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美协理事,陕西国画院长苗重安山水精品,保真出让
  • 中国美协理事,陕西国画院长苗重安山水精品,保真出让
  • 中国美协理事,陕西国画院长苗重安山水精品,保真出让
  • 中国美协理事,陕西国画院长苗重安山水精品,保真出让
  • 中国美协理事,陕西国画院长苗重安山水精品,保真出让
  • 中国美协理事,陕西国画院长苗重安山水精品,保真出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美协理事,陕西国画院长苗重安山水精品,保真出让

1800 七五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题名名人旧藏之一

年代建国后 (1949至今)

类别设色(彩色)

材质纸本

装裱形式软片

尺寸68 × 45 cm

上书时间2023-08-22

盛丰斋的书摊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应是七十年代,文革前后几年画的,请陕西几个画廊行家朋友看过实物,卖家保真!前几年有买家出到1500没让,实价出
商品描述
苗重安[1],长安画派重要画家,1938年生,山西运城人。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留校任教,师从贺天健先生研习山水画 。后赴上海中国画院随贺天健进修两年余 。1971年至1973年主编《延安画刊》,任编辑组长 。 1976年至1980年在省文化局做美术工作 。1980年负责筹建陕西国画院,1981年任陕西省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现任该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陕西分会常务理事,并兼任省政协委员,省文艺高级职称学科评委、西安书画函授大学名誉校长等社会职务,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擅长山水画 作品《龙羊峡的黎明》、《黄陵古柏》、《一览众山小》先后参加全国第六、七、九届美展。
中文名
苗重安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山西运城人
出生日期
1938年生
职业
画家
个人履历
1938年 农历10月25日生于河南陕州。

苗重安
1951年 毕业于山西运城师范附小,同年9月考入康杰中学。
1957年 春水彩画“两个南瓜”获山西省中学生美术作品优秀奖。7月在康杰中学高中毕业。9月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
1960年 春,中国画“黄河风雨”在陕西画报美术作品专栏刊出。9月留校任国画系助教。10月到上海中国画院跟随著名国画家贺天健先生进修山水专业,至1963年。
1978年 秋,与陕西美协、西安美院原领导刘蒙天、李梓盛先后去广州、成都调研,参于恢复陕西美协和筹建陕西国画院工作。
1979年 作品“孙思邈”获省科普美展二等奖并于同年秋参加全国首届科普美展。
1980年 春,受省文化局委派负责筹建陕西国画院。
1981年 元月5日陕西国画院成立,任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7月“黄河万里行”一画获省美展优秀作品奖。
1982年 5月作品“杨家岭”一画获省美展优秀作品奖。
1983年 “黄河万里千古流”、“龙门古渡”、“高原秋辉”三幅作品获《陕西风光画展》优秀作品奖。
1984年 作品“龙羊峡的黎明”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
1985年 4月作品“黄陵古柏”、“黄河壶口”、“华山歌”、“源远流长”等10多幅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华山歌”等9幅作品被文化部对外展览部选入赴丹麦、冰岛展出的《中国画展》。“万里黄河千古流”一画中国美术馆收藏。4月5日应邀赴日本参加首次中国陕西、日本京都书画联展任陕西书画代表团副团长兼秘书长。6月“春江雨”等五幅作品赴香港展出。11月“秋江月”等十多幅作品在广东画院展出。“秋江月”被广州美院收藏。
1986年 9月日本赞交社出版《苗重安、川边清华书画作品集》,同时应邀赴日本京都举办苗重安、川边清华书画联展。“龙门古渡”等作品为京都书画院收藏。
1987年 1月“根深叶茂”在西北五省美展中获优秀作品奖。6月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作巨幅山水画“轩辕柏”。
1988年 春任陕西国画院院长。被授予国家一级美术师职称,被聘为陕西省艺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8月在北京负责筹办方济众遗作展。11月赴日本京都参加举办方济众遗作展。
1989年 10月作品“根深叶茂”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应邀赴北京为天安门城楼作巨幅山水画“壶口飞瀑”。11月作品“清泉鸣韵”赴苏联展出。
1990年 8月被中国画研究院聘为院委委员。9月“黄陵古柏”参加北京举办的“迎亚运”的《当代中国画展》,此次画展由北京画院、陕西国画院、上海中国画院、江苏省中国画院、广东画院联合主办并获文化部奖励。10月应北京市政府邀请参加亚运会活动,并在天安门城楼接受了为天安门作画的荣誉证书。11月“长安一片月”参加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中国画展”及学术研讨会。
1992年 元月山水画作品获澳洲东方艺术家协会奖状。“云雾山中”参加由省文联主办的“长安当代名家书画展”。5月“华山颂”参加由人民日报社在广州主办的“中国名家书画展”,“青山削出金芙蓉”参加在京举办的92中国画邀请展并入选河北美术出版社所出画集。6月《苗重安画集》大型画册由台湾朝日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与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7月《根深叶茂,承前启后——怀念贺天健老师》论文发表于香港《名家翰墨》贺天健专辑。8月此论文发表于中国画研究院通讯92第一期。8月应陕西师大邀请,向外国留学生进行山水画示范教学。10月赴山东济南参加陕西国画院作品展开幕式。“峡江飞虹”参加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三峡——当代中国画名家展》.参于策划在河南济源市举办的“荆浩及两宋山水画学术研讨会”。11月应邀赴京参加中央电视台建台35周年创作活动。“北国风光”参加了由中国美协举办《黄河画展》。12月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为毛主席纪念堂画大幅山水画“延水长流”。为省政府赠江苏省政府画《西岳峥嵘何壮哉》。
1993年 元月应邀赴青岛参加青岛啤酒厂建厂90周年纪念活动,“黄河万里千古流”等作品为其收藏并发表于《当代著名中国画家作品选》。3月被选为陕西省第三届文联副主席。4月应全国美协邀请,参加在京举办的全国第二届中国画学术研讨会。在省政协会上再次提出关于建立《长安画坛陈列馆》提案。5月代表陕西省政府、陕西省文化厅与省书画界赴乌鲁木齐市参加《93中国陕西、新疆、日本京都书画联展》开幕式并致词。6月再次被聘为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评审委员。中央电视台藏画选发表“华山颂”作品。7月中央电视台4频道播出“黄土地画家苗重安”。被中国美协聘任为全国首届山水画展评委。8月《美术耕耘》发表论文“根深叶茂,承前启后”。“翠花烟雨”在《中国当代山水画集》发表,并在深圳和武汉展出。9月访问莫斯科和彼得堡并进行学术交流。“壶口飞瀑”(竖)在合肥参加中国首届山水画展,并在作品集上发表。10月巨幅“壶口飞瀑”陈列于北京火车站贵宾厅,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11月应邀在深圳参加中国旅游书画联谊会理事会,“清泉石上流”等作品在深圳美术馆展出。在广州参加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高原古寺”等十幅作品在会上展出。12月“延水长流”应邀参加全国美协为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在北京举办的“美术作品展”。

苗重安作品
1994年 7月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苗重安画集))。在台湾省新竹社会教育馆举办((苗重安画展》并讲学。8月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苗重安画集》。10月庆祝建国45周年为天安门城楼正厅中央陈列创作了金碧青绿山水画((群峰竞秀》。
1995年 4月参加“深圳南山画院”作品展。4月中旬至5月中旬应荷兰阿姆斯特丹美术学院邀请讲学并举办画展,同时去卢森堡、比利时、德、法、丹麦观光考察。12月“ 95年度”画院目标管理成绩优异,被评为省文化厅先进工作者。
1996年 5月应澳大利亚墨尔本市莫兰市政府艺术节邀请,赴澳洲举办画展。悉尼中国领事馆收藏《西岳华山图》。5月在新加坡艺术交流中心举办《苗重安山水画展》。艺术总长何家良先生剪彩并致词,潘受先生光临画展。6月参加东京都国立艺术剧院举办的《中日现代水墨画交流展》。10月《西岳华山》被江苏省美术馆收藏;10月被西安美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作品《延水长流》被中国军博收藏。12月,作品《翠湖轻舟》被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为陕西省委省政府赠送江苏省委省政府画大幅《壶口飞瀑》作品。代表陕西省政府送新华社香港分社《华山颂》作品。参加全国第六次文联代表大会。
1997年 元月应台湾中国书画协会的邀请赴台举办陕西与台中书画联展,任陕西书画代表团团长。4月,18幅作品参加陕西国画院新作系列观摩展。6月,“轩辕柏”等10多幅作品入选取《陕西当代中国画展》赴京、宁展出。11月,作品《华山颂》参加全国首届中国画邀请展为深圳南山现代美术馆收藏。
1998年 3月,任陕西书画代表团团长,赴日本香川参加《陕西文华博览会》并讲学,接着又参加京都举办的第19次中国陕西日本京都书画联展。7月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名家作品精选—苗重安作品集))。8月,任文化部主办的《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展》评审委员,作品《轩辕柏》参展并入选画册。作品《莫高窟》入选《中国美术全集》现代山水卷。9月参加第五次全国美术家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美协理事。
1999年 8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黄河画赞》大型画册,《苗重安黄河颂画展》在陕西国画院举办观摩展。为第四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会场大厅制作巨幅《壶口飞瀑》(3米*9米)。9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由全国美协、中国画研究院、李可染艺术基金会、陕西国画院联合主办《苗重安黄河颂山水画展》。华君武、张仃、邹佩珠、陆昌诸位先生剪彩,刘勃舒、李中贵先生致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美术》《国画家》等报刊先后发表评介文章和作品。10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迎澳门回归,应澳门美术协会的邀请在澳门举办《苗重安黄河颂山水画展》,何厚华等先生剪彩,澳门日报等报刊连续报道并专版评介发表作品。11月,为中央军委大楼创作巨幅《延水长流》作品。12月,作品《一览众山小》获陕西省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美术作品优秀奖,并参加全国第九届美展。《群峰竞秀》入选《天安门世纪珍藏》50幅作品之一。中央电视台选拍50位国画家专题片之一。
2000年 元月在上海中国画院举办《苗重安黄河颂画展》,程十发先生为画展作序并剪彩,上海文汇报、解放日报均发专版评介。11月在美国洛杉矶举办《苗重安山水画展》并走访华盛顿、纽约、波士顿、旧金山、大峡谷、夏威夷与墨西哥边城。
2001年 9月作品《根深叶茂》入选《百年中国画展》并入编《百年中国画集》任画展组委会委员。《丝路古道》入选《情系西部中国画邀请展》。11月作品《丝路古道》入选参加《全国画院双年展首届中国画展》被聘为画展组委会委员、艺委会副主任。12月参加第七届全国文联代表大会。
艺术风格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画坛上出现了两大地方画派:一是“江苏画派”,二是“长安画派”。两派均积极反映时代,表现地方特色,同时培养后学。如今以描写黄河而著称的山水画家苗重安,便是“长安画派”第二代中的佼佼者。通过他笔下的崇山、大河与雄魂,体现出“长安画派”在新时期山水画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2]
 共12张
苗重安画集
“长安画派”的第一代,在以描绘黄土高原为主要题材的过程中,形成了艺术创造必须“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明确认识。正是这一认识指引了苗重安的艺术道路。早在学生时代,他在画坛前辈的影响下,就十分珍重胜过感受,深情地表些黄河,发表了处女作《黄河风雨》。
新时期成为专职画家之后,苗重安不但注意拓宽胜过视野,而且努力向生活的深处开掘。作为山水画家,他上过冰封雪飘的大兴安岭,登过云烟变幻的黄山,到过惊心动魄的三峡,游历过明媚秀丽的漓江,还去过辽远幽静的贝加尔湖,并且把这些景色一一收入画图。然而,苗重安的情之所钟,却一直围绕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他对景色内蕴的开掘,也始终离不了黄河两岸景观包孕的人文精神。几十年来,他每年都要抽出相当时间去黄河之滨,体验黄河儿女搏击风浪的生活,追思中华名族奔腾前进的历史,更感受于百年来国人心目中黄河景观的浩气、伟力与雄魂,从而在自然与人文的统一中,在历史感与现代性连接上,创造了雄伟壮阔又生机勃发的宏大意境,讴歌了深沉、雄大而高亢奋起的民族精神。《壶口飞瀑》、《轩辕柏》和《黄河源流》等集中显现了这种努力来他又在丝路古道、西部高原上进行新的探索和创作。

如果说,苗重安对生活善于广中求深,思接古今,那么,对于传统他则善于承中求变,融会贯通。可以看到,从艺术的文化取向到基本功练习,苗重安都综合了两种传统,一种是融合中西的写实传统及对景写生能力,另一种是借古开今的造境传统及笔墨临摹能力,前者他得法于攻读西安美院时罗铭的指引,后者他得益于在上海画院进修时贺天健的引导。
不过,在两种传统的结合中。苗重安十分注意以新的眼光斟酌取舍和通权达变。他运用融合中西的写实画法,重在景象的生动具体和体量感的呈现,却不以焦点透视局限视野的开阔。他继承借古开今的传统、讲求笔墨语言的概括性与形式美,但能取法乎上,不受“南北宗论”的束缚,直承以笔墨服从大山大水真境描写的五代北宋良规。因此,仍在发展完美的苗重安山水画已形成了自家风貌。
一般而言,取象皆崇山大水,茂密繁盛。构图多饱满充实,上不留天,下不留地,但非传统的“三截二段”,而是更符合现代视觉观念的“三远”的结合。笔墨严谨不苟,画山能以适合北方山石地貌的雨点皴、刮铁皴、小斧劈皴为主,融合多种皴法点发,使之既便于状物,又有一定的个性特点。画树既丰富点叶法,还形成了以显现成片树叶凸凹层次的勾叶法。设色则水墨与重色结合,从而创造了充实、雄阔、雍容大度的意境。不能说苗重安的艺术已尽善尽美。在神思的驰骋、虚实的结合方面,都还有发展的余地,然而他取得的成就已是足令人钦佩了。[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应是七十年代,文革前后几年画的,请陕西几个画廊行家朋友看过实物,卖家保真!前几年有买家出到1500没让,实价出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