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谟觞馆诗文集注( 全二函十册 木板刷印)
  • 小谟觞馆诗文集注( 全二函十册 木板刷印)
  • 小谟觞馆诗文集注( 全二函十册 木板刷印)
  • 小谟觞馆诗文集注( 全二函十册 木板刷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小谟觞馆诗文集注( 全二函十册 木板刷印)

6000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彭兆荪著

出版人中国书店

年代2010年代 (2010-2019)

纸张其他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尺寸29 × 20 × 15 cm

册数10册

货号010

上书时间2015-05-2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彭兆荪(一七六九年—一八二二年),清代诗人。字湘涵,又字甘亭,晚号忏摩居士。镇洋(今江苏太仓)人。少年时随父宦山西,驰马游猎,击剑读书。年十五应顺天府乡试,名声满场。后十余年累试不第,落魄名场,常为生活而奔波。后馆王昶家,客江苏布政使胡克家及两淮转运使曾燠之幕。道光元年(一八二一年),举孝廉方正,未赴。其藏书处曰“小谟觞馆”。所谓“谟觞”,据唐代冯贽《记事珠》记载,嵩高山下有石室名谟觞,内有仙书无数,方回读书于内,玉女进以饮食。其人《清史列传》有载,有《小谟觞馆全集》存世。 彭兆荪素有文名,尤长于诗。清代郭麐《灵芬馆诗话》称其少年时文情激越,“其诗有三河年少、扶风豪士之概”,后来家道中落,科场失意,诗中“遂多幽忧之旨”。清代张维屏《听松庐诗话》认为他的诗“多沈郁之作”。龚自珍在《己亥杂诗》第一百一十四首中将彭兆荪与舒位并举,并在诗下自注道:“清深渊雅,彭甘亭小谟觞馆之诗也。” 彭诗多寄意老庄,感慨处不颓唐、不激切,如五律《除夕赋得四十明朝过》中“有身原累我,无事不输人”,“散材安世笑,来日只天知”等句,“有身”“散材”用《老子》《庄子》典故,贴切自然。一些新乐府诗学白居易,比事类情,长于讽渝。如《长官寿》一诗,前面极写长官做寿的热闹场面,末句用“是时岁阑天雨雪,乡亭屡报沟中瘠”作结,与白居易讽谕诗《轻肥》末句“是岁江南旱,衙州人食人”的手法是一致的。另有长诗《卖书行》,道藏书之不易。一句“径须急办五亩区,去作识字耕田夫”,道尽读书人自我解嘲、以苦作乐的辛酸。彭兆荪的词今存不多,兼慷慨艳丽之音。 彭兆荪文工骈体,才冠艺林。其四六之文“佹辞异采,匪意横发。长篇短章,随变杂施。持原以往,扶气以立。阳开阴合,神出鬼没,而一皆以自载其心” 。东方树称其文“鸿序兼于众体,谥议美于碎金。诔掩安仁,书休曹植,论屈灵运、士衡,铭夺陆倕、班掾”,可见其在当时文坛上的名声。 彭兆荪曾与顾广圻同为胡克家校刻元本《资治通鉴》、宋淳熙本《文选》,著有《文选考异》。还与严可均不约而同,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不如严氏精密,未经写定,遽卒,湮没无闻。 彭兆荪诗文集刻本较多,广行于世。嘉庆十一年(一八○六年)有刻本《小谟觞馆集》问世。收其古今体诗八卷,诗余一卷,赋、序、书、记、碑铭、杂文四卷。牌记有“嘉庆十一年刊于韩江寓舍”字样。全书前有曾燠作的总序,诗集前有郭麐的诗集序,文集前有王芑孙的文集序,文集后有东方树的文集跋。此诗文集大字单行,每半页十二行,行二十三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版式阔大,笔画粗重。这应是彭兆荪最早的诗文刻本,他在自序中称之为“初集”。 此后出现的增刻本《小谟觞馆集》中有《小谟觞馆诗续集》二卷、《小谟觞馆续集诗余附录》、《小谟觞馆文续集》二卷,版式、字迹均与嘉庆十一年(一八○六年)刻本相差无几。未见序跋,其刊刻年代不可考。因嘉庆十一年(一八○六年)刻本的总目、自序、诗集序、文集序跋中皆未提及续集,其刊刻于嘉庆十一年(一八○六年)之后无疑。又考《文续集》卷二《祭亡妹文》中有“维嘉庆二十有一年七月二十三日,期功兄兆荪以清酌之奠祭于亡妹湘蘅之灵”句,可见此刻本的出现应晚于嘉庆二十一年(一八一六年)。而且此续集刊刻时间的下限应早于道光五年(一八二五年),因为此年出现了刻本《小谟觞馆诗文集注》,是对彭兆荪的诗文集,包括续集所作的注文。其作注文章的目次与诗文集及续集完全相同,可见此时续集已出现。 据道光五年(一八二五年)孙均《小谟觞馆诗文集注跋》载:“《小谟觞馆诗文集》久为海内所脍炙,通人硕士胥无异辞。顾其隶事属偶,既富且僻,弇浅学子有未易津逮者。”因为彭兆荪曾馆孙家,其弟孙元培、其子孙长熙承教日久,故于彭去世后,为其诗文作注,以作怀念。所以,注文非出原作者之手,而尽得原作者之意。《小谟觞馆诗文集注》全书不录诗文正文,只以单行大写标写篇名题目,双行小字刻写注文。每半页十行,行二十三字,始以单本行世,后附于诗文集及续集之后大行于世。此后的同治、光绪年间,有多个刻本出现,或为全集无注文,或为诗集注,或为文集注。可见当时彭于文坛地位之重。 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出现了钱塘汪大钧的合刻集,扉页题“小谟觞馆诗文集注 诗余附录”字样,有牌记“光绪甲午泉唐汪氏合刻 陶濬宣署首”。 据《钱塘汪大钧合刻集跋》载,“原刻与集别行,读者检索咸以为苦。依仇注杜诗惠注精华录诸书之例,取本篇注列篇末,重付剞劂。”此刻本最大的特点是将注文附于原诗文之下,诗文与注浑然一体。书版每半页十行,行二十一字。篇名正文大字单行,注文小字双行,每行上空一格。左右双边,黑口。小字修长,版式疏朗。《小谟觞馆诗文集注》之刻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辗转流传,最后为中国书店收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