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江苏镇江著名藏书家、学者丁瑗研究汉字手稿墨迹(保真)
  • 【近代】江苏镇江著名藏书家、学者丁瑗研究汉字手稿墨迹(保真)
  • 【近代】江苏镇江著名藏书家、学者丁瑗研究汉字手稿墨迹(保真)
  • 【近代】江苏镇江著名藏书家、学者丁瑗研究汉字手稿墨迹(保真)
  • 【近代】江苏镇江著名藏书家、学者丁瑗研究汉字手稿墨迹(保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近代】江苏镇江著名藏书家、学者丁瑗研究汉字手稿墨迹(保真)

1200 八品

仅1件

浙江衢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丁瑗

年代民国 (1912-1948)

页数15页

货号街仓

上书时间2017-06-19

经义斋

二十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藏品承诺:卖家保真
作者:丁瑗
年代:民国 (1911-1949)
页数:15页
品相:八五品
品相描述:如图

详细描述:丁瑗(1898-1967),字蘧卿,号渠清,一号蘧庐,晚号所堂。江苏镇江人,丁传靖三子,藏书家。丁瑗1920年在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普通文官考试,获最优等第一名(相当于科举状元),后应民营中南银行聘任文书职,业余研究汉字源流,著《所堂字问》50凡万言。

据《京江丁氏族谱》所记,京口丁氏一世祖丁顗五代自河南清河徙居祥符,北宋末靖康之难,金人掳走徽宗、钦宗及大批官员,6世丁略也在其内。其子7世丁素则随高宗渡江寓居金陵,后因故死葬镇江。丁素孙、9世丁煜于南宋后期权知镇江府事历,又因祖茔在镇江,离任后"遂卜宅城东而家焉",是为丁氏镇江始迁祖。其后丁氏支系衍增,族丁兴旺。南迁江左前丁氏就是官宦世家,南迁后子第也多以习儒从政为出道,中举或中进士者历朝不绝。以明清两朝为例,16世丁玑、丁瓒分别为明中叶成化、正德进士,26世丁绍周及27世丁立干、丁立瀛俱为同治朝进士。光绪间,丹徒丁立钧,丁立瀛,丁立干,以适堂兄弟三人同时入词馆(翰林院),在镇江传为美谈。丁氏族谱按"绍、立、传、家、永;贤、良、衍、庆、常"排序,至清末民初著名学者藏书家丁传靖时已是第28代了丁传靖收藏图籍有数万册。去世后,丁瑗继承了所有藏书,1952年当他得之其家乡绍宗藏书楼有楼无书时,将其40箱藏书捐献给绍宗藏书楼,后又将丁传靖在天津的藏书用103个书箱装运,并书画扇面等,现归于镇江市图书馆收藏,而今楼内藏书大部分仍是丁氏旧藏。晚年定居上海后,又续购藏书达4万余册,1966年将其家藏4 600册藏书捐赠于上海玉佛寺图书馆。其余藏书在"文革"中被抄。1933年向省立镇江图书馆捐献古籍4441册,1953年向镇江市文物管理委会捐献古籍11522,1960年向镇江市博物馆捐献名家书画133件。绍宗国学藏书楼建于民国初年,至今仍保存有86000余册古籍,尤其是该楼藏有许多康有为万木草堂的藏书。镇江文物管理委员会为此特在镇江南山公园为丁氏父子二人树碑纪念。

此外,丁蘧卿还有极深的佛学造诣,晚年寓居上海,常与玉佛寺方丈切磋佛学,并将30000余册藏书寄存在玉佛寺回形藏书楼。1966年文革时红卫兵到玉佛寺破四旧,30000余册藏书荡然无存,据说被国家文物部门保管但至今下落不明。因一生心血毁于一旦,丁蘧卿于1967年病逝于上海。另著有《牙牌<梦想荆州>图谱》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