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门艳迹:现代通俗小说
  • 津门艳迹:现代通俗小说
  • 津门艳迹:现代通俗小说
  • 津门艳迹:现代通俗小说
  • 津门艳迹:现代通俗小说
  • 津门艳迹:现代通俗小说
  • 津门艳迹:现代通俗小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津门艳迹:现代通俗小说

7.8 8.1折 9.6 八品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燃犀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6-11

装帧精装

货号院2架4-1外

上书时间2021-07-23

争锋书社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盛京省 清朝老地图【二百二十五万分之一地图 管辖:昌图府、海龙府、兴京、奉天府、新民府、锦州府、凤凰厅和洮南府等8个州府 图有铁路等 清晰精细 珍贵史料】
盛京省 清朝老地图【二百二十五万分之一地图 管辖:昌图府、海龙府、兴京、奉天府、新民府、锦州府、凤凰厅和洮南府等8个州府 图有铁路等 清晰精细 珍贵史料】 ¥18808.00
李鸿章手迹   朱柏卢先生治家格言 【 李文忠公手书  光绪二十四年 于京都贤良寺之知上轩 仪斋老人 品相见图片】
李鸿章手迹 朱柏卢先生治家格言 【 李文忠公手书 光绪二十四年 于京都贤良寺之知上轩 仪斋老人 品相见图片】 ¥1580008.00
十字街头【创刊号(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 民国时期报纸 仅出版3期  全三期合售】
十字街头【创刊号(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 民国时期报纸 仅出版3期 全三期合售】 ¥19990.00
庆丰纺织有限公司 双鱼吉庆    【民国无锡老商标 罕见整本49张合售   “ 本场设在无锡北门外周山浜,批发所在无锡北塘财神衖口”】
庆丰纺织有限公司 双鱼吉庆 【民国无锡老商标 罕见整本49张合售 “ 本场设在无锡北门外周山浜,批发所在无锡北塘财神衖口”】 ¥68880.00
国语校注本三种(全5册)【清·道光二十六年振绮堂汪氏刊藏   仿宋刻本 】
国语校注本三种(全5册)【清·道光二十六年振绮堂汪氏刊藏 仿宋刻本 】 ¥28800.00
晚香堂苏帖 【清末拓本 经折装   卷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共8本合售 (七八缺封面,六九缺封底)】
晚香堂苏帖 【清末拓本 经折装 卷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共8本合售 (七八缺封面,六九缺封底)】 ¥30000.00
无锡白话报(光绪戊戌年创刊号及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初六日第四期合订  稀见清代无锡地方报纸材料)【无锡第一张报纸,江苏最早的白话报,以新闻和译文为主,在栏目安排上,《无锡白话报》主要栏目有“五大洲邮电杂录、中外纪闻、无锡新闻、海国丛谈、洋报药言、海国抄喻、史地知识”等专栏。 罕见地方资料!孤本!首现!】
无锡白话报(光绪戊戌年创刊号及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初六日第四期合订 稀见清代无锡地方报纸材料)【无锡第一张报纸,江苏最早的白话报,以新闻和译文为主,在栏目安排上,《无锡白话报》主要栏目有“五大洲邮电杂录、中外纪闻、无锡新闻、海国丛谈、洋报药言、海国抄喻、史地知识”等专栏。 罕见地方资料!孤本!首现!】 ¥188880.00
国朝蜀诗略十二卷【咸丰九年木刻本 奇缺本!】
国朝蜀诗略十二卷【咸丰九年木刻本 奇缺本!】 ¥58800.00
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明拓经折本 重新修订过!包老!保真!】
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明拓经折本 重新修订过!包老!保真!】 ¥15800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燃犀
  •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86-11
  • ISBN 9787530612026
  • 定价 9.6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内容简介】
它以汪亚洲、穆西楼、季小塘等为典型形象,较为细腻地描写了天津混混儿的社会生活,再现了清光绪年间天津混混儿“不畏生死,把持行市,扰害商民,结党成群,借端肇衅”的特点。它虽是一部小说,但也有许多的掌故风情描写,其记述天津市井的背景文字又有真实可靠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有天津的地域特色就有天津地域特色的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混混”。写天津“混混”最出色的作品是李燃犀的《津门艳迹》。“混混”并不像人们所想像中的地痞流氓,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阶层。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乡邻排忧解难,热心于公益工作;也有些人讲义
【作者简介】
李然犀(生卒年不详,约20世纪初) 号大梁酒徒。相声票友,相声、笑剧作家。曾任《津报》、《晓报》编辑,出版过长篇小说《津门艳迹》;曾拜相声前辈海文泉为师,在相声行中辈份甚高,经常参加票演。1941—1943年曾以票友身份参加在北洋戏院举行的名艺人相声大会,颇受欢迎 。他擅演曲目有 《对春联》、《羊上树》、《六口人》、《王宝钏洗澡》、《六部大审》等 ;曾在天津特殊电台演播单口相声 《王宝钏》、《老冯卖鱼》、《五福捧寿》等。他创作的相声有《抓张子》、《奇席面》、《人比菜》等。他曾认娱园老人戴愚庵为师,1943年将戴传授的《化蜡钎》改编为笑剧《孝子》,由他参与导演,很受欢迎。新中国成立后,他撰写的《天津的“混混儿”》和《旧天津的婚礼习俗》等文章,发表于《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