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见清代拓片】徐宗幹撰、严保庸书唐玄宗《纪泰山铭》题刻
  • 【稀见清代拓片】徐宗幹撰、严保庸书唐玄宗《纪泰山铭》题刻
  • 【稀见清代拓片】徐宗幹撰、严保庸书唐玄宗《纪泰山铭》题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稀见清代拓片】徐宗幹撰、严保庸书唐玄宗《纪泰山铭》题刻

3800 六五品

仅1件

浙江衢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宗幹 严保庸

传拓年代道光四年 (甲申1824)

纸张其他

装帧其他

尺寸1 × 1 cm

数量1册

货号街仓拓

上书时间2020-02-10

经义斋

二十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六五品
见图
商品描述
    此为山东泰安知县徐宗幹为泰山唐玄宗《纪泰山铭》(亦称《东岳封禅碑》、《泰山唐摩崖》)所题跋并刻石,由严保庸书。
    《纪泰山铭》亦称《东岳封禅碑》、《泰山唐摩崖》。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九月,额题“纪泰山铭”竖列2行4字,字大45×56厘米,隶书。摩崖高1320厘米,宽530厘米。文隶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1008字,字大16x25厘米。
碑文《纪泰山铭》,为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后新自撰书的铭文。用隋唐风行的八分字体凿就于石崖之上,其书浑厚苍劲,“若鸾凤翔于云烟之表”,碑铭典雅,遒逸婉润。整个石碑布局匀称,结构谨严,气势雄伟。全文边题目整整一千字,碑文为唐玄宗李隆基东封泰山时所撰书,记述了封禅告祭之始末,申明封禅的目的是为苍生祈福,铭赞高祖、太宗、高宗等先皇之功绩,表明自己宝行三德(慈、俭、谦)之诺言。其中最后两句:“道在观正,名非从欲”。

    徐宗干 (1796—1866),字伯桢, 又字树人。江苏通州人。浙闽总督。嘉庆二十五年进士。道光甲申(1823年)知泰安县。1838年由高唐知州升兖州府知事兼济宁知州。累官至福建巡抚、浙闽总督。雅好金石,宦鲁20余年,广交许瀚、冯云等山东及寓鲁的金石学家,切磋学问。在济宁时, 修学宫、纂州志,又与冯云、许瀚等纂修《济宁金石志》,未及刊行即离鲁别任。徐氏念念不忘刊行事,1845年于福建任内付梓行世。

    严保庸(1796~1854),清戏曲家,字伯常,号问樵,丹徒人。笃志好学,嘉庆二十四年(1819)江南乡试第一,接着应会试不第,留居北京,与当时一班名士流连于歌场酒榭,游燕极欢,作了不少戏曲。道光九年(1829)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道光十三年(1833),外放为山东栖霞知县,在任两年,有政声,以母忧归,遂不出。 
   保庸才名震动一时,与改琦、黄爵滋、汤贻汾等为友,能诗善画,尤工戏曲。著有《红楼新曲》、《同心言》、《奇花鉴》、《盂兰梦》、《吞毡报》、《双烟记》、《兰花生》等传奇,自以为传奇无愧作者。其中,尤以《红楼新曲》最为著名。其戏曲常在北京上演,风行都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见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