珍稀正版 呈现文物价值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作品集 ( 未开封 硬精装 重5 公斤)
  • 珍稀正版 呈现文物价值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作品集 ( 未开封 硬精装 重5 公斤)
  • 珍稀正版 呈现文物价值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作品集 ( 未开封 硬精装 重5 公斤)
  • 珍稀正版 呈现文物价值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作品集 ( 未开封 硬精装 重5 公斤)
  • 珍稀正版 呈现文物价值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作品集 ( 未开封 硬精装 重5 公斤)
  • 珍稀正版 呈现文物价值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作品集 ( 未开封 硬精装 重5 公斤)
  • 珍稀正版 呈现文物价值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作品集 ( 未开封 硬精装 重5 公斤)
  • 珍稀正版 呈现文物价值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作品集 ( 未开封 硬精装 重5 公斤)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珍稀正版 呈现文物价值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作品集 ( 未开封 硬精装 重5 公斤)

2098 630 九五品

仅1件

山东潍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旭光 主编

出版社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6817654

出版时间2004-03

版次一版一印

印刷时间2004-03

印数3千册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页数670页

定价630元

上书时间2017-12-0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倍受书法界瞩目的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览从2003年春天开始,征
稿到2004年春天在西安古城展出。历时一年,是历届国展工作周期最长
的一次,展览收到来稿36600余件,也是牵动全国书法作者最广泛的一
次。从这些数字上看,应该说此次国展基本上反映出了当代书法创作态
势和书法队伍的状况。同时也可以看出,经过20多年书法热的历程,当
代书法创作表现出了一定的稳定性,当代书法作者群体也日渐成熟,可
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当代书法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举世瞩目的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在古城西安
拉开了帷幕。为了亲眼目睹精品佳作,3月26日一大早,来自全国各地
的数万名书法界同仁及书法爱好者就汇集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门前,只见人
头攒动,摩肩接踵,盛况空前,吸引了过往行人驻足观看,闪光灯,摄
像机,让人目不暇接,其场景一点也不亚于大牌明星的演唱会。1000件
入展作品和其中100件获奖作品,凝聚着作者的心血与生命理想的追求
,凝聚着评委的劳动和汗水,凝聚着全国书界的期待,坦荡而真诚地展
现给大家,展现给祖国和人民。这1000件作品无言地诉说着一个真实,
无声地攒聚着一个亮点:“坚持传统,鼓励创新,多种风格”。这个亮
点闪耀着当今书坛思想统一、创作自由和审美共识的光芒。
  在享受成功和喜悦的时候,让我们回顾一年多来八届国展从筹备到
开展的经过,无不感慨这是对中国书法事业繁荣发展的一次综合性大检
阅。
                              改革从“申办”入手
  2003年1月24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发出了一个后来被人称为是“里
程碑”式的通知,通知陕西、吉林、河南、辽宁四个省的书协,“定于
2月19日在北京召开八届国展论证会,届时通过一定程序决定哪一个省
承办”;“为了使论证会有较充分的依据,决定组织考察组前往申请举
办的陕西、吉林、河南、辽宁四省进行考察。”之所以后来被人称为“
里程碑”,是因为从这一刻起,国展的举办地点选择再不是书协自己决
定,而是通过一系列程序:申办、考察、陈述、投票来决定了。这也意
味着,本届中国书协领导班子对国展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也从此开始

  最后投票12比8陕西争得了承办八届国展的主办权。
  申办,绝不仅仅是决定了展览的地点。从一开始准备申办,各个省
就调动了自己的积极因素。可以说,申办成了一场事先的准备和动员,
在还不知道能不能够自己主办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主办的准备。
                              高挚公正的大旗
  经过了征稿、动员、宣传,36630件作品涌到了西安。于是到了决
定八届国展成功与否的关键时刻——评选。
  怎样把优秀的人才选拔出来组成八届国展评委会?中国书法家协会
分党组为此想了许多办法,分党组的领导甚至有时为此彻夜不眠。评委
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荣誉。主席团的同志也动了脑筋,提出了不少好
的意见。沈鹏、刘炳森等都提出八届国展不能像以往那样有个别人决定
评委人选,由通过一定程序产生评委班子。刘炳森还多次与张飙交换意
见,力求从源头上解决这个一直困扰书坛的最大难题。张飙主持了多次
书协分党组会议,专门就如何通过民主产生评委的问题进行多次讨论。
最后制定了《八届国展评委产生办法和原则》。专门为评委产生制定了
一个《办法和原则》,也堪称史无前例。同时,把《办法和原则》公开
发表,召开座谈会公开征求意见。在一年一度的组联会上,这个文件又
被交到全国各省的驻会领导手里,再一次讨论和修改。这些以前从来没
有过的行动,充分表明了中国书协领导层对八届国展评委产生的重视,
也表明了要公开评委产生过程的决心。
  当时间运行到2003年12月24日,中国书协又采取了重大行动:在北
京蟹岛召开了投票选举八届国展评委候选人大会。候选人是中国书法家
协会评审委员会的全体委员近80人。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产生的38人,确
实是书界当前的活跃骨干人物,当天下午,中国书协分党组召开会议,
从38人中决定了22人担任八届国展的执行评委,与中国书协评委会领导
和有关领导共同组成八届国展评委班子。
  还有一个杜绝个人行为的有力措施:24日选举评委,27日即开始评
选。中间的3天时间,只够打点行装、上路。过去书界议论最多、意见
也最大的“评委事先辅导作者挣钱”,在这样的时间里,完全不可能了
。客观上,这也成了遏制腐败的措施。
                                规范艺术尺度
  八届国展的评选按书体分组进行评选。评选开始后,按书体分组悬
挂起作品,评委们更体会到了中国书协这一重大改革的好处:一是同种
书体的比较是科学的比较。过去混在一起评,评着行书忽然出现一件隶
书,尺度会产生把握不稳的情况。同种书体的比较就容易把握评选标准
;二是分书体评,可以不按省份分开来稿,要评到最后的统计才能知道
各省的数字,有利于真正按书法作品的艺术水平来评选;三是分了书体
,要想知道作品所属的省,就必须翻看作品背面了。这比按省分麻烦多
了。其实也有效地减少了本省评委保自己省作品的弊病。总之,分书体
评选,使得评委统一认识,统一评选标准变得容易。便于评委在评选中
坚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精神,包融创新意识较强,不同风格的作品,真
正把优秀作品推出来。
                                   强化综合素质
  评奖阶段现场创作、现场打分和素质考试,在2002年的“中国书法
兰亭奖”评奖时,采取过当时是史无前例的。八届国展的评奖,又一次
采取和完善了这一做法。90位选手集中在一个大厅里,同时进行书法创
作。当记者问及为何要采取现场创作、现场打分和素质考试这种方式时
,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飙回答说:“素质考试实际上是
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测验和中国古文水平的测验。这两样,对书家最终成
为一个抄书匠、还是成为一位书法大家,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在很大
程度上,这是书家艺术修养的必须内容,也是书家发展的后劲所在。”
  当代书法创作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完成了从书斋走向
展厅、从文人圈子走向大社会、从实用合一走向相对纯粹的书法艺术的
转换,书法的审美主体、创作观念、存在环境、审美方式的新变,必然
引起创作技法与形式的新变,这种新变在八届国展的作品中有着足够的
反映。和其它艺术一样,书法艺术的发展永无止境。要使书法沿着时代
的脚步向前推进,八届国展对评委产生和评选机制的改革,让我们感觉
到,一个靠机制、靠程序、靠多数人民主决策的时代正在到来。而文化
素质的考核,也正推动着当今书坛学习风气的蔚然兴起。而书法家综合
素质的提高,也必然进一步推动书法艺术的前进。这昭示出书法艺术良
性循环的发展趋势。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