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俟斋(丁易)1967年小幅山水精品
  • 丁俟斋(丁易)1967年小幅山水精品
  • 丁俟斋(丁易)1967年小幅山水精品
  • 丁俟斋(丁易)1967年小幅山水精品
  • 丁俟斋(丁易)1967年小幅山水精品
  • 丁俟斋(丁易)1967年小幅山水精品
  • 丁俟斋(丁易)1967年小幅山水精品
  • 丁俟斋(丁易)1967年小幅山水精品
  • 丁俟斋(丁易)1967年小幅山水精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丁俟斋(丁易)1967年小幅山水精品

4000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新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题名江南春色又如许

年代1967-09

类别设色(彩色)

材质纸本

装裱形式托片

尺寸45 × 16 cm

上书时间2019-02-25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丁俟斋,原名易,字公维,号俟斋、又号忘斋、画湖钓者等。江苏虞山(常熟)人。弱冠以教习、经商为主,曾执教罗浜、吕舍、张泾等地。好书画,早期从嘉兴吴秋农学山水,后又从李鈵为师,学山水兼写花鸟,以虞山派王石谷为宗,晚年笔法由沉雄变为秀逸清劲,有大家气息。好诗词,以韩愈、杜甫、放翁、坡翁等格调为宗模,间与曹仲道、濮康安、曹大铁、花病鹤等人唱和,著有《绿野诗草》四卷。丁俟斋尤喜收藏书画古籍、金石碑刻,晚年曾筑“双恽室”,专以珍藏。
    丁俟斋山水以虞山派王石谷为宗,这是《中国书画家人名大典补遗》上对其山水的观点,也是一般看法。实际上,俟斋先生山水虽不脱“四王”藩篱,但其笔墨技巧自有其过人之处。气格上规抚王石谷,深得石谷子三昧,设色上时而墨色渲染,时而浅绛淡施。其山水较之民国同时期的山水名家,毫不逊色。
一、气格、笔墨
丁俟斋先生自幼从海上名家吴秋农学(清末民国时,吴秋农与吴昌硕、吴滔合称“三吴”),中年后又拜李鈵为师。观俟斋先生山水,笔墨、构图、韵味等,于苍中带秀、刚中有柔,苍老秀润。偶作花鸟,于海派颇多留心,笔墨摆脱了平日山水所惯用的严谨一路画风,更见灵动之趣。
    于山水,早年俟斋先生山水中可明显见到王石谷一路的程式化画风,而未体现自我特点。中年后,其气局得之于海派渐多,更多讲求章法构图,布局端庄稳健。至晚年画风厚重苍茫,终得奇崛浑穆、苍老秀润之韵味。又因丁俟斋先生兼善书法,从现存的作品题跋可以明显见到,其于晚清民国所推崇的金石派书风尤多留心,故其后期书画笔墨愈趋于浑厚坚凝。至于晚年运笔,尤其表现在其所作花鸟作品上,豪放粗简,逸气纵横,画中处处体现中国画之书写性。
二、设色
    丁俟斋山水设色,无论墨色渲染抑或浅绛淡施,皆有文人意趣。其山水常以水墨示人(笔者所藏的山水册页即是),与其花鸟之“斑驳陆离”大相径庭。水墨山水着意追求笔墨的干湿浓淡变化。浅绛山水,比对民国同时期其他山水画家,也可明显看出用色的素淡,其色、墨各有层次,互不相侵,即所谓“色不碍墨,墨不碍色”,但又交融契合,即所谓“色中有墨,墨中有色”,也恰恰符合文人画所谓“无墨处求染”的美学特征。无论花鸟抑或山水清气横亘,功力精深。
    民国画坛,大家辈出。丁俟斋先生凭借揣摩用心兼领悟众家,其作品无论内在精神气格,还是外在笔墨功力,与海派诸多画家水平不分伯仲。笔者以为,就上述气格、笔墨、设色统而论之,丁俟斋艺术价值,应与同时期的吴琴木、张石园、陈迦庵等相比美。但从当前市场价格看,丁俟斋价格均远逊于同辈名家,随着鉴赏家眼界和认识的提高,其作品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