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稀】民国中医典籍:《王仲奇医案》(影印钞本)首次刊印
  • 【珍稀】民国中医典籍:《王仲奇医案》(影印钞本)首次刊印
  • 【珍稀】民国中医典籍:《王仲奇医案》(影印钞本)首次刊印
  • 【珍稀】民国中医典籍:《王仲奇医案》(影印钞本)首次刊印
  • 【珍稀】民国中医典籍:《王仲奇医案》(影印钞本)首次刊印
  • 【珍稀】民国中医典籍:《王仲奇医案》(影印钞本)首次刊印
  • 【珍稀】民国中医典籍:《王仲奇医案》(影印钞本)首次刊印
  • 【珍稀】民国中医典籍:《王仲奇医案》(影印钞本)首次刊印
  • 【珍稀】民国中医典籍:《王仲奇医案》(影印钞本)首次刊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珍稀】民国中医典籍:《王仲奇医案》(影印钞本)首次刊印

380 全新

库存9件

浙江衢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金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10年代 (2010-2019)

装帧其他

开本大16开

页数283页

货号街仓

上书时间2022-07-06

经义斋

二十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序
    《王仲奇醫案》乃民國衢州葉伯敬師從王仲奇時所整理錄副之珍貴醫案。
    王仲奇(1881—1945),原名金傑,號懶翁。安徽歙縣人。其出身於中醫世家,自曾祖王履中始習岐黃,傳至其父王養涵時,已聲稱江南,被譽爲“新安王氏醫學”。王仲奇早年即德承淵源之家學,相繼懸壺濟世於徽州、衢州、杭州等地,後定居上海。其廣交學界名流,臨牀數十年而不廢讀,學益富而名愈盛。以精湛之醫術享譽中醫界,名播海內外,被尊稱爲近代新安醫派之巨擘。
    王仲奇醫學思想,遠溯張仲景、孫思邈以及諸家之學,近效葉天士、徐洄溪諸家之書,而於鄉先輩吳謙服膺尤深,曾以《醫宗金鑒》一書爲其治醫者根本之學。平日辨證立方,論理引經據典,融醫治於一爐。遣藥則經方、時方並用,體現出博採與靈通之治療特色。其臨牀行醫四十餘年,精擅醫治內、婦科及疑難雜症。其精擅法書,常與鄉黨黃賓虹合作書畫。其醫方箋在當時即爲世人所珍視,皆以獲藏而爲幸事。頗爲遺憾者,王仲奇一生豐富之醫學思想、臨牀經驗,生前卻未曾有機會予以系統整理與刊印流佈。
    近時,葉伯敬所錄王仲奇醫案鈔本幽光重露。醫案涉及內科肝腎、心肺、脾胃、婦科以及疑難雜症共370案。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王仲奇之醫學思想與臨牀經驗,以及其法活機圓,配伍精契之診治特色,彌足珍貴。
    葉伯敬(1904—1970),字勝忠。祖籍蘭溪,生長於開化。其父葉渭清,字左文,號俟庵,以字行。清光緒舉人,簽分廣東鹽運庫大使。清末科舉廢除後,師事陳黻宸精研史學,爲著名宋史學家。與馬一浮、馬敘倫交誼彌篤。新中國後,被聘爲浙江省文史館館員。葉伯敬早年即由馬一浮攜往杭州。二十歲開始學醫,先後師從杭州陸輔平、嘉善吳文泳等名醫,深得先生之厚愛。後於滬上拜入王仲奇門下,習醫長達七載。其篤誠好學,深受王仲奇器重。葉伯敬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回衢開設診所。其專長中醫內科與婦科,尤其對慢性肝炎、乙型腦炎等具有豐富的臨牀經驗。1955年任衢縣中西醫聯合醫院院長,1956年9月受聘衢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曾任衢縣人民代表、衢縣政協常委。六十年代被列入《浙江省名中醫錄》。有葉伯敬醫方箋一千多件傳世,2016年9月,由衢州文獻館捐贈衢江區人民政府。
    葉氏一門碩彥。長子葉彥謙,數學家陳建功、蘇步青親授門生,南京大學數學系主任,中國常微分方程創始人;次子葉彥復,浙江省農科院院長、研究員,著名番薯研究專家;女葉嗣懋,北京大學北醫三院主任醫師、研究員;婿汪燮卿,乃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有機化工專家。
    葉伯敬先生生前極其珍視攜回衢州的這份王仲奇醫案。今首次影印刊行之本,即爲葉伯敬交由王家騮之鈔藏本。王家騮(1945—2002),乃民國衢州廣生堂名醫王晴川之孫,曾爲衢州天福堂坐堂醫師。
    清代周徽之謂:“宋後醫書,惟案好看,不似註釋後醫書之多案鑿也。”評價一位醫家之學術經驗,其立論是否淵源有目,融會貫通;其治法是否經得起實踐檢驗,醫案乃最具代表性,最有說服力者。《王仲奇醫案》乃滄海遺珠。衢州文獻館兹影印流佈,旨在豐富中華醫學寶庫,嘉惠後人,亦爲緬懷葉伯敬、王家騮先生護佑之功。付梓之際,是爲序。
                                                                              戊戌冬日滄州劉國慶題於柯城酌雅齋
編後
  《王仲奇醫案》(鈔本)在籌劃編印過程中,承蒙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常務副院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劉保延先生題詞;承蒙安徽中醫藥大學校長、王仲奇侄孫王鍵先生題詞;承蒙浙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肖魯偉先生題詞。本書還有幸得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葉伯敬之婿汪燮卿先生之髙度重視,承蒙其審閱序稿,并提出補充修改意見;上海復旦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夏景林先生對本書之醫學文獻價值予以充分肯定;葉伯敬之侄葉彥晉先生重視并給予幫助,耑此謹致謝忱!(衢州文獻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