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3.3折 ¥ 36 全新
仅1件
作者季羡林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4
上书时间2020-04-20
一代学人有一代学人的风范,季羡林先生以渊博之学、累累硕果、求真务实获得了广泛的尊重。《季羡林精品集:我的学术人生》字里行间呈现出这位文化学者对自己倾毕生精力研究学问所形成的严谨与执著,并饱含深情地追忆了其导师们的引领之德,所述无不真实感人,其人品学思德养,堪称一代楷模。
季羡林,1911年8月2日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官庄村。因家境贫寒,六岁投奔时在济南的叔父,受到严格教育。1934年获得清华大学西洋文学学术学位,1941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北大副校长、北大南亚研究所所长。195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季羡林先生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是教育家、历史语言学家、东方学家、翻译家、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季羡林先生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糖史等。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出版《季羡林全集》等。此外,季羡林先生还有大量散文、杂文作品问世,风格自成一体,在文学界享有极高声誉,在学术界曾被誉为“中国东方学奠基人”。
2009年7月11日,季羡林先生以九十八岁高龄辞世。
自序:我是一匹老马
清华四年
留德十年
进入哥廷根大学(1935年)
入学五年内我所选修的课程(1935年~1940年)
梵文和巴利文的学习(1936年~1937年)
吐火罗文的学习(1940年~1941年)
其他语言的学习(1937年夏)
博士论文(1940年~1941年)
最早的几篇德文论文(1941年)
十年回顾(1935年~1945年)
回到祖国
终于找到出路(1946年~1949年)
在批判的狂潮中前行(1950年~1956年)
学术研究的空白点(1957年~1965年)
在特殊的年代翻译《罗摩衍那》(1966年~1977年)
思想活跃的学术研究时期(1978年~1993年)
我的学术自述
编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