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嘏龄书法
  • 徐嘏龄书法
  • 徐嘏龄书法
  • 徐嘏龄书法
  • 徐嘏龄书法
  • 徐嘏龄书法
  • 徐嘏龄书法
  • 徐嘏龄书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徐嘏龄书法

4880 八五品

仅1件

天津南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题名不详

年代不详

类别水墨(黑白)

材质纸本

装裱形式立轴

尺寸90 × 45 cm

货号在家!

上书时间2022-06-08

知笈轩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著名篆刻艺术家徐嘏龄(1911—1998),别名锡纯,号春、老春、春翁。原籍绍兴,生于浙江。家学渊源,自幼研墨习字,随长兄梦龄刻印。二十岁时,长兄去世,便奋发自学,不计春秋,几十年如一日,终成刻印名家。

清代丁敬有诗云:“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徐嘏龄不同于一般印匠,他毕业于河北法商学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治印精神,出秦入汉,参采浙派,但却尊古而不囿古,采浙而不泥浙。他高深的艺术造诣、深厚的治印功力、开阔的创新理念,使方方印石,内涵深邃,给个个没有生命的印材,赋予了生机无限的艺术活力,实现了“篆外之象”、“印外求印”的方寸中大世界。其作品,既是墨印,又是高雅的艺术精品。

“笔法、笔力、结构、神韵”(见张人希《弘一法师的篆刻艺术》),这四条,是弘一法师告诉我们辩证评印的标准。所谓笔法,即治印之用笔方法,皆以线条表现。徐氏刀笔,不论“切刀”,还是“冲刀”、“涩刀”,皆富有变化,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十分精准。用笔之平,如锥画沙;用笔之圆,如金之柔;用笔之留,如屋漏痕;用笔之重,如山堕石。其线条挺拔隽爽,流利自然,苍老古朴,天马脱羁,稳健生动,立体感强。

徐氏治印,笔力遒劲,才气横溢,气势豪迈,透出石上。如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所说:“他的朱文印,不走纤细婉转一路,多取古封泥遗韵,参以己意,于苍厚遒健中别见新的风神韵味。”(《津门治印家徐嘏龄》)

徐印的结构气质,配置调和,或穿或插,得心应手,穿不行船,插不透风。其章法笔画,相互关联、呼应。即使相同笔画亦求微妙变化,或许有笔断之为亦意相连。且大结构、小章法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端庄整齐,和谐生动。尤其是十多个字的白文印,在布局上最难摆布,徐印却意态严谨,从无失越,堪称一绝,美不胜收。

徐氏治印,神韵是其灵魂。运神思方寸之间,品韵味刀笔之外。其风度韵致,来自于深厚的自身修养,来自于天生化成的艺术境界。一刀出阴阳,一转见圆方,一拨通古意,一印韵柔刚,都是其心迹风韵的印迹,体现出清空高远意境,具有非凡灵性,形成了徐氏别树一帜的篆刻风格。

周汝昌先生为刘旦宅绘《石头记人物画》题诗四十首,请徐氏奏刀治印,每首诗不止一方,如此多印,见者无不赞叹,将中国篆刻艺术引入红学研究,诗书画印交相辉映,是一大创举。时,徐老处于最艰难境地,又把腿摔残,以顽强意志,落石成字,一气呵成,挥洒自如,石破天惊。

徐嘏龄曾为天津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协会会员、天津书协理事。其治印被海内外及著名书画家收藏,参加全国众多印览。是蜚声海内外的篆刻艺术大家。

嘏龄子徐锴,号小龄,继承发扬徐氏篆刻艺术风格,功力日深,是天津治印名家。香港凤凰卫视曾为徐氏父子摄制播放了专题片。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