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觉动词“看”相关语义网络研究
  • 视觉动词“看”相关语义网络研究
  • 视觉动词“看”相关语义网络研究
  • 视觉动词“看”相关语义网络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视觉动词“看”相关语义网络研究

11.26 2.3折 48 八品

仅1件

内蒙古包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颖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5393

上书时间2024-08-23

双利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颖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7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47580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1页
  • 字数 21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因此,视觉动词就成为最重要的感官动词。感官动词多具有多义性,视觉动词更是如此。《视觉动词“看”相关语义网络研究》以现代汉语最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动词“看”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分析它的十二个义项句法特征的基础上,考察它在不同义项下的句法、语义功能,探讨它语义演化的认知动因,认为“看”发生语义演化是在转喻和隐喻机制作用下的结果,并以此为依据建立关于“看“的语义网络。同时,《视觉动词“看”相关语义网络研究》还将从历时的角度,探讨“看”各个义项出现的时间顺序,认为历时演化中先出现的义项往往是转喻作用的结果,后出现的义项则是隐喻作用的结果。“看”除了单独使用外,还会构成一些格式,我们还对由“看”构成的一些常见格式进行阐释。
【作者简介】
  陈颖,1978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2000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9年晋升副教授,并被聘任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目录】
绪论
第一节选题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感官与认知
第三节视觉与语言
第四节研究内容及范围
第五节研究方法
第六节语料来源及说明

第一章文献回顾与理论架构
第一节文献回顾
一语法化研究
二认知动因研究
三与其他视觉动词的比较研究
四与“看”相关的格式研究
五小结
第二节理论架构
一转喻
二隐喻
三一词多义
四小结

第二章“看”的义项分析
第一节工具书中的“看”
第二节“看”的各个义项及其句法表现
一“观看”义
二“观察”义
三“认为”义
四“取决于”义
五“探访”义
六“对待”义
七“诊治”义
八“照料”义
九“提示”义
十体标记
十一助词
十二连接词
第三节义项分析
一使用频率
二句法分析

第三章“看”语义演化的认知动因
第一节转喻演化
一“眼见即看”——“探访”义“看”
二“眼见即看”——“诊治”义“看”
三“眼见即看”——“照料”义“看”
四“眼见即看”——“提示”义“看”
五“眼见即看”——连接词“看”
第二节隐喻演化
一“身体即心智”——“观察”即“看”
二“身体即心智”——“认为”即“看”
三“身体即心智”——“对待”即“看”
四“身体即心智”——“取决于”即“看”
五“身体即心智”——体标记“看”
六“身体即心智”——助词“看”
第三节“看”的语义网络

第四章“看”的语义演化的历时考察
第一节研究方法
第二节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
第三节中古汉语——魏晋南北朝至宋代
一魏晋南北朝
二隋唐五代
三宋代
第四节近代汉语——元、明、清
一元、明时期
二清代
第五节“看”语义的历时演变与其语义网络的相关性
一上古汉语时期
二中古汉语时期
三近代汉语时期
第六节连接词“看”的语法化历程
一句法表现
二“看”是边缘连接词
三认知动因
四虚化条件
五其他的视觉动词

第五章“看”与“见”、“看见”、“看到”的比较
第一节“看”和“看见”
一主要观点介绍
二部分词典的解释
三共时考察
四历时考察
五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建议
第二节“看见”和“看到”
一共时考察
二历时考察
三意象图式分析
四从“看见”、“看到”看现代汉语的词语更替现象
五结论

第六章由“看”组成的功能性构式
第一节看V
一“看V”的句法表现
二“看V”构式出现的原因
三构式“看V”的特点
四“看V”和“见V”
五余论
第二节VV看
一动词和动词重叠的特点
二“VV看”的句法特点
三“VV看”的语义特点
四“VV看”的语法化及构式义
五“VV看”的时间性
六“VV看”与人称的关系
七结论及余论
第三节看来
一“看来”的语义变化及主观化
二“看来:”的形成
三“看来,”是话语标记语
四“看来,”的语用功能
五结语
第四节“P+X+看来”和“P+x+来看”
一句法特点
二对比分析
三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四余论
第五节“看来”和“看起来”
一看起来
二看来
三对比分析
四结论及余论

结语
第一节本书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现有工作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不足之处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