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刺绣
¥
1000
6.8折
¥
1480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王亚蓉 著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8-01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14.6
上书时间2024-03-3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亚蓉 著
-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
2018-01
-
版次
1
-
ISBN
9787547046951
-
定价
148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8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46页
-
字数
5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王亚蓉关于中国传统刺绣的学术专著已完成,值得祝贺。她嘱我作序。
我与王亚蓉在考古学术上共事,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逾40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她先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技术室从事考古绘图,继之协助王(予予)对田野考古发掘中发现的纺织遗物进行清理、保护、提取、修整、复原、研究工作。后来随王(予予)一起到历史研究所,协助沈从文从事中国古代服装史研究。王(予予)逝世后,王亚蓉继续将重点放在田野考古发掘中出土纺织遗物的保护、提取和修整、复原方面。这是需要极为仔细、耐心而精致的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王亚蓉堪称具有“大国工匠”精神①。虽然她早已过退休年龄,仍然孜孜不倦地工作,其精神值得敬佩。
对田野考古发掘所获得的有关服饰、织物的科学标本的研究工作,不断反映在有关中国古代服饰史和中国古代丝绸史等专著之中,考古工作者进行过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唯有其中有关刺绣遗物的科学标本,一直缺乏全面深入系统的梳理和探研。
提起田野考古发掘中获得的关于中国古代刺绣的科学标本,就必须回溯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的成就。在20世纪初,人们了解中国古代的刺绣,只能从传世的文物去观察。但传世的都是很晚的标本,一般只是迟至明清时的刺绣品。至于先秦至汉魏的刺绣,只能依据文献的记录来想象其华美形貌。只是在气候条件适宜保持纺织品的新疆地区,一些外国探险家发现过一些残片。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田野考古发掘的发展,古代刺绣的标本才逐渐被发掘出土。在50年代,大量获得的考古标本还是晚期的制品,主要是在北京明定陵发掘中出土所得。随后在新疆、甘肃等省区对汉代墓葬的考古清理发掘中,不断获得汉绣的实物标本,特别是新疆民丰尼雅的出土品,使人们得以重见汉绣的真实风貌。到70年代至80年代,更不断有关于汉绣和更早的先秦时期的重要考古发现,丰富了人们对先秦至西汉时期刺绣的认识。其中对汉绣标本重要的发现,是对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的发掘,此墓内埋葬的是西汉时轪侯的夫人,随葬的衣物保存完好,其中有许多刺绣品。
- 【作者简介】
-
杨泓,1935年12月12日生于北京,满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2013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其“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荣誉称号。主要从事中国汉唐考古学、美术考古学和古代兵器研究。著述有《中国古兵器论丛》(1980,文物出版社)、《中国美术考古发现史》(2015,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古兵与美术考古论集》(2007,文物出版社)、《中国汉唐考古学九讲》(2015年,文物出版社)、《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合著,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
- 【目录】
-
代序
序
中国刺绣古今
上篇 中国刺绣概述
一 古朴瑰丽的先秦刺绣
文献以佐:文字中的先秦刺绣
考古以证:自地下而来的绝美华彩
二 风华绝代的两汉刺绣
对外交流:“丝绸之路”上大放异彩
地下辉煌:举国流行的刺绣纹样
三 以信仰为主导的魏晋南北朝刺绣
四 不拘一格的隋唐刺绣
贸易流通:“钱帛兼行”促进发展
从宫廷到民间:奢华有度的刺绣艺术
五 文艺气息浓郁的宋代刺绣
精益求精:手工业中的绣艺发展
文人格调:精美的画绣结合
六 精致秀丽的辽金刺绣
融会贯通:技艺娴熟的辽代刺绣
开拓奠基:影响后世的女真人刺绣
七 华丽粗犷的元代刺绣
八 大繁荣的明代刺绣
遍地生花:民间刺绣的崛起
与先人共舞:文物复制中的研究收获
九蓬勃发展的清及近代刺绣
竞新斗奇:皇族贵胄的好尚引领潮流
妇无不巧:近代民间刺绣中的技艺比拼
中篇 中国刺绣技艺
一 传统刺绣针法及材料
(一)传统刺绣材料
(二)基本刺绣针法
二 在文物修复与鉴定中探寻中国刺绣技艺
(一)楚风悠扬:文物修复始知针尖下的震撼
(二)关心所致:一件应帝王要求完成的绣品
下篇 中国刺绣赏析
一 传统刺绣在衣饰、佩饰中的表现
(一)腰间杂佩
(二)绣衣
(三)衣饰佩件
(四)挽袖及装饰绣片
(五)肚兜
(六)其他
二 礼仪、日用及装饰性绣件的刺绣技艺展示
三 中国刺绣在宗教信仰中的表现
后记
前行者,盼后来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