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之道
  • 大学之道
  • 大学之道
  • 大学之道
  • 大学之道
  • 大学之道
  • 大学之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学之道

5 1.8折 28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冀生 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C81

上书时间2024-05-20

林海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品相如图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冀生 著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8
  • 版次 1
  • ISBN 9787040139686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7页
  • 字数 2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大学之道》系统论述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是做什么的、什么是大学、怎样办大学和办什么样的大学这样几个基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构建了一个新的、关于大学的本质及其办学规律的哲学思考体系,初步提出了“大学之道”新的内涵和走中国特色大学创新之路的基本构想,集中地反映了近年来我国进行大学理念创新研究取得的最新成果,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大学之道》可供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和政府教育官员以及广大大学教师、教育管理干部、教育理论工作者学习、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学生和培训大学校长、教育管理干部、政府教育官员的教材。
【作者简介】
王冀生,研究员。安徽省庐江县人。1930年11月出生,1952年8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55年8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师资研究生班。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原国家教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二司)处长、副司长、正司级巡视员和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以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高等教育学科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全国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全国高等理科教育研究会和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顾问,现应聘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
主要研究领域是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和大学文化基本理论,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要著作有《高等工程教育概论》(自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自著)、《中国高等教育评估》(自著)、《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合著,主编之一)、《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问题的研究》(合著,主编之一)、《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自著)、《宏观高等教育学》(自著)和《现代大学文化学》(自著)。
【目录】
第一章思想解放
一、教育的本质及其社会属性
二、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
四、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

第二章文化觉醒
一、21世纪大学新的重大使命
二、深刻转变中的我国高等教育
三、正在出现的大学精神衰微现象
四、大学需要实现新的文化觉醒

第三章大学理念
一、大学理念的科学内涵
二、大学理念的灵魂和价值基础
三、大学理念创新研究的前沿问题
四、大学理念与办学理念

第四章社会责任
一、教育责任
二、学术责任
三、服务社会与引领社会前进责任
四、国际责任

第五章本质特征
一、大学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知识及其学科(专业)是大学存在的组织基础
三、大学越来越充分地发挥着独特的文化功能
四、大学与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

第六章大学文化
一、大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
二、大学文化主要凝聚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
三、大学文化是人类文化中的一种高层次文化
四、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第七章发展道路
一、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
二、大学类型和模式的多样化
三、研究型大学的重大使命
四、建立科学的大学评价体系

第八章文化育人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崇高理想
二、文化育人是教育本质的核心
三、科学地确定新时期的育人目标
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互融合
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六、营造一个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
七、努力提高育人的文化自觉
八、我国大学教育创新的战略目标

第九章制度创新
一、自治是西方大学最悠久的传统之
二、学术自由是大学自治的价值基础
三、教授治学是大学自治的核心和基础
四、大学自治的主要标志是校长治校
五、大学校长应当统辖大学全部事务
六、政校分开是实行大学自治的关键
七、我国大学制度创新的战略目标
八、努力成为具有独到办学理念的教育家

第十章价值追求
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三、“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
四、“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第十一章文化冲突÷
一、我国传统的大学理念
二、孙中山倡导的新大学理念
三、欧美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四、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大学理念
五、一个申西大学文化冲突的世纪
六、两种大学理念冲突的核心和焦点
七、宗法人伦与自由文化的对立
八、走中国特色大学创新之路

第十二章办学理念
一、哈佛大学:崇尚学术,融入社会
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多元,卓越
三、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常为常新,引领社会
四、清华大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行胜于言,爱国奉献
五、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六、浙江大学:求是精神
七、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八、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尚德务实,求真拓新
十、云南大学:会泽百家,至公天下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品相如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